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沙龙 > 专讯 > 正文

中外嘉宾谈年俗:节庆世俗化严重 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传承(1)

2016-01-25 14:58:37  中华网文化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第9期现场

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第9期现场

春节将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习俗还有多少保留。1月24日下午,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第9期在彼岸书店顺利举行。本期沙龙以“年俗文化”、“家乡手艺”为主题,分别邀请了资深民俗学民族学研究学者宋兆麟、乡村建设公益组织发起人蒋好书、乡土社会研究学者宋丽娜、中国年俗研究人王封臣、土耳其嘉宾李爱达参加了此次对话,由中华网文化频道主编刘淑玲担任主持。各位嘉宾回忆了小时候过年的习俗并阐述了对节日的体会与心得,并且站在各自的领域探讨了年味变淡、年俗渐远的根源,现场宋兆麟还为我们带来了老一辈人曾用过的年画、黄历、纸牌等,令现场观众欢呼、惊叹。宋兆麟表示,社会转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要继承下来。

中外嘉宾谈年俗:节庆世俗化严重 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传承

宋兆麟

宋兆麟:年味变淡、年俗渐远 但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

年已八十的宋兆麟现场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小时候过年的情形,他说那个时候过年信仰是最重要的,不过现在被大家叫做迷信。宋老说过年有几个功能,第一是“休”,忙一年了,到年终休息休息,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第二个家庭团聚,儿女不管走多远,过年一定要回家,万不得已回不来的,在那饭桌上也要摆上他的饭碗、摆上他的筷子表达一家人的团聚。第三个是祭祖,这个祭祖我们现在叫迷信,比如说我们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送灶王爷上天,那时候神都上天了,那人间没神保卫了,全是鬼充满这个世界,然后到初四的时候把神接回来,在这个空档的时候没人管理这个社会,那个时候有所畏惧的就是怕神,鬼闹腾起来就复杂了。

对于春节为什么要写对联,宋老称,对联最早叫桃核,再早叫桃木。而门神是给人看门的,这样鬼就不能进屋,而且年画里有很多是打鬼的,比如钟馗打鬼。宋老说在自己小时候过年是不能乱说话的,说错话让鬼听见会受到惩罚。宋老告诉我们,在他小时候过年还有很多习惯,大家都比较和气,比如那时候要账,平常都会去要账,但这个时候(过年前)谁也不会去要。因为大家都在忙,妇女要忙于做各种豆腐、年夜饭、豆包,男人要去市场办年货等等。那时候的年货包括年画、对联以及鞭炮,还要买一些贡品,因为要祭祖。宋老小时候是日本占领东北的时候,人民很苦很穷,比如猪血必须晾干做成血粉送给日本人。宋老那个时候不能吃大米,只能吃高粱米,而且还有通过各种关系搞一点好的旱稻蒸一两碗贡给祖先,表示对祖先的敬仰。

宋老称小时候过年,晚饭过后还要守年,包饺子等,到十二点的时候要在院子里摆一个贡桌,摆上贡品迎接喜神,做这些事的都是男的,女的受歧视不能做。然后过了十二点就要放鞭炮迎神,最早的鞭炮是竹筒的,竹筒炸裂了嘎吱嘎子响,鬼就被吓跑了。

宋老表示,现在年味逐渐变淡、年俗渐远,这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这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主张将春节回复到自己的童年时代,但是希望优秀的传统能够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