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以影像为笔,深度记录民族文化变迁(1)

2016-10-24 10:00:52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今年暑假,云南大学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谭乐水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基诺族山寨巴卡老寨待了近20天,指导学生完成了一部18分钟的纪录片《再见,雨林》。

基诺族是一个人口仅2.09万的民族,95%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的基诺山热带雨林之中。20年来,谭乐水一直在记录这个山寨的巨大变化,带学生来此拍片,是为了“不让影像出现断层”。

“现在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两代人之间的衔接。”谭乐水说。

“先把素材拍下来”

在一边教学一边拍片中,谭乐水总有一种焦虑。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少数民族青年离开乡土,到外地打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民居、服饰、节日祭祀等文化传统正在快速消失。

“如果不拍,这个时代就会出现断层、出现空白。”谭乐水说。

“不让影像出现断层”不仅来自他对时代的焦虑,也来自父亲对他的启发。

谭乐水的父亲、如今已是百岁老人的谭碧波,曾于20世纪50年代参与了全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参与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的拍摄,并编写了第一个民族志电影脚本《云南民族纪实》。

早在1992年,谭乐水将他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傣族传统村寨曼春满拍的镜头放给父亲看时,父亲激动地说,他以前拍过曼春满,当时拍民族片,很多镜头都是在这个村里拍的。

父亲的话让谭乐水意识到,由于客观原因,几十年来,民族志纪录片已经出现了断层。“社会在激烈变迁,如果我父亲他们那代人没有去拍,我们今天去哪里找那个年代的镜头?”

为此,从1996年用自己的钱购买了一台松下牌DV后,谭乐水每年都有半年多的时间待在巴卡老寨,一拍就是20年,和老乡混得像亲戚,连跳蚤都不咬他,“因为身上已经有当地村民的味道”。

在拍巴卡老寨的同时,他也拍曼春满。他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拍一部7集纪录片《半个世纪后的再追踪》,如今已经完成了两个:苦聪人的《六搬村》和傣族的《曼春满》。

今年8月,谭乐水带领参加“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影像志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李功、刘沁园、赵昆到巴卡老寨,拍摄纪录片《再见,雨林》,片中的主角“爷爷”心情复杂。世代居住在雨林中的基诺族,雨林已不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他们的生活逐渐和城市文明接轨,狩猎、采集变为种植橡胶和茶叶,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也从弹弓变为变形金刚,在竹林里寻找竹虫的乐趣变为围坐在生日蛋糕旁的喜悦。

“要了解和记录一个民族的变化,必须长期跟踪。”谭乐水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族地区已经没有传统服饰和民居了,有些民族和一些民族支系,不仅没有民族志,连文字的历史都没有,更别说影像了。“这么长的历史没记录,将来怎么补都补不起来”。

“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长期深入拍民族志电影的条件,或者说影视人类学的技术门槛已经突破了,有条件去记录一个民族的变迁了,那么,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快餐式的东西呢?”谭乐水说。

因此,他认为“先把素材拍下来,剪辑还在其次”。今后的影视人类学者,会从素材中找到所需的史料。纪录影像最本质的属性是“纪录”而不是“观赏”。

“历经岁月磨蚀而保存下来的素材,才是更值得珍惜的东西。”他说。

“学习和保护我们自己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