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介绍

  一、普及标准
  1、名称:《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2、出版目的:为促进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的团结与交融,为方便华侨华人规范、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相关常识,满足当代华人对下一代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需要,为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下坚实基础,特出版该《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
  3、普及标准内容: 从"中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汉语、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传统文化及旅游胜地"等六大方面推出常识性、普及性标准知识。
  4、出版形式:
   (1)六大方面的知识分别采取条文及标准答案方式进行。
   (2)中文采用简体字版、繁体字版,外文采用英文版及其它文版。
  5、出版特点:
   (1)采用条文标准答案形式。
   (2)简洁、易记、方便掌握。
  6、发行对象:
   (1)除中国大陆之外的有兴趣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士。
   (2)已经或准备在中国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人士。
  7、发行形式:
   (1)书本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联合向港澳台地区及海外推广发行。
   (2)中文《标准》的网上发布由"中华网"及其家族网公司全球独家网上发布,并提供免费下载。
     (下载网址:http://www.China.com
   (3)外文"标准"的网上发布"TOM.COM.LIMITED"及其家族网公司全球独家网上发布,并提供免费下载。
     (下载网址:http://www.tom.com
  8、适用程度(中文版本) 已基本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的所有人士。

  二、达标须知
  1、报名对象: 除中国大陆以外,年满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士。 注:本达标工程不适用原在中国大陆修完高中或以上学业的人士。
  2、报名方法:
   (1)通过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形式向举办机构报名。
   (2)报名表须以中英文书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楚。
   (3)个人直接报名或以团体报名。
     A、网上报名:
      全球独家中外文免费网上报名为"TOM.COM.LIMITED" 及其家族网公司
        (网址:http://www.tom.com)。
     B、传真信函报名:
         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
      THE GLOBAL FOUNDTION OF DISTINGUISHED CHINESE LTD.
      地址:香港湾仔霎西街5号107室
      Address:Rm 107, 5 Sharp Street West, Wanchai, H. K.
      电话(Tel):2545 7697 25743873
      传真(Fax):2857 5751
      网址(UPL):http://www.gfdc.org
      电子邮件(E-mail):info@gfdc.org
  3、考核:
  由举办机构组织专人命题、考试、阅卷、公榜。

  三、奖励办法
  从2001年开始,每年7-8月,举办机构将在世界各地设立考场。对参加活动的人士进行统一考试(所有考题将从《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中选取)。每年10月将举行颁发达标证书仪式。
  1、所有"达标"人士将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联合颁发"达标"证书。
  2、分区域邀请"达标"成绩优异者共一千名前往中国参加由国务院 侨务办公室和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联合颁发"达标"证书活动。(首届颁发达标证书活动将于2001年10月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
  3、分区域邀请"达标"成绩优异者共一千名回国观光。十八岁以下"达标"人士由香港至北京双向全程观光游览费用全免,十八岁以上"达标"人士由香港至北京双向全程观光游览,费用减免50%。
  4、对于"达标"人士前五十名,基金会提供一年奖学金计划,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联合选送合格人士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所属大学深造。

  四、解释
  本达标工程的发行、报名、考核及奖励办法最终解释权为国务院侨办和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



前 言

  自远古至史前,我们这个星球上出现了几个自成体系的人类文明策源地巴比伦、埃及、罗马和中国。其中范围之大、人口之多、成就之丰、延绵之久远者,首推中华文明。
  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简略地解析她的历史成因和基本特点:
  其一,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地域广袤,两大河流横贯东西,中部平原辽阔,原始各部落人民较自然地趋于统一,虽偶有分割,但毕竟以和为主,且在社会、经济、文化上愈合愈广,愈合愈紧,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和合特征,及以汉字为代表的、包含历史人文信息最为丰厚的汉语言文化;
  其二,在中国大陆的四围,有着对于原始人类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东南海疆万里,西南高原深壑,西北沙漠戈壁,北临荒原冻土,使得在这里生息繁衍的人民专心耕织,不谋拓殖,更形成安平温顺、消纳异端之秉性;
  其三,中国多数地区处于温带,四季分明,林木繁茂,物产丰富,使中国人最早发现并使用石油和煤炭,又早在公元前便发展了对后世影响很大采矿、冶炼术和炼丹术(被视为原始化学)及其他制造业,随之出现了若干重大科技发明;
  其四,虽然中国有2万公里的海岸线,也有悠久的航海史和辉煌一时的造船业,但中国人民依然以大陆为本,以海内为家。这里的人们安守故土,勤奋劳作,宗族亲和,协调团结,谦和包容,进而在多个地域、各个层次上形成了作为整体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应该说,以和合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与挫折。这一切,不仅深刻地联系着每个华人的心,决定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而且影响着众多其他外国民族和异域文化的发展进程(公元7世纪日本的大化革新便是一个典型)。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既是海内外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当她进入第六个千年之际,人们在回顾,在反思,在警醒。要让她更加繁荣,更加勃发,为这个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作出新的贡献,是我们每个华夏民族成员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在"世界杰出华人基金会"的宗旨中,我们读到这样令人感奋的文字:"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彰显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迪和教育身处世界各地的新一代华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创新,做到最好"。
  基金会为此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推出《华侨华人中国文化常识普及标准》,便具有象征的意义。这本挂一漏万的小册子当然远远谈不上涵盖中华文化,但希望通过一些基础性、标志性的条目,帮助广大在海外的华夏子孙和有志的外国人初步了解中华文化之梗概,帮助他们寻到进入这个广博而辉煌的文化殿堂的门径。本书由中国华侨大学集美华文学院的十多位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编成,其中难免有不少缺憾,也希望在广大读者的关心下,不断得以修订、补充,提高质量,使之成为踏入文化新世纪的一级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