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红色经典《长征组歌》是如何诞生的?

2016-10-21 15:32:1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开国元勋的后代代表登台与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原标题:创作时,萧华一面流泪一面写

本报记者 李婷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有这样一首大合唱,仅用680个字艺术再现了这场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战略转移。它的名字叫《长征组歌》,由长征亲历者、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作词,首演至今半个多世纪传唱不衰。这首红色经典是如何诞生的? 昨天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揭幕的“萧华 《长征组歌》文物文献展”给出了答案。展览通过200余件珍贵藏品、图片,系统展示了萧华传奇的一生以及由他作词的《长征组歌》的诞生、演出历程。

18岁参加长征,是军中儒将

据展览主办方相关人士介绍,萧华11岁参加革命,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被任命为红军少共国际师政委,18岁参加长征。长征中,萧华率部勇猛作战。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1935年协助刘伯承与四川大凉山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到达陕北后,萧华参加了东征、西征,为党中央立足大西北和北上抗日立下汗马功劳。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韩晶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萧华不仅是一位百战将星,也是一位军中儒将,以学识渊博闻名。他终生喜爱读书和藏书,达到了嗜书如命的程度。据记载,长征途中,物质条件艰苦至极,他宁可丢掉自己穿的、用的东西,也舍不得将书“轻装”掉。

萧华的长女萧雨透露,她父亲很喜欢也很擅长写诗,以本次展览展出的萧华所写的《长征记》为例,这本日记不仅记载了长征途中的历次重要战斗,还有萧华创作的诗作。比如,瓦窑堡会议后,萧华调至红二师任政委,率部参加红军东征。在兑久峪战斗中,萧华亲临前线,左腿被击伤,在养伤期间写下了一首名为《伤》的诗作。

手稿的字里行间,满是泪痕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参加长征的经历,为萧华创作《长征组歌》奠定了重要基础。萧雨说,其实父亲早就想用艺术的形式讴歌长征,但因为长期担任军中要职,一直抽不出时间。《长征组歌》,是萧华趁着养病的空当创作的。那是1964年4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患上了肝炎的萧华,经组织安排由夫人王新兰陪同到杭州治病疗养。当时,全国各地正在筹备长征胜利30周年的纪念活动,许多单位约萧华写有关长征的文艺作品。经考虑,他决定用组诗形式来表现长征。据韩晶介绍,为准确概括红军长征的过程,萧华认真研读毛泽东著作、诗词,以及许多老同志的长征回忆录。在积累大量创作素材的基础上,萧华汲取中国古典诗词的养分,从长征极其丰富的斗争生活中,选取了12个最具概括性的典型场景进行创作,并采用古诗词中“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式,即每段诗歌4个三字句、8个七字句,共12行68字,一诗一韵。经过反复修改,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为总题目的长征组诗于11月中旬正式定稿。

“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呕心沥血之作。”萧雨说,从1964年9月到11月,她父亲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长征组诗的创作中。“我父亲在创作时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士,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母亲后来告诉我,有时她站在父亲身后,看到父亲的稿纸上都是泪痕。”关于当时的写作情形,萧华生前也曾多次说过“写《长征组歌》,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泪”。

据本次展出的《回忆萧华》一书记载,创作完成后,萧华将长征组诗分送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周恩来总理第一时间仔细阅读,随即给萧华打电话,说他做了件大好事。不久,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等4人选取组诗中前10首反映长征过程的诗歌进行谱曲。1965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首演,引起轰动。一个多月后,《长征组歌》即到上海演出,同样盛况空前、一票难求。本次展览展出了一张1965年9月18日的 《文汇报》,当天的报纸以半个版的篇幅刊登了《长征组歌》的评论,盛赞这是一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气势磅礴、亲切感人的大合唱”。如今,51年过去了,《长征组歌》依然闪耀光芒,在歌声中传递着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