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最新消息:

第06期方刚对话刘丽青、李飞:性教育如何走出禁锢?

[导语]9月20日下午,第6期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羞答答的性教育,中外嘉宾畅聊sex”在对外经贸大学Vox咖啡如期举行。本期沙龙针对性教育主题邀请了国内知名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方刚、玛丽斯特普斯(MSIC)中国代表处主任刘丽青、法国嘉宾李飞出席了活动,由文化主编刘淑玲担任主持。各位嘉宾针对性教育的概念、中国性教育现状和误区、欧洲性教育现状及可借鉴之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方刚指出中国性教育做得远远不够,并评价了国际上三种性教育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刘丽青则从性健康现状、中国妇女非意愿流产比例,以及瑞典性教育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法国嘉宾李飞分享了法国人的性观念以及法国学校的性教育。[详情]

性教育是亲密关系教育 中法性教育现状如何?

  • 性教育是亲密关系教育
  • 性教育应该何时开始?
  • 国际社会三种性教育模式
  • 我的身体我做主
  • 看A片不是性教育
  • :性教育必须重视性别平等
  • :李飞:性权利由自己做主?

中国性教育处于调情阶段

主持人: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世界避孕日是2007年正式确立的,中国在2009年正式加入世界避孕日的宣传。世界避孕日有一个愿景,建立一个没有意外妊娠的世界。今天我们沙龙主题是性教育。首先请方刚老师对我们进行一个整体的介绍,性教育究竟指得是什么?中国目前性教育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方刚:性教育经常简单地被理解成性生理的教育,实际上,它绝对不仅仅是性生理的教育,学术界理解性不单纯理解从生理角度,即使是生理的性,也是由宗教、文化、历史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的。所以,当我们讨论性教育时,绝对不是简单的sex教育,而应该更全面涉及到亲密关系教育。有恋爱、婚姻,性自主,性别平等,等等,我更多从亲密关系角度理解性教育,性教育有非常综合广泛的内容,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格整个成长重要的环节,这样看来性教育是蛮庞大的一个体系。 说到现状我会觉得在今天中国的性教育显然是非常欠缺的,我打过一个比喻:中国性教育处于调情阶段。所谓调情就是两个人说“我们做吧,我们做吧,”但就是不做。性教育也一样,大家都说要做,就是不做,所以是调情的阶段。好像社会上关于性教育的呼声很高,你能在媒体及各种场合看到大家都在说性教育,但你真正要开展的时候却举步维艰。在中国有极少的学校、教师做性教育,而且更多是性生理的教育。说到全面综合的性教育,我个人认为整体上来说基本上处于空白,不是完全没有,但是放在整体上跟没有差不多。

刘丽青:刚才方老师已经介绍了性教育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而我们这个组织做性教育更多是从健康的角度出发的。我非常赞同方老师的角度,就是性教育它实际上是亲密关系的教育,同时是自我成长,自我认同,自我意识的一个了解发展这样一个教育。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角度从健康角度,做得好你会非常的健康,非常的快乐,能够享有很好的亲密关系,同时能够有一个咱们说的性福生活。如果没有做很好保护,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不良的结果。比如说非意愿怀孕、性病艾滋病的感染。在全球每年怀孕的人数或者人次大概是两亿多,其中大家可以猜一猜有多少是非意愿的怀孕?不是计划真正想要准备好的,而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时候没有知识,有时候享受不到服务,有时候其他意外的发生,2亿多怀孕,有多少非意愿的,占到41%,41%都是非意愿的妊娠,不是事先准备好,事先计划好的。在中国也是一样,中国流产每年有1300万,说明这个怀孕是非意愿的,所以她选择流产,如果是意愿的话她就不会选择做流产了。在中国在非意愿妊娠里面47.5%的非意愿妊娠都是25岁以下青年人中发生的。还有在中国比较不太一样的,咱们做流产,重复流产的比例很高,做过两次以上女性超过两次以上在做流产的女性中超过50%,这是咱们国家的一个现状。所以这个现状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咱们性教育做得不够好,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

刘丽青:另外就是疾病,全球性活跃的年轻人25岁以下占到整个性活跃人群的25%,但是性病的感染率这个年龄段年轻人占整个性病人群一半即50%。中国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感染,艾滋病感染很重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中国2014年咱们总共新报告艾滋病的发生是10万多例,其中性传播发生的比例超过了91%。那么在这91%性传播里,同性传播占到60%以上。去年在我们自己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最小的是一个15岁的高一男生,他也是同行性行为感染的。这都表明咱们国家青少年性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这也从健康的角度,我们也看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

李飞:在法国,“性”这个话题相对来说比较开放。法国的性教育有很多方面,先是学校的性教育,最后社会上的性教育。在法国,社会上的性教育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一些协会、非政府组织会在政府的认可下会提供一些针对年轻人的服务。 法国的学校是1973年开始性教育的,有一个法律让性教育成为必修课。原则上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每年有三四课性教育课程,但事实上真正进行的比这个少。以我自己为例,我小学的时候没有上过性教育的课,而是从初中开始上的。为什么?因为小学的时候可能有些老师感觉比较尴尬,或者不知道怎么讲性教育,所以就没有上这门课。到了初中和高中,有一些专家专门来我们学校讲这些课。他们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首先是讲一些性传染病,艾滋病之类的。他们也会讲一些比如说男女之间的关系,包括女权,妇女的一些权利,男女平等、性平等,包括暴力事件,如家庭暴力,男女暴力等等。他们反对比如说对同性恋的歧视,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在法国和中国都一样。好多年轻人一旦得了艾滋病尽量离他远一点,以为碰他就会得艾滋病,他们反对这些偏见。他们也会促进我们法国的共同价值观,加强异性之间的彼此了解,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等。

[详情]

​法国性教育:促进国家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李飞:在法国,“性”这个话题相对比较开放一些。法国的性教育有多方面的,先是学校的性教育,最后社会上的性教育,法国社会上的性教育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一些非政府机构会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特别是对于那些年轻人,这个也是在政府认同下做的。法国性教育学校是1973年开始的,法律规定性教育是必修课。原则上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每年有三四课的性教育课程。但事实上比这个少。比如说我个人来讲,我小学的时候没有过性教育课程,而是初中才开始,为什么?因为小学的时候由老师来讲,可能有些老师会感到尴尬,或者不知道怎么讲。

到了初高中的时候有一些专家来我们学校,专门到我们学校讲这些课。他们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首先是讲一些艾滋病之类的性传染病。他们也会讲女权、男女平等、性平等,以及暴力事件、家庭暴力、男女暴力等问题。他们尽量反对某些偏见,比如对于同性恋的歧视,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在法国中国都一样,好多年轻人一旦得了艾滋病,人们就会尽量离他远一点,以为碰他就会得艾滋病。这些专家反对这些偏见,因此他们对学生的性教育会促进法国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加强异性互相了解,培养学生的品德社会责任感等等。

一些北欧国家在小学可能开始接触到一些跟性教育比较相似的话题,我们其实也是。我自己不把这个当作具体的性教育,实际上可能初中开始谈一些比较具体的,安全措施或者男女关系之类的。至于你说法国人的新观念这个也是比较多样化的,可能有一些家长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的,有一些是比较保守的,我们国家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有是宗教的因素,中国是没有的一个因素,刚才刘老师提到美国做性教育做得很不成功,是对的,美国做性教育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宗教问题,因为宗教群体权利是非常大的,它给这个国家的压力非常大的,很多学校不敢教比较开放的性教育和比较全面的性教育。

在法国性教育比美国比较开放,法国专门设置一些协会或者有一些独立的机构,它的目的是给所有法国人统一的性教育,大家背景不一样,有一些父母比较保守的,可能主张一些纯洁什么的,法国一些未成年人是可以免费看医生,对女生来说做人工流产有什么意外怀孕,或者怀疑自己怀孕了,可以去看医生,是免费的。还有实时打电话是免费的,所有城市都有办公室可以看医生。这些机构主要是独立的机构,他们受到政府的支持,在社会上特别受欢迎。

另外就是法律,在法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性方面是比较自由的。法国的法律是15岁零三个月就属于性成年,这是设计得比较奇怪的法律,15岁可以自己决定与谁发生性关系,对方和父母是无权起诉的。

[详情]

瑞典的学校性教育:内化在各门功课中

主持人:请刘老师给我们分享一下国际上还有没有性教育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之前我们提到同伴教育,我们成长过程当中是不是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同伴教育?

刘丽青:国际上性教育做得最好大家公认的是欧洲北部一些国家。瑞典我比较了解,我2000年曾在瑞典学习了三个礼拜,对他们有比较深入了解。瑞典1950年前后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学校必须开展性教育,而且它也有很明确的教学大纲。它没有特别的规定好像你用哪一门课,更多鼓励你融合到各个不同的课程教学里去,而且是以学校性教育为主,家庭性教育为辅。很多家长也认为自己给自己孩子讲性教育就是日常中不是专门坐下来谈比较容易,专门坐下来谈总是觉得有一点点尴尬,觉得学校做比较好,而且瑞典的学校性教育做得特别好。

其实刚开始别的国家做性教育也有很多误解,如青少年本来没有性行为你都鼓励了,本来不会你都教会了。事实正好相反,很多研究证明,他们做性教育的好处在于,第一年轻人推迟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而且一旦发生性行为会采取安全性行为。北欧无论是少女怀孕率,还是青年人艾滋病、性病感染率都是最低的。

瑞典性教育做得好还有一个青少年生殖健康友好服务,当你要发生性行为的时候,而且知道想要安全性行为的时候,你至少知道到哪获得安全的服务,瑞典政府支持了两百多家青少年性健康友好服务诊所,这是北欧做得特别好的地方。还很多认为英国和美国性教育应该做得很好,事实上不是这样,美国和英国性教育做得不好,他们少女怀孕率是荷兰少女怀孕率的6倍。

还有一种方式是同伴教育。因为同龄人他们更容易相互影响和交流,而且同龄人所处的生活环境更相似,面临的问题大家可能更了解,这时候能够有一些经过培训的同龄人在同伴中进行教育和相互影响,有时候会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是这一些都不能够代替正规学校的性教育,因为学校教育是一个最好的渠道,最可以系统地连续地开展完整全面的性教育。

[详情]

中国学校为什么不愿意做性教育?

主持人:关于性教育,我们一般会想到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由谁教育?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这三方它们应该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多大的责任?此外,我还想做个一个小调查,同学们你们有多少人小时候被告知你们是捡来的,买来的,充电话送来的,凡是非正常来到这个地球的请举手?(观众举手)还是有一定比例的,我也是非正常来到地球的。

方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性教育上也是一样,父母也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任性教育老师,孩子成长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性教育问题,可能几个月的时候有自慰行为,父母怎么对待?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孩子是否呈现、如何呈现?全家人是否共同沐浴?孩子大一点之后,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些都是父母会遇到的,其实父母是最早被要求承担性教育的责任的。但在中国比较麻烦的事,因为父母们通常没有接受过性教育,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他们也可能有一些羞涩禁忌,所以面对孩子问“我是哪来的”之时,才会有买来的,捡来的等这类莫明其妙的回答。所以,在中国学校教育目前看来最便于系统实际开展的一种渠道。我们说性教育有四种渠道:家庭性教育,社会性教育,同伴性教育,学校性教育。四种渠道中,我们知道社会的各种信息比较多元,没有经历很好培训的同伴怎么做很好的性教育,这样学校性教育就变得最重要。学校性教育可以是一个体系,由受过训练的教师,使用材料系统全面的开展性教育。但在中国这个没有做到。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政府文件有提到要做性教育,但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我觉得像玛丽斯特普斯(MSIC)做很多同伴性教育的工作,他们培养大学生,让他们在学校做同伴性教育,这是非常好的学校性教育的一个渠道。

主持人:想请问方老师,我们国家教育部门对于性教育是怎么规定的?孩子从多大开始接受性教育?关于性教育课程设置有没有具体的规定文件?

方刚:我们有一堆文件都提到了性教育,但是没有一个是比较明确可操作可执行的,比如说我们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标准都写到无论中学还是小学教师都有性教育的技能。像我们妇女发展计划、儿童发展计划等国家红头文件也都有关于性教育,特别是关于健康、关于艾滋病、性病这样的教学规定。包括前几年有一个关于大学生理健康的教育部文件,里面也提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有性教育,大学现在都有心理健康教育但是还是没有性教育。文件上讲一套,但是因为文件没有可操作性,没有强制执行的规定,实际上更多的给感觉是像一种表态。有一些部门曾经找到教育部,希望推动强制的课程规定,这些没有做到。我们知道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有强制规定的。以台湾为例,它规定从小学到初中每学期6学时做性别教育,性教育在性别教育里面,在我们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当教师拿那些有文件想支持自己做性教育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阻力来了,通常来自于校长,还有更高来自于主管部门那里。

为什么学校反对性教育?我打一个比方说,假设这个学校2014年从来没有做性教育,结果有两个女孩子怀孕生小孩了,这是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的;结果2015年做了性教育,剩下一个在卫生间生小孩的了,就是少了一个。性教育不是灵丹妙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它有改变,做了性教育之后有一个卫生间生小孩的。但如果你没做性教育,人家会说那二个生小孩子的是学生自己不好,和学校没关;而你做了性教育,虽然减少了一个生小孩子的,但人家会说你性教育把她害的。校长害怕这个事情,宁可不做,孩子们出了事学校开除,反正对学校升级、升学率都没有影响。这是我们性教育的障碍存在,性教育有很多争论,在争论下面有明哲保身的做法,这是最大的障碍。

杜波:说到腐败和奢侈品的关系,有一个我们经常碰到的东西,那就是石头,在亚洲是玉,在西方国家是钻石。在法国尤为典型,法国在奢侈品这领域有很多的案子,包括涉及到我们国家元首的,因为非洲钻石多,很多都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在那时候很多非洲国家在争取独立,与法国谈判的过程当中,利用了自己非常有价值的资源跟我们置换,钻石就是作为腐败的一个重要物件。

祝勇:所以这就是“疯狂的石头”。从和田玉到你们的钻石,现在还在疯狂的玩。

[详情]

守贞?性安全?成长?聊聊国际社会几种性教育模式

关于性教育,很多人会关注如何保证性行为的健康这些操作层面的东西。除此之外,关于性教育,有没有共通价值观或者共通的推广理念?

围绕性,人类的价值观就从来没有统一过,在性教育中也是一样,我们的价值观从来没有统一过。性教育的争论其实是整个社会针对性的不同价值观争论的一个反映。主张做性教育的工作者和那些反对性教育的人,貌似是不一样的,他们反对,我们主张,但是同样主张性教育的人里面也有很多争论。性教育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别。国际上有三种主要的性教育模式,一种是守身教育、禁欲教育,美国历史上曾经非常长的时期是奉行守身教育的,也就会出现很多失败的例子。另外一个综合性性教育,更多强调性是多元的,目标不是在于守贞,而变成了性安全。还有一种性教育我们最早称之为瑞典性教育,后来被北欧国家吸纳成为北欧性教育,这基本上是现在国际社会普遍推崇的性教育模式。

守贞教育目标是守贞,综合性教育的目标是安全,现在说的欧洲性教育,它的目标更多是青少年的成长,学习对自己承担责任,爱自己爱他人。世界很多组织出台了性教育指导纲要,欧洲性教育指导纲要最受推荐。欧洲性教育纲要中有提到:父母的责任是支持禁欲和性活跃的孩子都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我打一个比方:一个家庭两个孩子,一个禁欲一个性生活很活跃,禁欲是我不跟任何人做,活跃就是我今天跟他做明天跟他做。父母要做的不是反对谁,父母做的是让两个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选择对自己对他人都是认真负责任的行为。有大量经验证明欧洲性教育是成功的,无论是意外怀孕,性病、艾滋病的传播上都显示了效果,我们推崇这样的性教育。涉及孩子的时候,大众就非常敏感,涉及性的时候,大众更敏感。针对孩子的性教育,二个敏感加在一起,最最敏感,引发大众争议。

刘丽青:我和方老师观点一致,我们认可性教育,不管是整合的,还是欧洲的,还是全面的,都是基于青少年成长这样一个角度,这是积极的角度,健康角度是从负面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为了预防。积极的、正面的性教育不仅仅从健康的角度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很多的证据表明,同时对培养有责任的现代公民也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咱们都说很多受过良好全面性教育的人,他都会很冷静理性处理亲密关系,碰到亲密关系出现波折等情况时,很少采用非常激烈或者暴力的方法来处理,这也是性教育所带来的益处,不仅仅从健康的角度,更主要对于负责任意识的培养,还有成为真正有责任现代公民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性教育主要是综合概念,说到性教育我们会想到一些很具体的性安全测试,但与性教育相关的共通观念也非常重要。其中一个就是尊重,在任何时期,涉及性的事情,都要强调尊重自己的身体,尊重对方,承担责任。责任也很重要,对异性的责任,对责任的责任。

[详情]

赋权型性教育:我的身体我做主

主持人:我这里收集到在场同学们的一些问题。有一个问题是怎样判断自己做好准备可以发生性行为?

方刚:我做性教育时,我主张赋权给青少年,让青少年有权利决定自己的事。他觉得他现在有能力了,他觉得他现在想清楚了能够承担责任了,但是他过几年之后后悔了,怎么办?我们成年人做出决定就没有后悔的时候吗?我们30岁做决定,可能60岁后悔。性教育首先是增能,给你知识,把不同选择背后的可能都告诉你。我们以前剥夺你性教育的机会,是不告诉你这些选择。以恋爱为例子,传统的教育理念告诉你不能谈恋爱,一旦谈恋爱就会影响学习等等。这是不尊重青少年的,通常也没有效果。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有很多学生谈恋爱,我想谈没有敢谈,我儿子上中学时谈恋爱的学生更多了, 30年间我们一直告诉青少年说不许谈不许谈,但他们谈的更多了。这样的所谓教育没有用。

按我的赋权型性教育理念,我会告诉你恋爱可以收获什么,比如亲密关系建立、成长、爱的满足、对异性了解、人际关系的增强,等等。同时也告诉你:你可能会失去什么?比如可能分散你学习的注意力,你需要重新处理和父母和教师的关系,你还可能承担失恋的痛苦,等等。我并不会认为不谈恋爱就是最好的选择,像我当年那样暗恋更耽误学习了。我们鼓励青少年在了解各种选择及其后果之后,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选择,勇于承担选择的后果,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不好的后果趋利避害。

当然,这也不一定可以保证这份恋爱就一定只有收获,没有创伤。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这样,成年人也是这样,不可能每一个决定都是完美无缺的。重要是他被给以机会,得以思考成长决策的过程,这带给他身的收获将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收获我觉得比考试成绩多几分,上个更好的大学,对他一生的影响都重要。所以,不要太担心他以后后悔,不要太担心现在想好了过后发现我想错了,尽自己现在能力做到最好我觉得就可以。

刘丽青:自己做决定是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这个本身很重要。青少年整个时期,在还没有充分的人生经历的时候,就要做出人生许多重要的决定:上不上大学,要不要谈恋爱,要不要建立家庭,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育,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这些都是人的一生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年轻人短短几年内都要经历。希望这些经历一下子十全十美不可能的,我们一生有多少是十全十美的?这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知道全面信息,学会刚才我们说的怎么样选择,面对不同的结果,怎么样去权衡,最后选择利大于弊的决定等等,这个就是成长的过程,就是找寻的过程,就是人生探索的过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同学的问题,您作为一个父亲对子女是这样的方式,启发式的,让他对自己行为负责任自己选择。但有一些父母对女孩子,结婚之前不可以发生性关系。她想问父母有没有权利决定自己这种事?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说中国男性普遍拥有处女情节,女生是不是同样可以要求男方是处男?

方刚:第一个问题我会说我的身体我做主,不是父母作主,父母出于爱出于担心出于顾虑提出一些建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时候建议太不靠谱了,只能使你孩子欺骗你,有的父母觉得自己读大学的孩子女儿还没有谈恋爱的,可能女儿都换好几个男朋友了,这个完全有可能的。其实使我们的孩子远离我们,或者欺骗我们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们提一个做不到的要求。至于第二个问题,女生要求男生是处男,理论上是可以,技术达不到。随着成长,随着我们对亲密关系的认识就会改变,我个人认为会有很大改变。关于处女处男,据我观察现状应该有很大改变。本身处女情结的存在是不对的,因为他实际上是想占有你的身体,而且想占有我认识你之前你的身体,这个不太现实的。我觉得这是成长过程当中可能会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是说,我希望自己婚前守贞,在现在社会会不会认为是怪物?

刘丽青:我觉得不会,还是回到谁来做出选择的问题,只要你自己经过思考,你了解所有的信息,这是你自己的决定,那你就应该坚信你的决定就是最适合你的,而且你这个决定经过认真思考,权衡各种考虑后你的决定。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在亲密关系里面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你的决定,我觉得别人更应该尊重你的决定。

[详情]

中国现在仍处于性革命中

主持人:中国很多男性有处女情结。我想问一下李飞和刘丽青两位嘉宾,在欧洲人们对女性的贞操持什么态度?欧洲发生过两次性解放运动以及伴随而来的女权运动,这对于当时人们的性观念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李飞:欧洲以前比较保守的人主要是受宗教的影响,在性方面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宗教,宗教主张就是守贞教育,结婚后才能发生性关系,发生性关系不能避孕,完全是顺其自然的状态,不能做人工流产也反对同性恋,对于女权基督教也非常保守。1969年5月的时候,有过非常重要的妇女解放运动、性解放运动,主要是由学生掀起的,后来发展为全民运动。这场运动主张妇女解放、性解放、性自由,可以自由避孕,自由做人工流产。参加过这场运动的人都比较开放,60年代是一个分界线,我们和父母那一代人都是比较开放的,而祖父母那一代就比较保守,所以最大代沟在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这两代之间。50年代、60年代出生以后的那些人是比较开放的。

刘丽青:我可以举一下我们机构的创始人玛丽斯特普(Marie Stopes),她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玛丽斯特普是一位博士,1921年她在英国,写一本书《婚姻中的性》。英国是很传统保守的社会,当时认为她绝对是大逆不道。她为什么会写了这样一本书?探讨《婚姻中的性》,这个跟她个人经历有关,她第一任丈夫是同性恋,在她婚姻中碰到很多具体的性的问题,她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公开讨论,到底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社会怎么样评判才算?到底这个权利是谁?当时就引起轩然大波,这本书在英国也被禁。她认为妇女的身体,自己的身体自己决定,于是1921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全球第一家避孕诊所,鼓励妇女计划自己的生育,从而能够走出家庭参与社会活动,这是最早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倡导解放,促进性别平等的实践。

主持人:刚才李飞介绍法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性观念较为开放。中国和跟欧洲相比其实年代上还是有差异的。中国六七十年代有一本书叫作《少女之心》,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手抄本讲的是恋爱故事,有一些性描写,当时文艺作品非常匮乏,传抄这本书都会被定罪。中国性挂念的解放在年代上是不是比欧洲滞后一些?

方刚:在中国其实很难说我们整体的性价值观是什么样的。我觉得是非常多元的。60年代出生的人未必都是很保守的,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未必都是开放的。相对来讲八零后九零后那一代经历现代文化多一些。刚才李飞提到欧洲六七十年代有一次性革命,中国性革命是在什么时候?我更觉得九十年代前后那时候算是一次性革命,现在也是属于性革命当中,只不过表现形式和西方不一样,这些都会影响我们的思想。说到具体哪一代人性观念更开放,其实很难清楚地划分,现在蛮多元的,也有很多人强调守贞,强调处女情节,同时也有很多人很多元化。

[详情]

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

某同学:大学一位男老师见到我喜欢拍捏我的肩膀,我觉得不舒服。这种情况是性骚扰吗,该怎么办?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性骚扰?

刘丽青:对性骚扰的界定,法律上的界定是一个方面。而我们谈的在很大程度是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觉得很不舒服,不可以接受,那这就是一种骚扰。其实性骚扰有很多种形式,有时候是行为上的,有时候是语言上的,有时候甚至是眼神上的,关键看你自己的感受。

方刚:过去有一种误解,说性骚扰就是指触摸身体敏感部位。其实不是,自己感受到的不舒服都算性骚扰。具体到你的问题,你是不是清楚地向老师表达过你的不舒服呢?如果表达出来对方还这样做,那就是他有意的,不是你的误解。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

李飞: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有争议性,特别在欧洲,最近几年性骚扰比较严重,比中国严重得多。一个女生在街上走,可能有十几个男士向她要手机号码,会说你很漂亮很性感。这个到底是不是性骚扰?是很复杂的问题。很多女生接受不了这种现象,以至于开始改变自己穿衣服的风格,不敢穿性感衣服和高跟鞋。反对这种性骚扰很难,男生没有性骚扰的实质动作,只是要一个电话号码而已,但对于女生来说一天当中有20个男性向她要手机号,已经是一种骚扰了。我建议男生不要一看到漂亮的女生就跟她说话,其实也会让女生反感的。

方刚:关于穿着暴露和性骚扰的关系,几年前有蛮典型的一次事件,就是上海地铁二号线官方微博发布一张照片,一个在地铁等车女孩子的背影,穿着透视装,内裤、文胸都非常清楚。官方微博说“穿成这样的女孩子不被性骚扰才怪呢!”然后,我在上海的几个朋友发起一个行为艺术活动表达抗议,她们在上海地铁二号线里面把眼睛都遮挡起来,然后举着ipad,上面写着“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我可以骚,你不可以扰”这个口号提出后在互联网上引起很大的争议。我个人觉得非常好,“我可以骚”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会关于女性的形象定义。我就可以骚,骚是我身体权,你不可以扰也是维护我身体权。我们穿什么是我们的身体权,你对我身体权侵犯当然不可以。

观众:很奇怪的现象是,发生性骚扰事件,反而是女生因穿着而受责备,却忽略了我们应该谴责施加侵害的那一方。很多像性骚扰、强奸案等等事件,社会舆论压力给女生带来的二次伤害比这件事情本身的伤害更为严重。其实很多情况下,施害者不会骚扰那些穿着性感的女生,反而是找那些大家看起来性格很软弱的女生进行骚扰。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女生不敢向周围人举报。重点是女生应该怎么保护自己,有没有渠道保护自己,而不是不敢穿性感的衣服。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对女性的公正。

观众:我举我一个朋友的例子,她在一次做游戏的过程中被性骚扰,最后警察录口时供她却翻案了。因为她领导对她说,你要考虑清楚,没有实质性的强奸。而且报案会让你面对很大的舆论压力。最后她迫于种种压力就没有报案,对警察说,和骚扰者只是朋友,喝酒闹着玩一下。

观众:很奇怪的现象是,发生性骚扰事件,反而是女生因穿着而受责备,却忽略了我们应该谴责施加侵害的那一方。很多像性骚扰、强奸案等等事件,社会舆论压力给女生带来的二次伤害比这件事情本身的伤害更为严重。其实很多情况下,施害者不会骚扰那些穿着性感的女生,反而是找那些大家看起来性格很软弱的女生进行骚扰。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女生不敢向周围人举报。重点是女生应该怎么保护自己,有没有渠道保护自己,而不是不敢穿性感的衣服。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对女性的公正。

主持人:一般来说女性处于弱势地位,与女性的生理构造有着重要关系。有一部电影叫《阴齿》,女主角有阴齿,如果男生通过欺骗与她发生性关系,就会被她的阴齿阉割。这部电影明显用了象征手法,即女性用这样一种方式捍卫自己的身体权。刚才问题就是说在恋爱中的女性如何维护自己的身体权?即便在亲密关系当中比如恋人关系,男友对女友的强奸是否构成法律上的强奸罪,社会上对此持什么观点?女生在恋爱当中被男朋友性侵以后如何维权?有很多这样的社会新闻。

[详情]

看A片就是性教育?

很多人认为看A片就是性教育,几位嘉宾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飞:在法国A片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越来越严重。因为随着网络的发达,现在小孩都有手机和ipad,可以随意下载,越来越多小孩就会看A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他们以为性就是这样,他们意识不到这是演员演的,是假的。我们有位个性教育课的老师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要做爱的时候,当女生脱了衣服之后把那个男生吓跑了,他看A片里女生身体是没有毛发的,他以为她女朋友生病了,所以被吓跑了。这说明A片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性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反对A片造成的误解。

李飞:美国做的性教育做得很不成功。美国是A片最多的国家,很多人偷偷看A片,但学校和家庭里又主张守贞,导致性观念不正常。我们欧式性教育会加强反对A片的教育,去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看过什么样的A片,有什么问题。然后老师和专家就会指导说这些都是假的,女生不是工具,她也有需求,要尊重女性。

主持人:刚才李飞说美国A片生产最多,但是中国看的最多的应该是来自岛国的,比如说苍老师。刚才李飞分享的我听到的重点就是A片是演员演的,有很多跟现实生活有差距,当他们真正发生性关系的时候,发现和A片有那么大的差距,A片带给我们性的认知和现实是错位的。

主持人:特别感谢方刚老师给我们带来一条科普知识,A片也分男版女版。最近关注社会新闻当中除了我们聊到卫生间产子那个事情,明显是因为性教育性知识的匮乏。而且发生和性相关的新闻或是丑闻,所有报道里都特别强调女大学生,好像涉及到性的新闻,社会的关注点往往在女性身上,整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存在不同的价值判断。

方刚:我觉得存在双重的性道德标准,男人在性上理想的表现应该是好色、主动、积极、汲取的;女性应该内敛、被动、保守、守贞,双重的性道德标准是存在的。这是不好的。

刘丽青:这再次说明性教育必须重视性别平等的教育。

主持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联想到人权,就是说性权利男女是完完全全平等的,但涉及到社会道德时个人怎么面对周围的舆论压力?

方刚:你是说当个人行为选择违背主流道德观的时候是吧,我觉得其实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同伴,无论你是什么样边缘少数的道德观你都可以找到足够支持你的同伴,最重要的是做你自己。你为了主流价值观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可能你内心承受的创伤并不小。而且现在社会应该说越来越多元包容。

刘丽青:我们全面性教育中有一个观点,就是要悦纳自己,对于自己认同非常重要。

主持人:前几个月关于同性恋这个话题一直讨论得比较热烈。同性恋话题总是能在社会上引发权利与道德的交锋。在我们讨论两性关系时,其实也绕不开同性恋这一性关系。同性恋在中国的生存现状是什么样子的?

方刚:我觉得同性恋在中国社会这些年随着他们自己平权运动的开展,特别在中国主流大都市信息比较好的地方,应该说越来越被接纳了。同性恋者也有自我认同的声音传达出来,公众社会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了,当然我们性教育当中主张说同性恋像异性恋一样是完全平等的这样一个理念。

刘丽青:同性恋和道德的交锋,主要是说和主流观念的交锋。通常人们会认为,主流的大多数的就是正确的、道德的,非主流少数的就是不道德的、不正确的,这是一种偏见。我们说的多元,特别在性教育里主要指的就是尊重的重要性,不是简单的道德判断。

[详情]

嘉宾介绍

{title_txt}
方刚:国内知名性与性别研究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 微博:
{title_txt}
刘丽青:玛丽斯特普斯(MSIC)中国代表处主任。
{title_txt}
李飞:法国留学生,BTV等多家电视台嘉宾。 微博:
{title_txt}
刘淑玲:中华网文化主编 微博:-->

往期回顾

该文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华网立场。欢迎评论和合作。

用手机看中华网

用微博看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