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文章 作者

西方人究竟是热情还是冷漠的?

孔锐才 2016-07-25 15:35:18



《八月:奥色治郡》,西方家庭内部之间紧张关系的缩影

《八月:奥色治郡》,西方家庭内部之间紧张关系的缩影

西方人究竟是热情还是冷漠的?

刚到西方,人们留意一下西方人的面孔,会发现西方人没有太多面色和面子的问题。在西方的普遍理解中,无论是清洁工、售货员还是大学教授,都只是一种职业,没有太多高低贵贱之分,因此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职业表现,而不是工作自身所附带的社会等级价值。

西方人在职业中和公共生活中基本上对所有人都是热情、友好的。在公共场合问路都会得到无比热情的指点。在小镇上,陌生人之间会相互打招呼。除了特殊情况下,在西方很难遇到那些根据你的衣着打扮来决定如何对待你的售货员。无论在如何偏远的角落和山区,普通店铺的服务员一般都是热情有礼貌的。这种职业性的热情已经变成了一种个体从内心散发出来的美好和阳光。

《美国情妇》,讲述好姐妹之间微妙的冷热关系

《美国情妇》,讲述好姐妹之间微妙的冷热关系

但这种热情也会因人而异。例如有些白人可能只会对白人发自内心的和蔼友好,对亚洲人只能是职业性的客气。有些华人和印度人对白人笑脸相对,对华人则马上甩出脸色。我记得办公室的一个华人秘书时常对一个亚洲人为主的办公室发公共邮件,内容永远是警告亚洲学生不要弄脏办公室厨房、冰箱、用过厨房得清洗碗碟,等等,平均每年发五六次邮件。语气中充满了潜在的鄙夷和歧视。

但是,如果根据西方人职业和公共的热情来衡量西方人的性格会是片面的。西方人日常的平和友好可能来源于人际关系较为单纯,人心较为单纯。其次,西方人的热情、和蔼、幽默是一种公民素质的体现,一种公共自我形象的展示。但是,这种热情的公共素质有可能是一种礼貌的拒绝和回避,一种冷漠的表现。

我们看到,这种和蔼热情只是当地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有时候可能恩泽到外来人,但更多时候不会延伸到商业交往之外,也不会留给外来移民。一个无论如何觉得自己是西化的中国人,甚至是土生土长的华人,在西方生活也有一种被隔离感觉。

《宿醉》,西方式的猪朋狗友

《宿醉》,西方式的猪朋狗友

东方人在西方生活是寂寞的。西方式的微笑仅仅只是一种萍水相逢的一瞬间。白人的这种表面的友好并不会让他们和东方人发展出亲密的友谊。在西方留学还是生活,西方人和东方人大多仍旧是各自扎堆。我还记得有一次夜里十点,路上遇到一个马来西亚华人。他听到我说粤语后,迫不及待地和我聊起来,然后激动地说,有十多年没有人这样和他说过话。在夜里,孤零零而面目模糊的他如同鬼影一样。

西方人不仅对东方人冷漠,甚至西方人自己之间都是非常独立,甚至是冷漠的。西方虽然有猪朋狗友这样的概念,但也是建立在彼此独立理性交往的基础上。除非是很熟的人,基本不会介入对方的私人生活中。西方熟人之间在电话中和现实中道别不像中国人一样反反复复地寒暄,而是冷冷地说一声再见就离开,主人甚至不用到门口送别。西方人彼此并不习惯过度亲密而融化自我的关系。

这种独立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独立和冷漠。西方人的独立性并不会演变为一种充满特色的个体性,事实上每个西方人的性格如同模子生产出来的一样类同,可以说了解一个等于了解所有。但西方人的独立和冷漠导致了家庭之间的紧张。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西方家庭悲剧的源泉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西方家庭悲剧的源泉

有一次在医院病房中,我听到一个病人抱怨。他入院后几个子女都没有看他一次。他住进医院后,子女搬空他房间的东西,霸占他的卧室。每个子女都等着他死,因为每个人可以分到十万新币的遗产。但他仍旧爱他们。他们也当然爱他。但在经济和人格上,他们承认和忍受彼此的独立、欲望、自私和需要。大多时候,西方人朋友之间的感情是会比家庭兄弟成员的感情更加亲密。因为家庭是一个充满了权力、控制和过度亲密的场所,西方人不喜欢个体之间的极度亲密的关系,除非是恋人。

一个东方人,无论在怎样国际化的大都市中长大都很难在行为和处事方式上和西方人相似。西方人的冷漠和热情是建立在经济理性和独立理性上的,而我们的热情和冷漠建立在情感上的。

用调子的高低来做比喻。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调子会比西方人低,因此在公共场合表现较为羞涩、内敛。而在兴奋时,我们调子也不如他们高亢,会显得压抑和反高潮。而在痛苦面前,我们的调子颇为混乱、浮躁、哀伤和感情用事,而西方人则较为沉着淡然。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的流行歌为什么基本上都如此伤感和情绪过多。而西方流行歌的感情只有一种,极端的兴奋、极端的悲伤、极端的平和,极端的冷,或极端的热。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人文学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评论者、译者。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批评理论、艺术、神学等。在《读书》等中外刊物发表文章多篇。译有《导读利奥塔》《导读德曼》(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2015)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人文学院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评论者、译者。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批评理论、艺术、神学等。在《读书》等中外刊物发表文章多篇。译有《导读利奥塔》《导读德曼》(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2015)

关注我们

中华网"世界观"自媒体平台竭诚欢迎您的加入!

邮箱申请: cpyy@bj.china.com

联系电话: 010-52598588-8687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