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2017-08-10 09:16:15  黎川发布    参与评论()条

【编者按】张恨水:中国现代章回小说大家,一生创作了三千余万字作品。张恨水少年曾居住在黎川老街南津码头,并在此接受文学启蒙。黎川钟灵毓秀,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黎川地处武夷山脉西麓,一座江南边城。这里水流环绕,码头众多、船运繁忙;岸上老屋成群,古街纵深、商铺绵延、巷陌交错。1759年的建县历史,时代兴替,人来人往,走过了许多的文人志士,蕴育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留下了多少的经典故事。张恨水就是其中的一位。

张恨水与黎川的历史关联

上个世纪初,张恨水的父亲曾在黎川工作。张恨水祖籍安徽潜山县,1895年5月18日出生于江西,1967年农历正月初七逝世于北京。张恨水的父亲张联钰,清末地方税务官员,负责厘卡盐税的征收,曾先后在江西南昌、广信、上饶、景德镇、黎川、新淦等地工作,黎川作为其中的一站,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张恨水与黎川便有了重要的历史关联。张恨水及其家人在黎川生活了约两年的时间。

1905年张恨水10岁,一个充满好奇和想象的花季少年,随着父母坐着乌蓬船沿赣江、抚河逆流而上,进入黎河。张恨水在《写作生涯回忆》一书中,描写了进入黎川的过程。那一年,他和二叔一起,乘坐乌蓬船,一觉醒来,看到叔叔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连自己跟随他说话都没有听清楚。他凑过去看,原来是一本绣像小说《残唐演义》,于是他就挤在叔叔身边和叔叔一起看,张恨水越看越爱看,等到叔叔看完,自己接过来看,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此他知道了小说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张恨水人生当中,第一次接触通俗小说。

少年恨水在黎川接受的私塾启蒙。张恨水的父亲很重视教育,由于工作的流动性,不管工作到那里,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当地最好的学堂和老师,然后把先生请到家里,或者把儿子送去学堂。端木先生是张恨水的黎川私塾老师。端木先生姓潘,在当地很有名气,潘先生的家离张恨水居住的码头不足二百米。张恨水的小女儿张正,在《我的父亲张恨水》一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在新城家里请了一位端木先生教父亲和我的二叔,另有一位同乡子弟陪读”。在这里,张恨水增长了不少的文学知识,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年,少年恨水了解了文言的虚字眼,竟然还莫名其妙的爱上了《千家诗》,他请求端木先生教他读诗,先生答应了。张恨水的孙子张纪在《我所知道的张恨水》一书中,对爷爷在黎川的童年生活,也做了些许的描述,并说爷爷爱上《千家诗》,学着写诗是从黎川开始的。

张恨水在《写作生涯回忆》中,对在黎川的学习生活,有过许多的记载与描写。他说端木先生是个“三国迷”,爱讲传评书。先生常带一本《三国演义》来上课,小恨水一有机会就拿起来看。在先生的影响下,张恨水对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零用钱积攒下来,哪怕是几元几角,也要跑到书铺子里去购买小说书。而他的父亲,只准他看《儒林外史》、《三国演义》之类,《红楼梦》等别的闲书往往被扣留,甚至被痛骂一顿。为躲过父母亲的眼睛,张恨水白天就把书锁在箱子里,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大人都睡了,他就把蚊帐放下,把小板凳放在枕头边,在小凳子上点上蜡烛,将枕头一移,把书摊开大看特看。后来,父母亲还是发现了这一秘密,担心床上点蜡烛太危险,也就放松了对儿子的管束,只是要求不要看得太晚。这样,张恨水在老街的书铺购买了两三书箱的小说,由此,张恨水在黎川获得了“小说迷”的雅号。

黎川老街依河而建,码头众多,水运发达。而南津码头作为闽赣两省的交通要道,货物集散之地,当时的官府衙门便在这里设置厘金卡,征收木竹盐税。张恨水一家便居住在码头的公署之内。这幢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小木楼,地处南津码头要冲,两条河流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千年一梦的黄金水路—黎滩河。旧居内有一方天井,大厅左侧有三间贯通的平房,窗下就是码头渡口,躺在床上就能听到捣衣女的嬉笑打闹。透过花雕木窗,能够看新丰、横港两座廊桥古老身姿与美丽的风采。旧居的二楼有三间耳房,耳房里住人,中间的厅堂由私塾老师上课。跨过大厅就是临河的阁楼,站在木楼远眺,逶迤的群山,飞渡的古桥,好一派江南风光。就在这里,少年恨水接受了私塾启蒙教育。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黎川在张恨水创作中的文学描写

黎川位于赣江抚河水系的上游。这里雨量充沛,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是典型的“江南小镇”。张恨水的小女儿张正,根据父亲在《写作生涯回忆》书中的叙述,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父亲进入黎川的情景:“父亲10岁时,随祖父到了江西新城县(今黎川),这是闽赣交界的地方,距离杉关大约60里,是处万山丛杂,林箐深密,驿路一线,盘旋于山水间。南国春早,春节刚过,就已是柳条盈盈,菜花泛金了,父亲坐木船沿赣江而上,一路上风景如画,很是开心。”这是多么精彩的文学描述,如果没有恨水先生的文学记载,没有恨水先生平时的口头赞美,女儿张正不可能有如此形象的文学笔触和情感。

离开黎川多年,可黎川的山水仍然让先生魂牵梦绕。1929年3月3日,张恨水在《上海画报》发表《旧岁怀旧》一文,他用优美的语言抒发了对黎川的思念之情:

予前岁为天津某报,作一万里山水雾烟记,中有杉关一节,今日言及旧事,犹如忆也。其文曰:芥子园书谱第四卷,所绘山楼水阁,巨桥水磨,于瓯闽间随处可得之。长桥大抵跨河而通山,桥正中建屋,敞轩而观四面。桥下临闸,以围大数丈之木轮,置闸口中。水自上流头来,激轮辗转如飞,浪花作旋风舞,至为可观。

儿时,随先严客新城县。县为闽赣交界处,距杉关约六十里。是处万山丛杂,林齐深密,驿路一线,曲折于山水间。将及关,两峰夹峡下通马道,仅可并骑,出关俯瞰,势如建瓴。古人南征,以此为天险,信矣。

二十年来,百事都如一梦,唯山色泉声,偶然闭目,犹在几榻间。瓯闽春早,尔时灯节方届,隔河古道,柳条已作盈盈之态。乡人沿山道为圃,满种荞麦油菜,柳下淡黄微紫,可指而辨之也。涉笔至此,有“莫向春风唱鹧鸪”之感矣。

通过张恨水的怀旧抒情,人们认识了古典淳朴的黎川,廊桥、水车、杉关、古道的儿时记忆,构成了恨水先生始终牵挂的“梦里江南”。

张恨水的文学语言,来自普通的民众生活。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地方上的语言和习惯,肯定会融入他的血液,尤其像张恨水具有如此天赋的大师,在黎川所接受的教育和经历的生活,一定会不自觉进入他的作品当中。因此,在张恨水的一些作品当中,我们总能发现许多熟悉的黎川方言。比如《北雁南飞》是与黎川最为贴近的一部自传体爱情小说,小说以16岁的私塾学堂生活为历史背景,是先生唯一一部描写少年时代爱情故事的长篇小说。在作品里头,有许多的方言“索性”、“冒恰”、“晏些”、“过日”、“精穷”、“打尖”、“大看特看”等等词汇,现在的黎川人仍然在使用。作品中,有关的码头、厅堂、老街、茶楼、酒肆、古巷、廊桥的情景描写,与黎川最为接近和熟悉。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黎川在张恨水文学生涯中的特殊地位

张恨水接触的第一部小说是在黎川。张恨水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而与黎川有关的作品,除了上述有关的涉及,几乎难于寻觅,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撼。然而,回顾先生50年的创作生涯,人们惊奇的发现,先生阅读的第一部小说,竟然是在黎川的乌蓬船上。张恨水的女儿张正,对这一浪漫有趣的情节,从历史的角度,作了充分的肯定“不想就是在这条江上,一个偶然的发现,竟对父亲的人生之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难怪张恨水先生把黎川视为一生文学创作的源头,张恨水的文学巨舰,是从南津码头起航,从黎河驶向了大江大海!

黎川钟灵毓秀,底蕴丰厚,民风淳朴,恨水先生在黎川生活时间虽然不长,但少年恨水在黎川所接受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对先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和巨大的影响。10岁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黎川是张恨水成长中的重要一站,也是文学生涯中的关键起点。用儿子张伍先生的话说“人生的际遇总是难以预料,在黎川乌蓬船上的一本小说,竟然引领了父亲的一生,并造就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也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奇观。”

安徽省张恨水研究研究会副会长、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谢家顺在其2014年出版的《张恨水年谱》(安徽文艺出版社)中,作了如下论述:

(新丰桥脚下的新丰桥10号张恨水故居)是一幢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两层小楼,建于19世纪下半叶,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历来为官署办公之地。黎川老街依河而建,码头众多,水运繁忙。而张王殿码头是江西与福建两省交通的枢纽和货物集散之地,当时的官府衙门便在南津码头的渡口设置厘金卡(又称厘金局),征收木竹盐税。张恨水父亲身为盐官,全家便居住在码头的公署之内。此故居是国内唯一一处仍保存完好的张恨水故居。民国初年曾改为县城最大的纸行,如今大门左侧的墙壁上尚依稀可见“恒昌隆纸行”字样。

此时期(黎川生活),张恨水学业有三大进展:一是由《四书白话解》而对文言文虚字的作用开始有所了解。二是在由南昌到新城的木船上发现了一本《残唐演义》,拿起来一看,便被书中复杂而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这是张恨水最初接触小说。端木先生也是个三国迷,“他桌上常摆一本《三国演义》。先生不来,我就偷着看,看得非常的有味。这书,帮助我长了不少的文字知识。”(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从此,张恨水成了小说迷。三是张恨水爱上了《千家诗》,并请先生教他读诗写诗。这是张恨水接触古诗的开始。

《张恨水年谱》是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上论述,充分肯定了黎川生活在张恨水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学术界对黎川在张恨水文学生涯中的特殊地位有了明确的共识。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张恨水的后人与黎川再续前缘

一个世纪以来,张恨水的作品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忘记,反而随着电影电视等多媒体的普及,有了更强劲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市场。张恨水的儿女孙子,怀着对父亲和祖父的深切怀念,沿着先人少年时代的足迹,先后开始了“黎川之行寻访活动”。2011年5月31日、2013年10月中旬,张恨水四子张伍先生(现居北京)、长女张明明女士(现居美国),两次千里迢迢,飘洋过海来到黎川,两位老人参观了祖父和先父的故居,他们没有想到,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霜雨雪,先辈的旧居仍然保存如此完好。久居美国的画家张明明女士,画下的父亲故居的草图全貌,并挥毫写下了“溪水潺潺,书声琅琅”的赠言。张伍先生无恨感慨地说,黎川是父亲文学创作的启蒙圣地,是黎川的山水蕴育了张恨水,是黎川的人文山水赋予了张恨水才华与灵气,感谢黎川的山水和人民,成就了父亲和父亲的文学事业。之后,兄妹俩数以万言的《黎川,父亲的梦里江南》散文公开发表,让张恨水与黎川的世纪情缘,又一次得到了链接和升华。

不仅于此,2013年4月12日,张恨水之孙张纪,沿着先辈的足迹,来到黎川感受祖父当年的“江南记忆”。身为高级记者的张纪,从祖父的老屋,到黎川的历史文化,从祖父的记忆文章,到黎川的乡风民俗,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洋洋洒洒的写下了《黎川笔记》、《张恨水之孙张纪黎川访谈录》;2015年7月,张恨水的二女婿洪克珉先生,怀着对老人的景仰和对黎川文化事业的支持,一路风尘来到黎川,举行了张恨水生前书信、治印、旧照、诗词作品、手稿原件和复印件捐赠活动,为丰富张恨水资料馆藏提供了宝贵的支持,续就了祖孙三代与黎川的不解之缘和对乡土乡情的血脉传承。2013年6月8日,张明明女士在纽约参加“华美协进社”、和“华美人文学会”节目访谈中,重点介绍了张恨水在黎川的童年故事,介绍了黎川深厚的历史文化,用精美的图片和画作,演示了黎川古老建筑的保护和开发,让偏远小城黎川首次登上了世界文化艺术的殿堂。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张恨水与黎川的文学叙事

黎川打造张恨水文化名片的初步构想

近几年来,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帮助下,黎川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古镇旅游开发初具规模,“文化立县”成为地方政府的施政理念。沉没了将近一个世纪,张恨水与黎川的历史传奇,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张恨水在黎川的生活故事,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的热情和关注,开发张恨水文化资源,打造张恨水文化名片,自然成为黎川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是抓紧做好张恨水旧居的申级保护。作为全国唯一留存的旧居硬件遗迹,黎川张恨水旧居就具有了不同凡响的价值与意义。黎川县政府已将张恨水旧居的保护,纳入到了老街建设的规划设计当中,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张恨水旧居已经成为老街的重要文化景点,成为了黎川“双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必须紧锣密鼓做好省级、国家级文化保护的申报工作。

二是加快张恨水纪念馆的建设。申级保护是场馆建设的前提,纪念馆的建设是对旧居的保护和升华,是更高意义上的文化发掘和打造,更是对恨水先生文学成就的尊重和敬畏。黎川老街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形势比人强,张恨水纪念馆的建设已经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加快对纪念馆的设计布局,是当前老街文化打造的重要工作。

三是加强对张恨水的文化研究。硬件建设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而强化对张恨水文化的研究,才是对张恨水文化和精神的最好传承。利用黎川的现有条件,加强与外界专家学者及张恨水研究机构的联系交流,承办有关学术讨论和纪念活动,扩大影响提升黎川文化品味。老街是黎川的名片,是地道的江西南风窗,更加全国全民族的遗产。黎川老街具有浓厚的民国风味,而张恨水的文学作品大多是民国的故事,将黎川老街打造成为张恨水及民国影视剧拍摄基地,为黎川的“文化立县”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作者:黄健平

摄影:邓少洲

关键词:张恨水黎川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