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最新消息:

第07期网络文学遇到IP经济,是春天or路口?

[导语]11月21日下午,第7期中华网“世界观”文化沙龙——“网络文学遇到IP经济,是春天or路口?”在24小时博书屋如期举行。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员马季、《鬼吹灯》原著作者天下霸唱、埃及人穆小龙出席了此次沙龙,中华网文化主编刘淑玲担任主持。各位嘉宾针对网络文学发展历程、影视IP热、盗墓文学与考古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天下霸唱谈到了自己创作《鬼吹灯》的缘起,表示自己还是最想当一个说故事的人。对于IP热,他称最关键的还是把作品的质量提高。马季总结了网络文学20年的发展历程,表示网络文学续接起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传统,其网络文学最重要的作用是将当代文化土壤丰富化。穆小龙则谈到埃及百姓盗墓的故事,并表示在埃及,人们对好作品的标准是能否预测未来,而在中国,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更重视历史。[详情]

马季:网络文学20年,一直在变化

  • 网络文学20年,一直在变化
  • 道士带入门,天师授正法
  • 埃及白天务农,晚上盗墓
  • 希望当一个写故事的人
  • 每个人实现了文学民主
  • :陈坤扮演的胡八一120分
  • :中埃盗墓大PK
  • :盗墓小说传承古代玄学文脉

天下霸唱:我是怎么开始写《鬼吹灯》的?

主持人: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到现在有20年的时间,70、80、90后,几代人是读着网络文学长大的,网络文学成为我们文化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比如《第一次亲密接触》、《鬼吹灯》、《致青春》、《甄嬛传》、《何以笙箫默》、《花千骨》、《琅琊榜》等等。这些高人气的网络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有豆瓣网友整理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榜单,几乎都被网络小说承包了。而且人们把2015年叫作盗墓文学年、盗墓IP年。盗墓文学在中国火了这么多年,作为盗墓文学经典代表性作品《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可否和大家分享一下创作这部经典作品的感受,为什么会对盗墓题材感兴趣呢?

天下霸唱:我从2005年10月份开始写作《鬼吹灯》,到现在刚好十年。说实话,从我在天涯写《鬼吹灯》之前,我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没有文化的人,我也从来没想过我要当过作家,或者从事任何跟文字有关系的工作。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我所有的老师天天盯着我,说作文写得不好,不及格。汉字大概就认识两三千。那时候语文老师是按比较模式化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写作文。作文题目就那么几个,“记一件小事”“我的父亲”“我的邻居”“我的老师”“我的同桌”。我自己又对当代文学不太了解,不太喜欢看现代人写的书。我喜欢看古典文学,比如《隋唐演义》《水浒传》,我初中写作文的风格就是按那个来写的,不这样的话就写不出来文章,所以老师觉得难以接受,我作文就基本没及格过。所以我怎么后来混成作家?即使是一个网络作家。现在写的小说码起来比我身高还要高,我自己觉得挺奇怪、挺意外的。

写了《鬼吹灯》之后,这些年一直坚持每天写作,每一天都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来不及仔细想这十年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当时我在做期货,我们要开好几个矿,要开矿先要买国家的批文。一个批文在2005年价格是八千万到一个亿,山里有没有矿还不知道,但你想在这里开矿就必须买批文。矿主找地质勘探队去山里调查,从广州请当年给人看风水看阴阳宅的老先生,来看看山上有没有矿。像作家转型当编剧一样,这等于救了风水先生的命,因为后来推行火葬,给人看坟地吃不上饭,只好改行看矿了。我去广州请了好多老先生,都说自己是什么天师的多少代传人,请他们来一趟大概给五千块钱,讲讲山的形势,当时五千相当于现在的五万。所以和他们打交道时间长了,天天听他们讲风水这些事,我自己是挺感兴趣的。

从小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不能说身边有盗墓的,有一些家里的老街旧邻,包括以前的老先生们有吃这碗饭的。墓这个东西跟生活分不开,北京地名带“坟”字的非常多,比如八王坟、公主坟等等。中关村是什么人的坟呢?中关村以前叫中关坟。以前宫里的太监,属于身体不健全的人,不能回祖坟安葬,就组织在中关村买一块地,所有太监死了埋在那里,后来觉得中关坟不好听就改成中关村。小时候我们家住的胡同叫烈女魂胡同,当时有一个老邻居,姓崔,解放前是一位道士,不是穿道袍的老道。八十年代他还在世,据说他以前盗过墓,盗墓首先跟风水离不开。当时中国的道士分成两派。一派叫全真教,金庸小说里的全真七子都属于全真教的道士。全真教道士有个特点,不怎么搞迷信活动,一般住在道观里修身养性,不愁吃喝。还有一派,什么迷信干什么。正义教的道士,确实有传授的道士,平时不穿道袍也可以娶媳妇生孩子。年头好时赶上太平盛世,给人看阴宅阳宅,赶上打仗兵荒马乱的,当时他选坟地挖开,把财宝换钱。解放后他不干这个事了,据他说他们房梁的金丝楠木是从墓里搬出来的。我对这位邻居印象特别清晰。

但我写盗墓小说还得从我父母做地质勘探说起。他们到东北找矿,东北内蒙古一带古墓特别多。老乡家里炕上摆的都是从墓里挖出来的瓶瓶罐罐,当时不识货,现在卖的话都一二十万了。我小时跟着我父亲的地质队走在山里,看到老乡家的猪圈、土皮房子很破,但围猪圈的砖都是一水大青花砖,后来才知道都是从墓里扒出的墓砖。当年文革,衣服该烧的烧了,该砸的砸了,砖老乡觉得烧了可惜。毕竟是坟里的砖,不适合给人住,就盖了猪圈、厕所。现在想来当时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如果保存下来是无价之宝。

从小我耳濡目染,听了好多深山老林古墓的传说,到后来跟风水先生打交道多了,有这么一点想法,想写一写盗墓的故事。因为当时公司被审计局给查帐了,没什么活干,但每天得去。公司有一个女孩,刚大学毕业,做文员,我看她天天上班抱着电脑在那打牌。我还以为她和哪个网友聊天呢,还让她别去见网友,小心被骗。她说她在看网上别人写的故事,我好奇也看一眼,一看停不下来了。天涯社区的“鬼话连篇”里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但也有特别难以接受的地方,很多作者是非职业的,写故事是一时兴起,创作激情来了,打了电脑写好几千字。然后底下有好多跟帖的,大伙互动捧他。有劲儿了就又往下写,过两天有人说他写得不好,提反对意见,有些人只能听好话,听不得批评就不写了。所以百分之九十的故事都是有头无尾,开头非常好看,中间开始注水,到结尾不是虎头蛇尾就是挖个坑填了。

只看这种东西不过瘾,怎么办?自己写吧。所以我写了《鬼吹灯》,一年写了一百万字。当时没有觉得特别大的负担,一天写两三千字,我工作很清闲。这段时间没有虚度,天天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过了这一年,但回过头来,当时写了点东西,至少有很多人喜欢看,还是挺好的一件事。

所以为什么写盗墓的故事?因为我对中国盗墓的故事了解得太多了。还没写《鬼吹灯》之前我去贵州开会,贵州产酒,贵州人喝酒特别厉害。厉害到什么程度?一进屋没上桌,先来一小钢炮,二两先灌上,还没吃菜人就已经喝懵了,连喝两三天,我实在不行了,酒精过敏。有一次把我叫去,这个酒不一样,是茅台吗?不是。先喝了告诉你,有一种米酒的香味,我问这是什么酒,是自己酿的嘛?他们说是盗墓从坟里挖出来的酒,我当时吓了一跳。原来贵州有一个产业,挖棺材酒。贵州有丧葬习俗,人死之后在棺材里放一瓦罐,放进去五谷杂粮。象征着子孙后代五谷丰登。时间长了五谷发酵变成酒,盗墓者就挖这种酒,有些酒厂收这种酒,从民国初期开始一直有这个风俗,最好的卖给酒厂做酒引,差一点的就卖给别人。中国的盗墓文化无处不在。中国人盗墓有好多人的动机不光是为了发财,有的是因为好色。中国有个皇帝特别好色,听说前朝有个美人,美到绝无仅有的程度。于是他想到一个主意,把这位前朝王妃的坟扒开,窥尸癖。我们都听说过《广陵散》,广陵散市场上没有,当时人们是通过盗墓,把失传的《广陵散》找出来。这算是文化考察吧。还有的盗墓者是出于政治目的,比如说改朝换代,大金把北宋给消灭了,把北宋皇帝的陵挖了出来。这是出于政治角度,陵墓被挖了,龙脉断了,宋朝就永远不能卷土重来。总之人们盗墓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目的。

至于人们把2015年叫做盗墓文学年、盗墓IP年。我个人不认同这个观点,这个不应该算是一种小说类型。今年为什么出这么多盗墓小说和影视,像《九层妖塔》《寻龙诀》《盗墓笔记》这些跟广电总局审查制度有关系,之前没有通过今年通过了。

[详情]

​网络文学20年:改变了整体文学生态

主持人:关于网络文学近20年,2008年时马季老师做了网络文学近十年的盘点,那在这里您能不能宏观上跟我们分享一下网络文学的发展阶段以及呈现的趋势等问题。

马季:我对网络文学关注得比较早,在90年代市场化之前我就对网络文学有所关注。那时我在文学期刊当编辑。90年代末纯文学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学期刊在选文上遇到困境,很多文章存在创新性不够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跟社会的风潮发展变化有关。然后编辑就去互联网上寻找一些比较好的作品。1999-2000年左右,就开始在网上发现有一些有原创力、有鲜活度,带着文学原始动力的作品,尽管技术上不是很成熟。那时网络没有商业化,网络商业化是从2004年左右开始的,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有一批人从1998年开始陆续建立了一些文学网站,包括BBC等等,很多人就在上班时偷空写写东西。在2003年、2004年开始有一批网上人气较高的作者进入职业写作这一阶段。这是网络文学大的背景。2004年这个模式基本建成,2005年开始有收入。第一批网络作家在2005年成为网络签约作家。我们讲“签约作家”概念是针对2005年开始有商业收入的作者。2005年有十几个通过互联网进行职业写作的作者,到2008年时已经上百名了,发展非常快。2008年陈天桥进入网络文学,盛大进入网络文学,的确对网络文学起到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网络文学发展第二次重要关键点。

第三次关键点严格意义是指2010年以后的移动阅读,2010年的5月份开始商用。这两三年移动阅读的等量级是翻了好几翻,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因为有一大批网站,要针对移动阅读的要求、读者的需求,去和作者签约,去培育相关作者。现在分为两大块:PC端的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现在移动阅读很显然远远超过PC端的在线阅读。但是移动阅读也存在问题,即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比较明显,当然我不是说这个就一定是不好的。总的来讲网络文学已经发展到全民阅读这么一个程度。

原来我们在电脑上的阅读不能称之为全民,现在是手机阅读,手机网络阅读用户大大超过电脑用户。我们现在手机阅读加上PC端在线阅读的用户总共有四点六亿左右。网上有一个数据是说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是2.85亿,这是指PC端在线阅读的用户。当然在线和移动两者可能有部分叠加。我们手机用户就将近四个亿,在手机上读网络文学的,将近四个亿。原来整个互联网40%左右用户是属于文学用户。移动阅读起来了以后增长很快。这个应该说是移动客户端一次大的变化。而最近的变化就是2013、2014年所谓的网络IP,这又是一个新的推动力,它推动网络文学,或者说反过来影响网络文学。这种影响正面的、负面的都有,对网站的运营、对作者的要求、和作者之间的合作模式都提出来新的要求。

网络文学一直在不停地变。在这种状况之下,对作家成长的要求是极高的,对整个商业模式的要求也一样。我觉得网络文学整个市场竞争是很残酷的。基本上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乐于见到大浪淘沙的过程,有一些作者慢慢淘汰掉。有一些作者慢慢地百炼成钢,成长了起来。传统文学作家也是这样,也是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磨炼,甚至于好多作者一开始被退稿退了若干次,这也是一种磨炼。网络文学变革、变化对作家也是一种磨炼。因为网络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能不能被市场接纳,如果不能被市场接纳就会被淘汰。被市场接纳以后,你能不能继续上升?这也是一个要求。其实这是当前现状对网络文学的要求。

在2004年之前,1998年到2004年网络文学兴起这段时间是网络文学的野蛮生长阶段。但在那样的状态下也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江南的《此间的少年》等等都是那个时候的作品。《此间的少年》相对来讲比较纯粹,但是和传统文学又不一样,它有意义就在这里,它不和原来的传统写作是一种简单的承接关系,它有变化。网络文学给整个文坛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虽然还不是那么成熟。但是现在文坛已经开始慢慢有一点僵化,不容易让新的东西进来,权势化慢慢在形成。一旦你有知名度了以后,实际上会形成一种模式化的东西。网络文学带来新鲜的血液,对大众文学已有的东西形成冲击,使整个文学生态发生变化。我们有一些优秀的作家,到网上看东西,他觉得这帮小子是这样理解生活、看人生的,他会由此受到启发。

[详情]

网络文学续接起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传统

主持人:马季老师,是不是中国网络小说发展态势是比较独特的呢?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化历史当中,再过上百年它在中国文学史是什么样的地位?

马季: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态势在全球来看可能是一个特殊现象。当然它跟中国的文化传统有关。中华民族喜欢听故事,有讲故事的文化传统。进入现代化以后,这种讲故事的传统一度被中断了,文化环境和文化土壤发生了变化。“五四运动”和“文革”把民间的文化传承断掉了,“文革”以后基本没有了。实际上老百姓对好故事,尤其是民间的故事一直有强大的需求。

普及了互联网之后,涌现出了很多网络作家,为什么?他们在网络上写作,并不觉得自己是作家有多了不起,就是有一种表达欲。一开始并没有完整的写作计划,比如写多少字、写成什么样子。但由于他写的故事和读者形成了互动,有的读者成了粉丝,有的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而我们原来的文化缺少这套读写的互动模式的,互联网增加了这个模式,这个模式实际上把我们原来说故事的文化传统在延续的基础上又发扬光大了。

我的家乡是江苏,小时候我们那个地方的扬州评话,王少堂讲《水浒传》讲得特别精彩。武松打虎能打四五天,拳头打不下去,讲非常细。你会发现,那个真是每一个细节都有细腻的文学描写,比如风是怎么样吹过来的,酒意是怎么从身上一点点透出来的。这也是民间的东西,所谓庙堂的东西来源于民间,如果民间东西没有,庙堂的东西也好不到哪儿去。大众文化的发达能为真正的所谓高层次的文化提供养分。我始终在强调一点,网络文学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它把当代的文化土壤丰富化。将来要出现什么?所谓的大师、大家,他是在这个土壤里面产生的。如果没有这个土壤,就很难出现。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是接受了大量民间文化的东西才得以完成的。或者说你在民间文化现场里面,在吸收一些东西。最典型的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一些故事,慢慢归纳为自己的东西。文本故事归类,这个属于哪个故事,慢慢加工虚构,形成完善的文本。再往前推一点,到明、宋之前,好多小说都是由话一点一点堆起来的。像《水浒传》、《三国演义》前面有好多话,最后出现一个《水浒传》、《三国演义》的,最后版本是施耐庵、吴承恩写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我觉得网络小说是有意义的。

[详情]

网络文学使得每个人都拥有文学民主

主持人:关于文学的评价体系。因为过去纸书时代,那个叫传统文学,现在叫网络文学。这两个文学之间,评价体系是不是有一些变化?

马季:以前讲文学叫经典化的文学、精英文学。这个东西是不知不觉在我们每个人人上都存在的。什么叫作家?作家不是一般人,作家就是鲁迅,至少也是金庸这样的人。经典的,或经典化之后的才能称为作家。这是我们古代传统继承下来的,对创作性的劳动看得非常高。网络文学是什么呢?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每个人都有文学民主。文学民主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能写到什么份上就写到什么份上。如果有读者喜欢你,达到一定层级你就是作家了。作家是读者封给你的头衔。能不能得到,就要看你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是这个时代给喜欢文学的年轻人的机会。

我曾经撰文讲过,“在生存中写作”和“在写作中生存”是两种不同的形态。我们原来的文学体制是在写作中生存,网络文学时代是在生存中写作,两者是不一样的。互联网写作首先娱乐自我,然后娱乐大众。我们原来的传统写作带有某种使命感,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所谓“道”就是指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一个正统的东西,思想也好、精神也好。大部分人实际上不能达到,只有少部分人能达到,达到了的这些人就被称为大师,他的作品就变成经典被传承下去。而更多的人的作品是不能传承的,当代可能有人读,但是一百年,甚至五十年以后,他的东西没有人读了,他不能进入经典作家序列中去,他可能在当代被称为作家,可能五十年以后被遗忘了。

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现在网络文学,文学史肯定要把网络文学从发展、演变,甚至在十几年过程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会进入文学史。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从原来纸媒传播方式到互联网传播方式究竟发生哪些变化。大学里面将来会有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现在说哪些作品进入文学史,还太早,没到时候。再过二十年,网络文学中有一部分作品,我认为是能进入文学史。当然进入文学史的方式,不一定是整部作品都能进去,可能文学史哪一段提到了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当时影响力是什么样,它对后人的影响。它是站在什么高度写作的。网络文学肯定也会经典化。这个经典化是什么呢?开始有人研究你,从理论上分析你的作品、研究你的作品。当然研究不是全说好话,可能也指出你的不足,问题在哪儿。总体来讲一旦成为学问中的一部分就经典化了。研究当代文学它是个学问,当代文学高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研究体系中,你的作品进入经典化的过程,但经典化是需要时间的。它需要岁月实践证明这个东西是不是真有价值。如果20年、30年、50年以后,认为你这个东西没有价值,或者说这个东西前人都写过了,甚至没有超越达到前人的高度。我们讲文学的价值,前人没有写过,或者前人写过的你超越了。你在某个领域产生自己独特的,对世界、对生活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发现,这些东西被后世认为是有价值的,是传承了文化传统的,这个东西肯定在文学史上具有地位。

所有的精英的文学,后世流传的文学一定是有当代性的。如果当代不能产生影响,很难说这个作品能往下流传。另外大众文化的精英化的问题也很复杂。比如说我们原来全民文化素质不是很高的时候,大众文化标杆也不高。那么我们现在民众普遍的文化水准在提升,他们对大众文化的作品要求也高了。比如说电视剧,以前拍得很差的电视剧可能也能看。现在你要是拍的很差不行了,不看。为什么呢?民众欣赏水平在提高,民众认为太假了,不愿意看。网络小说也是这样,现在读者也提高了,如果写不到这个层面上,他真就不看你。你不具备当下性,当下你都不能吸引读者。你必须当下吸引了读者,才有可能被传流下来,首先这关必须过。大众精英文化,我们看到发达国家,日本、美国的大众文化发展路径。大众文化最后也能达到精英的标准。显而易见的例子,村上春树最初的小说是典型的青春文学作品,但现在他是国际级的大作家。丹·布朗写的小说,原来就是大众文学,但丹·布朗的文学成就是很高的,看起来是大众文学,但它里面文化含量很高。因此我们未来的大众文学也是这样,你不仅仅也是一个大众化的东西,让大众能读,里面又有较高的文化含量,禁得住时间的淘洗,多少年以后发现还是有价值的。里面有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你对文化的理解认识,有一定厚度。而不是说我只是为了眼前,我让大家高兴一下就过去了,它不是,它慢慢会积淀下来。这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哪一个作家的问题,读者对你有这样的要求,作家必须修炼自己,慢慢反思、积累,能不能下一部作品稍微有一点技艺让大家喜欢,也有一点我对生活的理解、对生活的认识、文化的传承,有这方面想法,从不自觉变成自觉的过程。这就是大众文学走到了一定高度的表现。

[详情]

埃及对好作品的标准是能够预测未来

主持人:我想问问小龙,我们知道埃及的互联网特别发达,埃及2011年有个重大政治事件足以证明这一点。那么埃及互联网从什么时候发达的?在埃及网络文学对大众文化有没有造成像中国这样大的冲击呢?

穆小龙:埃及互联网并不比中国更发达,但它更自由。互联网在埃及是很自由的。在埃及,你在网络上爱写什么、爱说什么都可以。 网络小说在埃及为什么会很火?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语言。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出版物都是阿拉伯语,但我们平时讲话是用埃及语。所以我们对阿拉伯语没有太大的感情,因为跟我们的日常用语不太一样。但是,当网络小说开始出现的时候,好多人都开始用埃及语写小说,非常受欢迎,大家都愿意看。而且原来好多人,比如说大学生,他们不爱看小说,因为觉得阿拉伯语很无聊。但是埃及语小说出来后,他们就很爱看,所以越来越多人看网络小说。

现在在埃及写网络小说最火的作家,他是几乎没有学过阿拉伯文的。他学过什么?学过英式导演怎么拍电影,所以他的作品风格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有一本小说叫《蓝色的大象》,即使你漫不经心地看这本书,也会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一些画面。他在作品中描绘了好多画面和场景,这些细节一看画面马上出来了。这种风格现在在埃及特别流行,他写的几本书已经拍成电影,很受欢迎,好多人爱看。

在埃及,收费阅读还真的不多,因为盗版很多,一个东西出来就有好多人盗版。而且自从2011年之后,埃及人对政治极其关注,每天都在关心政治,关心我们国家怎么办,我们以后会怎么样。也不难理解,一个国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三五年之内换了四个总统,所以最近几年大家的思想都被政治牵绊住,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就相对少了。而且很多作品都会或多或少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

在埃及,对作家有一个标准,就是一个好的作品要能够预测未来,比如在埃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的小说可以预测到现在。比如美国有一部电影叫作《回到未来》,这部电影是八九十年代出来的,电影说的是通过时光机看到2015年,预测到了现在。中国比较牛的作家写的是过去和历史,我打开电视看到最多的中国电视剧是抗日剧、后宫戏、婆媳剧。

埃及在古代也有说唱艺术,埃及是中东国家文化的灯塔。比如说我跟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交流,我用埃及语与他们交流也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如果他们用自己的方言与我交流,我就完全听不懂。他们播的电视节目都是埃及的节目,埃及可以说是文化中心,所以说好多故事都是从埃及流传出来的,毕竟埃及的历史很久远。以前埃及农村有一种娱乐项目,一个人一边弹乐器一边讲故事,在一个村里唱完,农民会给他一些吃的,然后他再转到下一个村去弹唱。现在这种艺人也有,但是已经比较少了。

[详情]

埃及盗墓奇观:白天务农,晚上盗墓

穆小龙:说到盗墓,埃及和中国一样,从小都会接触盗墓的事,甚至在你身边都能看到有一些人去盗墓。埃及有的地方白天务农,晚上出来在家附近盗墓。在埃及盗墓者会去找宗教的人,他们害怕,因为埃及人相信墓里会有鬼以及法老诅咒这些故事,所以盗墓者会找宗教的人保护他。盗墓者从墓里挖出东西卖给别人,像黑社会一样。虽然是挖自家周边的墓地,但盗墓和倒卖盗墓所得都是违法的。其实埃及盗墓的历史很悠久。金字塔在古埃及的时候就已经被盗过了,法老他们盗过金字塔。因为古埃及历史很长,有30个王朝。金字塔它是最早的第四王朝的坟墓。所以到新王朝时他们换了一种风格,他们在山里挖沟,这样没那么明显。山那么大,坟墓大家挖出来。帝王谷里面有很多坟墓,他们想了办法为了把坟墓藏起来,没想到还是被盗过了一样的。

但是有一个法老,就是那个戴面具的法老。他18岁就死了,只有他的陵墓被完整发现。在1982年一些工作人员一起发现这个陵墓。为什么会发现?因为它在另一个陵墓的后面。盗墓者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个陵墓。但发现这个陵墓以后,不到几年时间,所有参与挖这个陵墓的人都死了,而且死法都不正常。所以从那时起大家都相信法老诅咒这么一个说法。法老诅咒的说法也对文学创作和影视产生影响,后来拍了一些电影,好多都是关于法老诅咒。之前大家会提法老诅咒,但不会那么相信,这个事发生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作品包括电影或故事都在讲,埃及法老诅咒怎么回事。还有很多的科学家频频解释为什么。有的说因为古代的人放了一些毒药,还有人把故事和鬼结合在一起。因为很神秘,因为没有解释清楚才会吸引那么多人。美国也拍了一些木乃伊系列的电影。木乃伊系列电影的技术很高,但信息量很低,很多跟埃及文化一点关系没有。但是这也是一种风格,每个人都在猜,没办法完全确认,所以才会做出不一样的作品,大家的想象力越丰富、这些作品越多才有意思,我们才会都去看。

埃及人有一个特点,从古代七千年前一直到现在,都信仰宗教。法老时代埃及人信仰多神教,最大的神是阿蒙神,也就是太阳神。慢慢地这些宗教会有一些发展,后来信仰基督教,因为耶稣来埃及待了三年,埃及人就开始信仰基督教,之后还有伊斯兰教等。这些宗教有一个共同点,埃及人相信来世相信复活,所以埃及人会盖坟墓、陵墓。但是古代和现代关于复活的思想不太一样。古代人们相信复活审判需要两个因素,一个是灵魂、一个是肉体。他复活需要肉体和灵魂,所以他们死后会做木乃伊。但是现在的埃及人可能更多地相信老天的力量,刚开始存在时是老天把你创造的,所以他还有能力把你重新创造,所以现在不做木乃伊了,接收简单的土葬。现在土葬很简单,不像古代的时候。古代的时候人们做的有金字塔、帝王谷也好,他们会在里面做很多东西,首先是木乃伊。另外,他们相信来世的生活,所以有很多陪葬品,有很多黄金、吃的、喝的,各种各样都会有,所以才会有盗墓文化盛行。现在埃及人关于陵墓的概念是越简单越好,过节时祭扫逝者,但不会像古时候。

埃及现在依然实行土葬。现在埃及人分伊斯兰教和东中教。伊斯兰教会土葬,东中教会放一个棺材,棺材土葬,但不会放任何的陪葬品。现在过节的时候,比如中国会送一些吃的,给已经去世的人。我们也会送一些吃的,但不是给去世的人,我们会给附近的穷人,给他们吃。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埃及人相信人两个肩膀。右边肩膀会有一个天使,这个天使会卸下来你做的一切好事情,左边肩膀会卸下来你做的一切坏事情。你把吃的送给右边天使,帮助他卸下更多好事情,这样你可以去天堂。

在埃及,鬼的故事其实真的很多,而且各种各样的,比如在埃及进入洗手间后不要说话、不要唱歌,进入洗手间一定要说“真主保佑我”之类的话,因为好多人相信洗手间里有鬼。我小时候也说过这样的话。在埃及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地方,如果有一个人得了精神病或者不太正常,就会被认为他是被鬼魔上身了,或者是鬼看上他要跟他结婚。我觉得用科学解释的话他是得了某些病。 很多埃及电影都是通过讲鬼的故事,来教育人们,告诉他们这些鬼神的故事一点也不科学,写这些鬼的故事,不是让他们相信有鬼灵,反而是为了去解决社会问题。

[详情]

天下霸唱:我还是希望当一个写故事的人

主持人:现在IP经济这么火热,你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被粉丝的力量以及IP市场的利益所影响吗?

天下霸唱:有的时候粉丝能够影响到我的创作,但我尽量希望自己不被影响。我为什么不拿自己当作家,因为说实话我认为作家有两类,一类是真正的作家,一类是顶着作家这个虚名的作家。

我特别喜欢金庸的小说,像金庸、鲁迅先生这样的人才有资格称为作家,作家是一个特别高端的词。但是现在理发店剪头发的都叫老师了,这个年代“作家”这个词也在贬值,并不是不光彩的事。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希望当一个写故事的人。因为说实话,赚钱肯定是都想赚钱,但是如果因为赚钱牺牲了自己的创作,我觉得有点不值得。因为你想写赚钱的东西可以去写。但既然现在有这个机会,资源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多写一点自己希望写的东西?我明年会出一部跟我以前写的完全不一样的小说,我通过四年时间,在民间找一些当年经历过这些人的故事,写一些真人真事,特别有意义。很叛逆,应该是在我写这些盗墓小说之前,市场上我个人没看到过这种题材的小说。讲的是八十年代严打时候的事。不是政治小说,而是类似内地版的古惑仔。

我对这个故事特别感兴趣。我认识一个老大哥,他现在50多岁,他是83年的时候,经历过那个年代。他叛逆到什么程度呢?我有一次见他,看他肚子上纹了一幅哪吒脑海。我说纹身是什么意思?他说他们那个时候没有纹身店面上可以纹,只有到劳教劳改时可以纹。他为什么纹哪吒脑海,他父亲、爷爷是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到他这代整天打架,有一次他被派出所抓起来。回到家他爸爸拿擀面杖打他,他把擀面杖抢过来。他爸说你想造反吗?他说这么着行不行,他拿他妈做衣服的剪刀照着腿上扎。不是教育体制的问题,也不是爹妈没培养好他,天生是忤逆不孝所以纹了哪吒脑海,提醒自己当时年轻时犯的错误。他有一朋友在眼眉上纹了两条龙,鸽子血纹的,平时看不见,喝了酒之后出来。这点一朱砂痣。都有讲究,有的纹的宝剑、毒蛇,毒蛇代表自己,一辈子剑斩不了蛇,蛇也吃不了剑。还有纹猛虎上山,山代表社会,有点放虎归山的意味,虎要回头记得自己从哪儿出来的。我这个书可能会因为审查原因出不了,或许不赚钱,但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写这个东西,因为我喜欢。

作家按照我的理解是从事职业写作的人,应该是受过一些文学训练,知道应该怎么写。我们都属于个体户,自己摸索着写,遇到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一是灵感,还有就是文字上表现力,写着写着觉得自己词不够用了。最主要的还是灵感,灵感这种东西不能等到写作遇到瓶颈时再去想办法解决,得提前准备。所谓的“准备”就是多看、多学、多想、多记,也没有别的特别好的方法,这就是我的个人的创作的体会。

[详情]

IP热:最关键的还是把作品本身的质量做好

天下霸唱:现在的畅销书没法和以前比。有一位作者在2005、2006年时写作,他那时没有这么多电子书,那时候书店里还是都在卖书的,但看现在北京图书大厦,一楼全是卖电器的,二楼是餐饮,三楼卖教材,四楼卖社科书,再往上是快捷酒店。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人们的阅读方式在变。以前我写作时,什么叫畅销书?卖一百万册以上叫畅销书,卖两百万册是超级畅销书。版税的话,假如一本书定价是20块钱,版税率是15%,这样一本书作者拿到的版税就是3块钱。买200万册就可以赚600万。

但现在2015年,畅销书的标准是五千册,一本书版税3块钱的话,就只能拿到1万5,收入差别是很大的。有一些名家身价上去了,但以前能卖一百万册,现在实在卖不了这么多。唯一现在好一点的是游戏市场特别火,提出了IP之后,所有的娱乐产业包括影视作品,都需要文学脚本作基础,文学脚本好可以卖衍生的版权,同样收入也不会少,这个跟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以前写一本书赚挺多的,写一本书赚一千万,但影视版权可能十万块钱就卖了,那时的影视版权没有现在这么高的价格。

市场化我个人觉得是好事,现在都说IP热,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什么叫IP,好像指知识产权。之前就有。现在经常会出现一两个新词,比如去年有“大数据”今年又有“IP”。所谓的IP肯定有好有坏,很多人拿这个东西糊弄投资人,投资人不一定懂什么是IP,现在IP热,就赶紧买,认为这肯定赚钱。但实际上有的IP有价值,有的则是垃圾。就像网络文学一样,确实有精品,但同时它又是金字塔型的结构,越好的作品越少,越垃圾的作品越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文字垃圾。真正的价值可能还需要市场的检验,接受市场的淘汰,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可能就会逐渐形成资本市场,对IP这个概念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到那个时候想让投资人投钱就没这么容易了。还是要把作品本身的质量做好,这是最关键的,这是我作为一个作者的看法。

影视作品和小说不一样,小说是作者通过文字讲故事。影视是导演用镜头在大银幕上讲的故事,表现形式不一样。可以说小说是作者的故事,电影是导演的故事。我所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帮助,还是从文本上这个方面,包括剧本、台词这个方面。但说实话拍成什么样,我一开始心里没有底。直到看了预告片,看了粗剪的成片之后,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电影拍得非常好,大家去看后不会失望。作为原作者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当初他们选陈坤演胡八一时,我觉得陈坤演得好吗?但看完后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我个人打120分。

[详情]

嘉宾介绍

{title_txt}
天下霸唱:被称为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作家,其代表作《鬼吹灯》系列小说风靡一时,从而引起“盗墓”小说畅销盛行。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鬼吹灯》丰富饱满的想象力,成为它最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 微博:
{title_txt}
马季: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员,一级作家。中南大学兼职教授。2008年担任“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主持人。2009年任中国作家网副主编,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联席会议联络人。 微博:
{title_txt}
穆小龙:新华社外籍专家、中埃文化交流国际友人、新华社对外部阿文改稿专家,多次参加凤凰卫视、湖北卫视节目,如湖北卫视《非正式会谈》。 微博:
{title_txt}
刘淑玲:中华网文化主编 微博:

往期回顾

该文观点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华网立场。欢迎评论和合作。

用手机看中华网

用微博看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