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匠人的炼金术:从今天起,关心服装电路板和烤鱼(1)

2016-05-03 09:07:07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匠人》/[美] 理查德·桑内特 著 李继宏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7

匠人》/[美] 理查德·桑内特 著 李继宏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7

◎李佳怿

三天空闲时间全给了《匠人》,不因为难读,是太有趣。如果给这书加个副标题,正经一点可以叫“有关匠人的各种正传野史趣闻轶事”,文艺范儿可以叫“从今天起,关心服装、电路板和烤鱼”,亲近年轻人可以叫“人人都是半兽人”,取悦妇人可以叫“育儿乃匠艺之母”,从叙述手法可以叫“穿越时空的匠人”,按师承脉络可以叫“汉娜·阿伦特弟子的成功逆袭”。

据桑内特自曝,在他的研究毫无进展时,偏被人提了这不开的一壶:“你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桑君脱口回答:“制造就是思考。”对方不大相信,为了证明自己没胡扯,他写出这本书,并在致谢中首先感谢这位哥们儿。开篇便强调,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遭到阿伦特贬低的“劳动之兽”正名,他认为阿伦特无法应付潘多拉问题,因为她区分了“劳动之兽”(关注“怎么办”)与“创造之人”(关注“为什么”)。桑内特认为这样的区分是错误的,贬低了正在工作的劳动者,“劳动之兽”其实是一些能够思考的人,并能引导“创造之人”从潘多拉的阴影下走出来。

“制造就是思考”,在桑内特并非情急下的信口胡诌,而当属他笔下熟手匠人内化的“隐性知识”。他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音乐匠人,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大提琴,后来成为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蒙特的关门弟子,18岁就读于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茱莉亚音乐学院。本书谈及乐器的文字信手拈来,只有一句话透露出作者的稍许自傲。包裹在学者文章下的匠人身影,成就了这本以天生内翻足的希腊匠神赫菲斯托斯为代言人的巨著,“不为自己骄傲,而是为自己的工作骄傲”,以此作为全书最后一句话,作者“善刀而藏”。

“自知其无知”,是哲学的起点;“自知不完美”,是匠人的起点。经Alphago一役,狄德罗在18世纪的发声现在尤具“启蒙”意义:使用机器的聪明方法是判断它的能力,确定它的用途,重点要放在认清我们的局限上,而不是放在探索机器的潜能上。我们不应该和机器竞争。机器应该是参考,而不是命令,人们当然应该拒绝那种模仿完美的命令。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个体性来对抗完美,个体性赋予我们的作品以特色。要实现这种匠艺的特色,我们需要谦虚,也要明白我们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前不久那篇刷屏朋友圈的《Alphago的胜利,是一次古典的胜利》里,张定浩称他在Alphago身上看到川端康成《名人》中古典棋手的风骨,“棋手和自身技艺相搏”,“棋手的尊严首先不来自胜负,而是来自他从围棋这门技艺中所获得的人格滋养,以及他在一方棋盘上所奋力捕捉到的,有关美和时间的真谛”。或许我们应该担心的,并非机器人将在哪些领域取代人类,而是它竟可以表现得比人类更像“匠人”。

转回谈书。“匠人”一词近日炙手可热,市面最火的两本“匠人”书,《匠人》可看作《匠人精神》(日人秋山利辉著)的“详注本”。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匠艺更是如此。人生而有异,而“人类制造事物的能力更能揭示我们的共同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匠人,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