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甘肃哈萨克族传承民俗技艺 留住“文化乡愁”(图)

2016-10-24 21:30:06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兰州10月24日电 (崔琳 高莹)“哈萨克族人在哪里,文化就在那里。我们的文化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们能分离。”这是现年44岁、生活在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阿西木·白达汉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自2009年起,阿西木除了做好护林员本职工作外,还作为“熊舞”传承人之一,先后培养学徒4人,旨在留住该民族的“文化乡愁”。

“熊舞”哈萨克语为“阿尤毕依”,是人们在狩猎中观察到狗熊摆弄猎物的情景加以模仿而形成的,舞蹈动作十分逗趣。经过一百多年的流传发展,“熊舞”已独具风格。然而,现今该项舞蹈艺术却因为种种原因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图为哈萨克族传统刺绣商品。杨艳敏 摄

10月下旬,中新网记者走访阿克塞时,阿西木身着狗熊衣服,用两根芨芨草棍分别顶在鼻孔与嘴角部位,象征狗熊的獠牙,在冬不拉伴奏乐曲下排练舞蹈。期间,他先后模仿了熊出洞、寻觅、发现猎物、试探、获猎等一系列情节,不时上演梳理鬃毛、击掌、叫喊等形象动作,将狗熊的笨拙而又可爱、迟缓而又机警、憨厚而又聪明的矛盾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阿西木告诉记者,虽然他6岁时就跟随父亲接触“熊舞”,但因为没有舞蹈基础和如今上年纪等原因,跳舞时肩膀与膝盖看起来都不是很灵活;加之他只能在业余时间排练,时间相对紧张;培养学生时,场地也是问题。

“目前,‘熊舞’的保护和传承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我希望能够带领徒弟们参与更多公益演出,让世界了解到哈萨克族还有这样的舞蹈,将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这些是不能用报酬来衡量的。”阿西木如是憧憬。

阿克塞哈萨克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喜东介绍,15世纪,哈萨克汗国成立后,周边很多游牧民族部落加入,经过上百年的分化和融合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该民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语言,还有独特的民族饮食和服饰、阿肯阿依特斯、哈萨克族手工刺绣、毡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灿烂。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哈萨克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和其他各地一样,都存在传统文化逐渐丢失的危机。”王喜东坦言,特别是民族手工制作,它与现代工业制造相比耗力耗时,成本太高而没有竞争力,没有年轻人愿意做而走向失传。如:传统刺绣、毡房制作、刀具制作、马具制作、部分民族乐器制作等。

图为哈萨克族传统毡房里的盛会。杨艳敏 摄

谈及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喜东称,近年来该县文化馆、博物馆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推出了“阿克塞文学奖”,每届由阿克塞支持100万元进行奖励,并探索尝试了哈萨克族体育竞技比赛,卓有成效。

如今,哈萨克游牧民族从马背上实现定居,但依旧在搭建的毡房里进行“婚、丧、嫁、娶”。王喜东透露,阿克塞县正规划打造全世界的哈萨克族风情园,今后将更大程度地发掘自身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哈萨克少数民族灿烂文化。

与阿西木一样,巴迪哈·巴合达里也深深热爱着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是阿克塞县有名气的刺绣艺人。2007年,阿克塞哈萨克族非遗保护行动启动后,她参与保护传承传统刺绣,还为此成立了刺绣合作社,雇佣待业妇女学习传统刺绣的绘图、裁剪、染色、勾边、填充、缝纫等制作工艺。

图为哈萨克族手工艺人制作毡垫。杨艳敏 摄

巴迪哈·巴合达里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的绣品种类齐全,有毡垫、蚊帐、被套、马甲等,主要服务于哈萨克族各家女儿出嫁,时常吸引外宾购买,销量根本不发愁。在今年的兰洽会上,仅刺绣手提包就销出去800余件。

“大一些的毡垫,平均做一个需要1个月时间,成本为300至400元,售出后能赚一半的价钱。”巴迪哈·巴合达里表示,今后,这项既能增加贫困妇女收入,又能保护传统文化的事业她还将继续做下去,这也是她留住“文化乡愁”的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