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文章 作者

宋丽娜:故乡沦陷下的自救——重建文化主体性

宋丽娜 2016-01-27 15:46:25

在当前,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可逆的背景下,回归传统显然不可能,但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不管是年俗,还是其他方面的文化传统,其一可以借鉴现代化方式,如艺术加工、影视创作等融入当下人的生活,其二,大众必须要正视故乡与节庆的密切关联,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有故乡,想到故乡便会想到与之密切相关的节日、仪式,只是,当前大部分中国人已经成为流众,不在故乡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乡愁,将之作为一种不那么日常化的一种东西,把它当成一种艺术贡起来,或者把他当成一种念想记起来。

宋丽娜:故乡沦陷下的自救——重建文化主体性

乡村显然已不再是人们文化寻根的方向,因为故乡已沦陷,农村也已经在城镇化、现代化的潮流中变得不可逆,我们的农村、曾经的家乡会走向哪里?不得而知,因为它已经没有了自主的文化生产能力。现在的文化要么是被农民工带回去的,要么是通过大众传媒,比如电视、网络慢慢渗透到农村的,不管是通过哪种方式,这种文化显然是关于城市的关于现代化的文化,农村的文化主体性已变得越发模糊。

宋丽娜: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长期从事农村社会调研和农村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著作两部,曾获得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称号。

但并不是说,我们要就此变得过度悲观,现在国家正在倡导乡村文化建设、社区建设,这些对我们乡村社会的文化自主性都大有裨益,不管是政府出面,还是社会组织出面,组织一定的公共文化活动,活动不一定非得是复兴传统民俗,也可以是现代娱乐,总之是通过一些文娱活动把乡村社会文化活跃起来,构建一个公共空间,让乡村的人都参与进来。有了这样一个在地感的仪式,让人们通过这些娱乐产生愉悦的感觉,并随即产生自己家乡自己建设的念头,调动起个体的主体性的同时,重新找回农村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产能力。当然这并非易事,需要很多方面,比如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努力和配合。

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长期从事农村社会调研和农村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著作两部,曾获得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称号。
社会学博士,现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长期从事农村社会调研和农村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出版著作两部,曾获得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称号。

关注我们

中华网"世界观"自媒体平台竭诚欢迎您的加入!

邮箱申请: cpyy@bj.china.com

联系电话: 010-52598588-8687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