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希特勒与德国人:当《我的奋斗》在西方再版之际

2016-07-11 09:07:54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希特勒与德国人》 (美)埃里克·沃格林 著 张新樟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15年8月

《希特勒与德国人》 (美)埃里克·沃格林 著 张新樟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15年8月

◎陈增爵

对于在第三帝国时期的民族经历保持长时期的沉默,是否一种不诚实?将纳粹集中营的罪恶视作一面镜子,照出法西斯魔鬼的狰狞面目,也照出当年屈从于希特勒的邪恶体系,每天得体地工作着的“你和我”,是对德意志民族苛刻的拷问?还是呼唤灵魂进行赎罪的皈依?《希特勒与德国人》自始至终,散发着德国哲学传统那强烈的思辨气息。

德裔美籍哲学教授埃里克·沃格林的这本书,是1964年他在慕尼黑大学所作系列讲座的讲稿。这一讲座当时就引发争议,甚至有人为此对他的人身安全进行威胁。并不奇怪,直到1946年,大部分德国人还认为纳粹的国家社会主义是一个好的理想,只是被执行坏了。甚至在1950年代,“要不是战争的话,希特勒也许会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这种观点还有不少德国人认可。

《希特勒与德国人》勾画了希特勒邪恶的魔鬼形象,同时又去神秘化,解除了希特勒的“魔性”。作者剖析希特勒的人品——平庸、固执、缺乏教养,一意孤行的小市民品格;他评判希特勒令人无法轻视的实践能力,与令人鄙视的非理性之间的奇怪分裂;他指出希特勒“唯一的真正过人之处,在于为了自己的目的,巧妙地利用了政治机会”。沃格林由此认定:对德国人来说,这个魔鬼并非是个不可解释的引诱者。就这样,作者的凝视对象由希特勒转向那数百万投票支持他的人,以及纳粹时期那些心甘情愿追随他们的元首的“奇怪的边缘人物”。他的笔触开掘的,是希特勒与德国人之间的联系。那段历史令德国人最初回顾时,产生了强烈的战栗感。可是,战栗感会转变,用当年的“糊涂”来搪塞、推诿,逐渐演变为事不关己的超脱感。沃格林质问的,就是德国人从战栗到超脱之间的改头换面。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