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我是谁?”追溯一个国家形成的遥远历史(1)

2016-03-16 10:19:39  新京报书评周刊    参与评论()人

“我是谁?”追溯一个国家形成的遥远历史


“我”是谁? 时空集合体中说“中国”

中国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众说纷纭,又总让人陷入思考的问题。我们生活的国家就是“中国”,然而,这个国家又是一个多重的时间、空间的集合体。中国不像美国,虽然疆域也在变化,但只有两百多年明确的历史;一般认为,中国在东亚具有连续上千年的历史,在现代国界观念出现之前,在疆域上更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不用说,在人群迁移方面,迎来送往无数的古今民族,都让这个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要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注定是一件艰巨的任务。许倬云先生以耄耋之龄,以《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直面这个问题,令人敬佩。他在谈到该书的缘起时说,“‘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然而这又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因为“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由此可见,说清楚“中国问题”意义重大,如何能在这个时空集合体中梳理出脉络,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还有现实意义。作为一个具有现实关怀的学者,许先生意识到,何谓“迷失”,便是由于中国国民或研究者,对“何为中国”并不具有充分而理性的认识。或者以“朝贡”观念凌驾于万国之上,放不下身段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待,或者以“天下”观念自持,仍旧幻想以本国而为世界之中心。乃至在国家内部,将“汉”文化置于其他文化之上,造成种种待人接物中的失度。

而只有认清自己的历史,才能“对自己有所了解,不至于产生大国沙文主义,也会因此消除四周邻居的敌意”。从序言中可见,许先生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写作本书的意图,就是想揭示出一个“多元、多样”,而不是单一、固化的中国,通过这种多元性的呈现,消解掉一种故步自封的樊篱。

从非洲入东亚的人类迁移史诗

以此为目标,许倬云先生的写作思路就非常清晰:我们印象中中国历史由“秦汉……唐宋……明清”等正统朝代组成了一个朗朗上口的序列。而实际上,这里面没有一个“王朝”是可以脱离东亚乃至世界体系这个背景而独立存在的。

所以,在本书的开头,作者就跃出了一般历史化的写作,结合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最新成果,指出了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居民从最初开始,便是最早期一批“外来者”的后裔。“‘现代人类’离开非洲以后,在五六万年前分批进入欧亚大陆。那些进入中国地区的人群,有一批是沿着太平洋海岸北上;另一批则是沿着东南亚和印度洋交界处,北上之后,有一部分折向西方,有一部分折向东方……”从头打破了国内学术界一直遮遮掩掩,不愿直面的中国人群的来源问题。由此可见,既然从源头开始,中国人群便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猿人”的后代,而是从非洲开始人类迁移史诗的一部分。

当然,这里理解的迁移并不是如我们今天所想到乘坐飞机、车辆的旅行,而是经过了“几万年的迁移,为了适应当地的天然条件,分别有了自己的演化过程。”同时,这里还容易落入另一个认识误区:世界上所有人类的祖先都来自非洲,但不表示今天的非洲人/印度人——这些是人类迁移进入东亚过程中的站点——就是中国人的“祖先”,当代非洲人和东亚人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隔了很远很远的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