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最新消息:

1月30日,有网友通过论坛发帖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校方不仅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还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清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不少在校学生对此怨声载道。该校罗校长回应记者称,学生跪拜孔子确有其事,但“他们对祖宗圣贤的崇敬是油然而生的”,学校并未强制要求学生下跪。

事实上,近年来学校“打着尊重传统文化”的旗帜要求学生跪拜的消息层出不穷,也许不久之后,学生们在校园间的招呼语就会变成“今天,你跪了吗?”

跪孔子: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

网帖称,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清晨五点就要开始诵读《道德经》和《孝经》,就在去年,学校曾让学生集体跪拜孔子像,没有跪拜的学生会被校方在大会上严厉批评。网帖还称,学校要求诵经的原因是“校长认为读经能上北大清华,读完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

一名在校生告诉记者,网帖所附照片为去年春季校方组织的千人集体跪拜仪式,“记得那天天气特别冷,学校领导要求我们在操场上跪拜孔子像,我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跪了。”该名学生表示,不能理解校方行为的同学还有很多。

另有网友跟帖称,作为“高三党”,高考前一周上早自习时,全体被要求搬凳子坐在孔子像前读《德道经》。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图书行政大楼前的孔子雕像(图片来源:网络)

“行礼分为鞠躬礼和跪拜礼两种,要看不同的场合和氛围。”罗校长称,学校会在教师节、孔子诞辰等传统节日,以及高考前誓师大会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集会,向孔子等传统文化先贤行礼。

罗校长介绍,学校会组织学生每天进行两次诵读《道德经》、《孝经》、《论语》等经典,分别在每日早晨六点之前和下午大课间两个时段进行,“每次诵读时间为30到40分钟,我们要求学生都要熟读并背诵这些经典。”

就学生提出的意见,罗校长回应称,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不同意见,有差别是常态,“跪天跪地跪父母是文化传统,与封建无关。”他表示,学校目前的做法与国家的教育理念吻合,但目前还不成系统,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做得很少,还远远不够”。

跪父母:孝敬节集体下跪,孝道还是笑道?

1月11日上午,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

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中,家长会坐在各自孩子的教室里,听学生代表发言,讲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关爱的点点滴滴,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站在父母的跟前,亲口向父母表示感谢。

投影仪打出一行字:“我双手抱着砖就无法抱你,我放下砖却无法养你。”老师解释说,这是一个农民工家长写给孩子的话。“父母为养育我们,头发都白了。”老师让学生到父母头上寻找白头发,拔下一根,放在学校事先制作好的“白发珍藏卡”里,永久留念。老师还指导学生给父母写下了一句肺腑之言。这个环节的活动叫“一根白发,万般情思”。

随后,全体师生来到大厅,仿照近年来国内祭奠人文始祖的仪式,举行了一个祭祖大典。主祭、陪祭等人员穿“汉服”,行礼如仪。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给父母下跪谢恩。(图片来源:网络)

接下来还举行了跪拜父母的仪式。数百名学生集中在大厅里,站成四排,父母坐在跟前。全体学生在《孝亲敬老歌》和《跪羊图》的背景音乐中,向父母长辈行三跪九叩之礼,然后膝行至父母面前聆听教诲,互动交流。

作家、教育学者叶开对学生在大庭广众下集体下跪的形式予以否定。他表示,人和人之间,包括父子、母女之间,正常的关系是相互尊重,是将心比心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依靠类似搞活动、作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膝行这样的礼教。他还认为,这种方式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做这样的事情,有违《未成年人保护法》。孩子对父母的爱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但不是这种被要求下跪的方式。

跪老师:“尊师重教”的神圣承诺

2014年11月17日,一组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照片,引发众多网友争论,部分网友称下跪并非中华文明精华应摒弃,甚至有网友称之为“耻辱”。

引起争议的这组照片中,身着灰色长衫的学员们双膝跪地向坐在藤椅上红襟黑衫的老师们齐齐叩首,此外,学员们还双手向老师奉茶。其中一张照片显示,受跪拜大礼的,还有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对于网友的非议,凤凰岭书院教务长韩国栋表示这是对跪拜的曲解和误读,跪拜的目的在于“尊师重教”,“古代手工艺相传徒弟一定要跪拜师父,这种形式本身就来自于儒家传统文化。跪拜是传统文化师徒关系的一个承诺,弟子诚心诚意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将毕生所学倾心传授,这种承诺神圣而崇高,师生双方也都是自愿的。”

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接受学生行大礼,则是第二天的事。“杨院长当时谢绝跪拜仪式,他说自己是公职人员礼节就免了吧,但我们把跪拜的意义跟他一说,他才同意。”

网络上流传的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照片。(图片来源:网络)

学员林先生则表示,男儿膝下有黄金是风骨,但对父母的孝、老师的敬、国家的忠才是精神,“跪拜的是先生的人格魅力,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畏,不了解的人始终不懂这里面的含义。”

杨晓阳的学生吴先生也表示,当时跪拜确实是诚心诚意要向老师行礼。从澳门慕名而来的吴先生,曾经在澳门城市大学教授绘画,担任澳门美术教师交流协会的会长。“跪拜礼只是小小的传统,不要这么大惊小怪。”他解释,待师如待父,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跪拜之间形成了责任。“我们拜的不只是老师,而是失传或失落的传统文化。”

男儿膝下有黄金:中国人什么时候习惯下跪的?

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理解了古人的这种坐姿,就很容易懂得跪拜这种礼仪。

古人在接待宾客过程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古人说的“跽”,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有时要前额触地,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对于跪坐习惯来说,跪拜礼是一种十分方便的礼节。当所有人都是面对面跪坐的时候,向对方行跪拜礼并没有多少高低的区别。

那时候的君王是很忙的,大臣与君王见面,一般是君王先给大臣们一个一个行礼,然后大伙儿再一起还礼。而在先秦时期,无论是礼制,还是史事,都有君向臣“ 拜”——也即行跪拜礼的记录。没错,就是君主向臣下跪拜。

《三国演义》电视剧“桃园三结义”中的三人跪拜(图片来源:网络)

有了椅子以后,跪和坐就有了高度的不平等,这个时候“跪”才有了一方居高临下一方卑微的意思。

但就算椅、凳发明之后,在元代之前,下对上、民对官、官对皇帝等,除了在正式场合需要行跪拜礼之外,一般也并不跪着。

中国人的跪,到清代才蔚为大观。

清代统治者制定了一套极其繁冗的跪拜礼仪,仅跪拜就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其中三跪九叩为最高,臣民对皇帝、皇帝跪皇太后都要三跪九叩。

与此同时,平民见官,也必须长跪,只有有功名之人,才格外开恩不跪;大臣见皇帝,也必须长跪。而且臣民不仅要长跪,还要磕头,磕得越响,表示诚意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