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不甘心正襟危坐(1)

2016-10-23 11:00:39      参与评论()人

周立民以文字显世,落笔有三个分区:一是学术研究,围绕巴金等现代人物,著作颇丰;二是文学评论,走主流文字的路径,涉猎广博;三是什么?散文随笔?文坛闲话?学人八卦?文学边角料?花边猎奇?

上述三个领域,前两者一本正经,不在话下。单说这第三分区,究其根源,也是沈昌文、陆灏《万象》的余绪;再向前追溯,海上新老人物的身影,都会一一显现出来。但为什么这里的内容,会有诸多问号跟随着呢?说来此类文章写作,最难的地方,就在“不正经”三个字上。当初沈公气血旺盛,带领吴彬、赵丽雅、陆灏编“书趣文丛”,编《万象》杂志,后来陆灏、子善、傅杰诸君编“海豚书馆”,他们还不时现身说法,无非是为我们演绎“第三分区”的种种妙处。由此做到“俗而不失其雅,闲而不失其真”的追求,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立民学术有成,却不甘心正襟危坐,愿意来到第三分区落草。映入我眼帘的,先是他在晚期《万象》上写文章,后来由祝勇引到海豚出版社,将他的《简边絮语》列入“独立文丛”,再后来他的《闲花有声》列入海豚布面小精装书系,他本人也与我走得越来越近。

立民腹中学问称得上“大书包”,对知识的理解也为上乘,但我静观他这一组随笔文字的演变,还是经历一个由拘谨到逐渐放开的过程。我们时常夸人“胆大心细”,立民先从“心细”入道,保持学术本色,此后再一点点“胆大”涉水。有自身功力护航,再留心将文字间的缝隙修饰光滑,最终成就一手好文章。前不久有中学考试,将立民的专栏文章《书的颜值》列入考卷中,让考生分析思考。也可以见到,他的文字已经颇有功力,并且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看着立民一天天名声鹊起,我和我的团队也越来越喜欢他的文字。尤其是我的那些小编,他们貌似年轻,其实很有见解,时常会向我表述对一些作者的看法。近来他们几次向我提到周立民,说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希望我能多出几本立民的书,建议我能给他写一篇序言。我知道立民有粉丝簇拥,应该不是“颜值”的作用,虽然那些小编大多数是小女生,但说立民“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应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最近杨小洲也称赞立民的学问,主动承接他的项目,为他设计书装,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为立民新著写序,我细读他的书稿,发现随着笔端的放松,立民的文字风格,愈发显得个性、俏皮而尖刻。在这里,我暂且披露四条笔记,权作一点解说:

其一,南人与北人。

立民是北人,七〇后,面容温和,目光隐晦。冷眼望去,他那憨笑的样式,酷似照片上的沈从文,也有几分巴金的气象。常言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立民恁些年沪上熏陶,又是复旦博士,又是巴金故居主持,是否改变了什么呢?北人粗声大气是没有的,在江南的春风里,弄得蹑手蹑脚,轻声细语,也未可知。

说到南人与北人,恰好立民有专文评说,其中讲到鲁迅观点,无非是“大约北人直爽,而失之粗,南人文雅,而失之伪。粗自然比伪好”。不过鲁迅此番言辞,是前辈在安慰背井离乡的萧军、萧红,身为青年导师,鲁迅关爱四方晚辈,从来心切,不惜自贬个中南人,也可以理解。立民聪慧,早已看破鲁迅本意,除去对前辈增添几分崇敬,更不会不识品相,自恃北人,以粗为雅、以雅为伪了。

不过鲁迅评说南人:“但习惯成自然,南边人总以像自己家乡那样的曲曲折折为合乎道理。”却符合立民文风的用意,学问做到这份儿上,他哪会甘心写一些消闲文字,逗你玩儿呢?细细观察,立民文中影射、嘲讽、挖苦,或绵里藏针,或别有用心,种种笔法,处处可见。我自总结,立民用的是“北人幽默、南人思维”,所谓“北人南相”,遇到此类人的文章,还是要小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