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2017-11-11 20:07:50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2006年,苗绣是第一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

苗族喜爱刺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几乎是视若生命的一部分。苗族姑娘刺绣的传统据说是与苗民南迁的历史有关,苗族人代代相传的故事里记述,当时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各种花纹,从此,苗女出嫁都要穿上一身自己亲手绣制的盛装。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苗绣以五色彩线织成,布是自己纺的土布,各色彩线,也是用各种天然的草木,矿石进行染色,苗族妇女刺绣几乎都是不打底稿,也不必先描画草图,全凭自己天生的悟性,从小跟随家里的女性长辈从简单的花样学起,长大以后,依靠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忆力,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

苗绣纹样的来源,有她们对传统的传承,有对自然的理解:苗族人相信万物都同出一源------蝴蝶妈妈,她是苗族人的图腾,所以天与地、山与水、世间万物都可以在苗绣里体现。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苗族以图腾崇拜的方式崇拜着传说中与自己的先祖有血缘关系的动植物,如蝴蝶纹、鸟纹、鱼纹、花和植物。蝴蝶妈妈是苗族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之一,蝴蝶纹是苗绣中使用最多最广,也是最主要的纹饰。苗绣中的蝴蝶纹非常丰富,写实的,虚幻的,具象的,抽象的应有尽有,人面、鸟足、凤尾、花翅无奇不生,在其不可替代的装饰功能之外,蝴蝶妈妈还庇佑着子孙,她是苗族宗教文化和图腾崇拜的视觉化呈现。在汉文化中龙是权威至高的象征,代表着庄严、皇权,具有很强的等级性,但在苗绣中的龙纹,却被自由的创造和改写,自由地描绘在衣角裙边。苗龙自由地加上了牛头、凤头、蛇身、鱼身、鸟身、虫足甚至各种植物,苗龙因而有了水牛龙、鸡头龙、鱼龙、蚕龙、叶花、鱼尾龙、蜈蚣龙、人头龙等各种苗绣龙纹纹样。在这种自由、奔放的思维之下,苗绣的图案形形色色,极其丰富。

苗绣主要用来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护船边等部位,苗族装饰纹样一般是有特定的外部形状的。比如胸部花边是由几个长方形组合起来,有的呈带条伸延;衣袖、裤脚、帐沿、扇形围裙上檐花样呈长条形;扇形围裙下角花样,背群花样是直角等腰三角形;鞋口花为马蹄形;枕头花是圆形或方形;高围裙花样呈船头形等等。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苗绣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大胆,史书上反复出现过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红配绿、紫配绿、紫配黑,我们通常认为很俗的色彩搭配,在苗绣中被大量使用,达到了夸张而和谐的效果。

苗族是一个千年来不断迁移的民族,据称有数十种苗族分支,而且其中分支的命名往往是和该分支群体在苗绣纹样上的独特性相关的,我们常听到的黑背苗,花苗,背牌苗等等,都是因为各自苗绣纹样和主要呈现的特征来命名的,例如背牌苗,她们主要的纹绣都集中在衣服后背,妇女以背牌绣片为特殊服饰,也称为“高坡苗”、“红粘苗”、“喜鹊苗”等。传说,背牌苗的祖先在春秋时期是楚国掌印官,在战乱迁徙过程中,族长为了不丢失本族的传承,将祖先的官印图样让本族的妇女绣在背上先带走,千百年后的子孙为传承祖先的荣耀,世世代代将这个传统沿袭下来。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而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或完整保留出发地的传统,或与其他民族的融合,都造就了各个苗寨纹样的差异性。就以本次我们采风组探访的2个苗绣族群来说吧,镇宁关山苗寨的苗绣图样,祖先是从现在的凯里雷山一带迁徙而来,来到安顺定居关山苗寨后,因为环境相对封闭,所以她们的纹样主要传承了黔东南地区苗族,也就是以雷山台江等地为代表的苗绣技法,关山苗寨的苗绣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通过运用精美绝伦的刺绣技艺如双针锁绣、绉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在深色土布上刺绣,绣出的图案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而采风团队在天龙屯堡探访到的另一支苗族,因为600多年来一直与屯兵当地的江南汉族杂居,在纹样图案以及针法上,吸收融合了汉族刺绣,尤其是苏绣的一些针法,将汉族的双面绣,平绣,乱针绣等与苗族绣法进行了融合发展,并且在刺绣材料的运用上也进行了一些融合,不仅仅局限自纺自染的土布,还开始测试在丝绸上进行苗绣创作。

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是千百年来苗族迁移史的艺术记载,是苗族妇女智慧勤劳的结晶,可以说,它是一份由苗族妇女通过针线代代记录传承下来的民族史。

文:谭芳

苗绣是苗族妇女对苗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录


关键词:苗绣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