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王越平:传统手艺的复兴,皆赖其用

2017-10-27 17:20:00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我是工科出身,偏重于材料和织造技术,学校里其他老师可能会比我更擅长讨论这个话题……”在同王越平沟通将于本月29日举办的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的沙龙话题时,她不止一次提出自己做惯了科研教学,不擅长表达,未必符合一场沙龙的调性需求和现场观众的预期。

这种谦虚和谨慎,似乎与其专业且教学、实践经验都足够丰富的教授身份,有着些许不搭,但接下来的对话,则验证了这些谨慎,完全是对待日常工作认真负责的惯性使然。

“在机器大生产占主流的当下,手工艺品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但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困境也确实是事实。”因为工作的关系,王越平对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服装的材料运用极为熟悉,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古老的传统染织技艺的喜爱与赞美。“很多技艺展现出来的美是现代化机器生产做不到的,只是对于传承者甚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还在探索是否有更好的保护方式。”

“因为社会上很多人不了解,所以首要工作是把它展示给大众看。只是,目前的展示大部分都停留在了表面。”在王越平看来,当下媒体、网络对于传统技艺的宣传介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它的曝光度、知名度,但是并未涉及到技艺深处最精华的地方,“这部分才是最能打动人,并让人记忆深刻的。”

本着自己对保护方式的理解,王越平在日常的工作和教学中,都力争将加工工艺和材料属性了解到最透彻,然后以授课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培养学生们对这项技艺的兴趣。

对于传统的手工艺,王越平会选择实地采风的形式带领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或者把手艺人请到学校,跟着手艺人一起体会和研究该项技艺的艰辛与内在价值。“把每一个技术点吃透,分析这项技艺的技术价值,然后将其运用到我们当下的设计当中。”她觉得,这样的学习与再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为重要的一种传承。

以“粗厚坚牢”著称于世的土布,是东方700年耕织文化的缩影,对此,王越平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真正去了解,你会发现它的编织技法是依靠很多口诀来进行的,每套口诀都代表着不同的花型。我想做的就是把这些口诀记录下来、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然后研究它如何跟现代工艺相结合,应用于当代服装中。”

不少学生跟着王越平参与到了这项工作里,在问及学生对土布的理解时,其中一个回答让王越平思考良久,“她说,老师我觉得它的存在仅仅就是一种情怀,就好像一件跟了自己很久的东西,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王越平觉得,这个观点可能说出了当下很多人对传统手工艺的态度。

传统手工艺的复兴,皆赖其用;而用之本,在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能否得到今人的认同。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和时代进步,这种认同可能只会在少数人中发生。

“如何提升认知度,正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和需要投入更多精力要做的。”王越平对于挖掘和再设计的方式很是明确,“把传统手工艺中的技术精华挖掘出来,想方设法让其与当代相结合。”她想告诉人们,这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情感,还是一项技术,有存续的价值。

王越平:传统手艺的复兴,皆赖其用

10月29日,由中华网、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主办,聚宝匯公益支持的“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启动仪式将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作为活动嘉宾,王越平也会现身沙龙对话环节,与现场观众分享更多有关手工艺传承和再设计的观点,在此,也期待您的加入。

此次“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将先后走进海南、贵州,走访那些浸染着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锦绣工艺,领略当地独有的风土民情。在海南,除了黎族织锦,采风团队还将带您体验黎族船型房屋、黎族原始制陶工艺、黎族纹身等的别样魅力;在贵州,苗绣、皮纸制作、安顺蜡染、屯堡花灯、屯堡地戏等非遗技艺将一项项在采风队员们的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当然也少不了一大波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诱惑着不仅是身赴当地的采风者,还有在远方关注的你我。


人物介绍:王越平,北京服装学院教授。1987年7月毕业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品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7月进入北京服装学院任教,至今已经在教学一线工作了30年,曾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等奖项。目前主要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专业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工作。还兼任公安部公安装备财务专家、北京市服装材料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采/杨红军 文/段颖)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