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丝路名人中国行”迷人的丝路重镇吐鲁番(1/20)

保存图片 2016-09-30 09:09:34  南海之声 南海君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高昌

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动人的名字;

是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古称。

在这里,曾经有过姑师-车师王国、高昌郡、高昌国、大唐西州和回鹘高昌国,至今还保存着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等城池遗迹,还有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胜金口石窟等诸多佛教遗迹。虽然以汉文化为基础,但又吸收了多个大陆多种文明的影响,因此高昌文化的面貌既不同于中原地区,又有别于其他绿洲城邦国家,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今天的人们不断探究又深深被吸引的关键原因。

丝路名人走进吐鲁番

2016年9月24日,第三季“丝路名人中国行”走进新疆吐鲁番,在经过两天对新疆的理性认识后,真实地走进它,感受它的魅力。24日,一行人走进吐鲁番古老的交河故城,故城像是交河的先民们集体雕刻出的宏伟作品,形状各异的残垣断壁像是鲜活的生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各国外籍嘉宾们被眼前的古老的遗迹所震撼,德国企业家沃尔夫拉姆·莱布尼茨说:

“我第一次到这样的地方,我要留下一张照片挂在我的办公室里。”

阿纳多卢通讯社副总经理梅廷·穆坦奥卢在谈及参观交河故城的感受时表示:

“故城遗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人们只有更好地掌握历史,才能变得更加强大。交河故城给我们提供了解当地文明与历史的一个最好依据。来到这里参观访问,我们发现了当时的官署、水井、档案室、密道和墓地等众多遗迹,这让我对当地的文化有了深入的认识。我相信,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外,交河故城的旅游设施非常现代化。因此可以预见,今后将有更多的游客前来一睹交河故城的芳容。”

影响玄奘西行之路的故城

关于故城的过去,吐鲁番文物局局长、吐鲁番学专家王霄飞曾写过一本《高昌艺术研究》,里面讲的便是高昌文化的丝路穿越之旅。

在西域的诸多绿洲城邦中,高昌古国曾经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各种史书和大量考古实物充分证明,从汉至唐,高昌和敦煌地区一样,是完全由汉人和汉文化主导的地区。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吐鲁番文物局局长王霄飞介绍说,当年来到高昌的汉朝士兵,有许多人不再返回内地,而是把高昌作为自己的新的家乡。

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在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先后出现过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和麴氏高昌。留存下来的各种建筑遗存中,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代表了高昌高超的城市建造水平。

大唐贞观三年,也就是公元629年,西行求法的唐僧玄奘私自越境,从大唐边境的瓜州到达伊吾,也就是今天的哈密。途中因为不小心打翻了水袋,差点命丧沙漠。幸好他骑的马找到了水源,给玄奘带来了一线生机。在九死一生的沙漠之旅后,他遇到了奉命前来的高昌使者,邀请他一定要去高昌。正是因为高昌王麴文泰的坚请,原本准备走丝路北道的玄奘改变了西行的路线。今天我们看到的高昌故城,就是玄奘法师曾经停留四十余日的地方。王霄飞说,玄奘西行路上最重要的一站就是高昌城。

王霄飞解读说,高昌王的支持不仅使玄奘的西行之路从极度困难到十分顺利,甚至是从不可能变为可能,同时他还决定了玄奘的西行路线,也影响到这些沿途城邦的历史信息因为《大唐西域记》被记录、保存下来。高昌王为玄奘西行提供了各种保障,这种影响一直延伸到印度。当时的印度寺院接待云游僧人,照顾他们的饮食,一般不会超过七天。而玄奘带着高昌王所赠的巨资,每到一处,先缴纳生活所需的费用,也因此,他在印度的留学生活比一般僧人要便利许多。

玄奘离开高昌时,这里的僧侣、大臣以及百姓倾城夹道相送,麴文泰抱着法师大声恸哭,相送数十里才回城。然而当他回到这里,已经无从践行自己的诺言。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大将侯君集平定高昌,这里成为了大唐西州,并且建立了统管天山南北的安西都护府。不知道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的开篇,写下“高昌故地”几个字时,曾有过怎样复杂难言的心情。不过,这段超越僧俗之别的兄弟深情,被记录在玄奘的弟子——高僧惠立所著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流传到今天。据说高昌故城中的大佛寺遗址,就是玄奘当年讲经的地方。

原文选段

“佛教在高昌的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高昌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方面都深受佛教的影响。这也和高昌重要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王霄飞说,佛教从印度传播出来大致上有三条路线,一条向东传到今天的东南亚,其余两支都和吐鲁番,也就是当年的高昌有关。一支经过高昌传到内地,另一条传到青藏高原形成藏传佛教,这一支在高昌故城中也能找到相应的痕迹。”

无论是高昌古国留存下来的遗迹和艺术,还是今天鲜活生动的吐鲁番人的幸福生活,都在展示着多种文明和谐共存、美美与共的文化魅力。德国东方文化学者克林凯特是这样评价的,他说:“几乎没有哪个绿洲,在文化面貌上像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它像一块海绵,从各个方面吸收精神内容和人文形式,而并不一定要把它统一化和规范化。”

吐鲁番:四种文明的交汇之所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而且流传至今的文明有中华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这四种文明的交汇地就是中国的新疆。吐鲁番文物局局长王霄飞说,这种交汇在新疆的集中体现就是在吐鲁番盆地,在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高昌为丝路的繁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得益于丝路的畅通和繁荣。高昌曾经吸引着丝路上的使臣、商旅、士兵和移民,留下了匈奴、柔然、突厥等民族的脚印,同时也沉淀了中原汉民族的文化影响。从两汉、魏晋时期屯兵戍边开始,高昌就一直居住着相当数量的汉人,通过这些汉人和汉人后裔,中原的语言、文字、风俗和礼仪等都在高昌传播开来,逐渐演化成高昌文化的一部分。

书法是高昌艺术中颇具汉文化特色的艺术。高昌的书法篆刻艺术在中原文化的带动下,逐渐发展并且丰富起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各种遗存中,以墓砖遗存最为丰富,艺术成就也较高。高昌墓砖已经成为吐鲁番学的重要部分。吐鲁番文书则和敦煌文书一样享誉世界,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原文选段

“文化的融合与吸收,外传与汇流,使高昌成为丝绸之路北道上著名的文化艺术中心。高昌的舞蹈和音乐颇负盛名,唐太宗时,高昌乐舞正式加入宫廷音乐。高昌音乐的东传,给中原引进了大量的乐曲、艺人,还有独特的乐器,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

吐鲁番独特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孕育了国际瞩目的吐鲁番学。顾名思义,吐鲁番学是围绕吐鲁番的文化遗产进行研究的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古生物学、气象学、经济学、艺术史、交通史,涵盖内容非常广,其中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和吐鲁番的历史文化相关。王霄飞分析说,吐鲁番学能成为快速发展的学科,和吐鲁番丰富的文化遗产分不开,也和吐鲁番在丝路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分不开的。丝路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吐鲁番因其所处的位置,在历史上来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加上这里气候干热,别处无法保存的资料和文物能够在这里保存下来,这也是吐鲁番成为研究丝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吐鲁番学经常与敦煌学相提并论,两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有许多相通之处,有许多学者对敦煌与吐鲁番都有深入的研究。王霄飞说,敦煌的壁画保存得非常完整,藏经洞中的文件通常是整卷地被保留下来。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的完整性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而吐鲁番留下来的并不是古人有意识留给后人的,因此对全面反映古人生活的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贫积弱的中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去保护吐鲁番的文物。吐鲁番的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失到世界各国。王霄飞说,想到那些壁画被野蛮地切割下来,作为文物工作者,自己感到非常心痛。1949年之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文物工作,古代遗址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文物保护工作迎来了新的好时机,古老的吐鲁番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有志青年来到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王霄飞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小学课文《葡萄沟》让少年王霄飞对新疆产生了一种美好的向往。多年之后,这位留美博士不远万里来到新疆,担任吐鲁番文物局局长,为这片丝绸之路上的热土奉献自己的青春。

这样美丽季节的葡萄沟美景,也深深的吸引着这一季“丝路名人中国行”的每一位外籍嘉宾。

2014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遗产,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和交河故城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消息传来,欢乐的气氛充满了吐鲁番的大街小巷,各民族的人们身着盛装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申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