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沙龙 > 专讯 > 正文

让世界听懂中国 ——当埃及遇到中国民间艺术

2016-04-05 10:01:52  杨红军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穆小龙参加中华网在郑州举办的主题沙龙活动

穆小龙参加中华网在郑州举办的主题沙龙活动

“我觉得也是有一种亲切感,为什么呢?因为在埃及也有一种类似的民间艺术,这个艺术是在埃及最早时候,农村里面老百姓都喜欢听故事,因为他们工作很辛苦,所以到晚上的时候他们需要一些娱乐的活动,他们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故事,然后这个听故事的形式开始发展,越来越发展。”听完河南坠子艺术郑玉荣夫妇表演的一段《大明英雄会》后,来自埃及的新华社外籍专家穆小龙这样谈到。

对于埃及当地的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穆小龙接着说:“当阿拉伯人到埃及的时候,很多人有英雄人物,所以那些英雄人物开始带一些简单的故事,然后埃及老百姓开始有人把这些故事记下来,这肯定有很多都是很夸张的,但是这个故事和那个故事在一起的话就形成了很厉害的故事,里面的人就是一个超级人物一样,然后有一些艺术的人物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就有几个音乐人物,然后有一个主要的是来唱歌,最著名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他去打仗,为了保护自己的农村,所以这种艺术就开始存在。”

穆小龙就中国和埃及两国曲艺类艺术发表自己的观点

穆小龙就中国和埃及两国曲艺类艺术发表自己的观点

来自埃及的穆小龙可算是半个“中国通”,他大学专业就是中文,现在是新华社外籍专家,也是中埃文化交流国际友人,曾在湖北卫视《非正式会谈》节目中作为埃及代表。在2007年CCTV电视台的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中,他还拿到了“最佳辩手”的大奖。为了更好了解埃及民间曲艺文化和他对中国曲艺的认识,中华网就有关问题专访了穆小龙。

中华网专访穆小龙

中华网专访穆小龙

以下为专访内容:

中华网:在埃及,有与中国曲艺艺术相类似的艺术形式吗?

穆小龙:有的,一类有点像是中国的小品这样的形式,还有另一类是讲英雄故事类的形式。它主要是在一些农村里面,主要讲一些英雄故事,还会配乐。一般来说是一个人讲,其他三个人配乐。配乐也比较简单。

中华网:那么现在埃及的年轻人会喜欢这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吗?

穆小龙:还是会有很多年轻人会喜欢,因为它不会停留在一些老的形式上,它会加入一些新的现代元素进去。比如说,埃及有一种苏菲舞,是一个人穿着裙子一直在转圈,最早这样的舞蹈是表达人和神交流的。如果转晕了,那就表示与神的距离拉近了。那么现在这种舞蹈就仅仅是一种舞蹈,裙子里面会放置一些小灯,转起来更加好看,比较吸引年轻人。

中华网:现在埃及民众了解中国文化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

穆小龙:首先还是电视和电影,因为现在中央电视台开通了阿拉伯语频道,埃及民众可以通过这个频道来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就是中国和埃及之间的文化交流,比如现在在埃及就会有中国出传统庙会,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前几天,中国的刘延东副总理还出席了埃及开罗大学的示范孔子学院大楼奠基仪式。

中华网:您觉得怎样才能让更多外国人喜欢上中国这些传统曲艺艺术?

穆小龙:我觉得首先要考虑文化之间的差距,要通过一个比较简单的形式让外国人去了解。比如说,如果让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去听相声,那肯定是不行的。

(责任编辑:张微微 CC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