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匠心雕龙”:记传统硬木家具修复大师——王继众、王岳父子

2017-11-27 15:37:12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说到此,就牵涉到一个业内的认知与规矩。古典家具的传统修复不同于是修理、修补,修理、修补是局部的、哪里坏了、修修补补哪里即可;而修复是大拆大卸的整合,一件器物送来,甭管坏的只是面上一处细节,也要全部拆卸下来、进行清理、老化的零部件替换、损坏处修理、而后重装。一件经历过修复八大步骤:清洗、补活(配活)、拼板、变形处理、组装、美容整形、打磨、烫蜡的古典家具,至少还能再继续使用三十年。很多时候,修复甚至约等于重做。一言蔽之,修复是给予了一件古器新的生命力。

基于修复须得大拆大卸的本质,就要求一件传统古典家具备可持续性,卯榫结构的可拆装性、使用胶体的可逆性。在北方老家具行内有着一句行话、“干插活儿”、意思就是指活拆活插、光凭卯榫结构制作不上胶的家具。中国传统硬木家具的材质硬度和韧性都较高,可以在不上胶的条件下,仅凭手工打造的卯榫结构进行各部连接,以此可以保证家具整体精密严实、并且富于弹性。传说早年间,北京的硬木家具铺号会将制作完的家具交由“窝脖儿”(北京旧时对搬运工人的形象称呼,因其肩扛背驮重物时脖子往往歪向一边故此得名。)运至雇主府中,“窝脖儿”还负责家具的安装,手法熟练、干净利落,为此博得雇主们的好评与犒赏,传为一段佳话。由此可见,传统古典家具所具备的可随意拆装的卯榫结构,正是为其能够经久耐用、且便宜修复的特性而设计准备的。而对传统木工而言,“干插活儿”也是对其手艺高低的考验,不仅要求其开榫凿卯的技术精通娴熟,使榫卯间的结合间距恰到好处,所谓“增一分则死,无法拆卸;瘦一分则懈,无法结实”,而且更要对家具的器型、主配料处理、榫卯设计、工具制作等综合工艺成竹在胸。

说道于此,不由得令人惊叹、又颇有些疑虑,如此繁复、精湛的工序、技艺,于而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生活,是否还有其用武之地…亦或是,又有什么独到之处、是现而今普遍应用的机械作业所不可取代的了?

王老爷子听罢后,回答得决然,“不可能!机器尚且做不到人工雕琢后的精细度,更没有人工经验下的‘富余’”…”仍是拿卯榫结构和上不上胶来说事儿,滴胶不上、全凭手工打造卯榫结构的“干插件活”固然是绝好的活儿;然也不是所有的硬木家具器型都可以不用胶,如柜架类家具还是需要在关键结合部适当施以鳔胶,以确保结构严实,经久耐用。王老爷子继续解释到:传统古典家具是有用胶的传统与法度的,关键是尽量少用胶,而在什么部位用胶、用什么胶更是又讲究的。比如四攒边面板的两个抹头与远边就不能用胶,这会影响家具正常的抽涨;而横竖材相结合的部位,比如柜架的三碰肩榫卯结构就必须用胶,否则经年长久,挪动频繁,将会导致其结构的松散。

首先,用胶就得遵守传统,用的是“鳔胶”,用海鱼的内脏或猪皮秘制的胶体,此类动物胶凝冻浓度低,对木器的粘合作用特别好。更重要的是,此类胶的使用具有可逆性,等到器物坏了、需要修复,将其加热、很轻易就能无损坏的拆卸。这便就是传统手艺以及人工作业的经验下、所考量而出的可能性,遵循此法度、规矩,器物方可经久耐用、传承百年。而在当下市面上的硬木家具厂商,都将家具所有结合部位施胶,此乃正是大范围的机械化作业、无法实现人力精工操作“干插件活”所带来的必然导向。而问题是如此产出的器物不仅用胶过度、更为严重的是大量使用不可逆的化学胶、行话将之称为“绝户胶”,破坏了硬木家具木性与制器原则,违背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传统与原理,做的也只能是如前面所说的“坐着直晃荡,拆又没法拆”的那种椅子,在市场冲击下、随波逐流的快消品。

再者,用胶还需有法度。有经验的木工会在榫卯结合部位留有“胶仓”。而这个“胶仓”正是机械作业所无法判断的“富余”,该留在哪里、留多少、怎么个留法,全凭一个富于经验的木工对各种榫卯特征的了解,这正是机器所无法实现的。当然,如今机械化作业是主流、势不可挡,也不应排斥,它在干些大劈大砍的活计,是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的;但对于精细木工、尤其是修复而言,传统的、手工技艺依然有着其不可被取代的地位在。一言蔽之,用王老爷子的话说:“就是用机器,也得是在人工、手艺的经验指导下才能干啊。”


“匠心雕龙”:记传统硬木家具修复大师——王继众、王岳父子

匠心独具

“设规矩、陈绳墨,便用,君子不如工人。”《荀子·儒效篇》

近日参加过一个雅集,抛出一个问题:而今声明鹊起的所谓“匠心”,它究竟是什么?固然无法完全同意当下众说纷云的譬如专注、精工等等对其各种定义,然也久经思量不得其解。倒是此次在对王继众、王岳父子的探访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也许可对“匠心”一词、进行片面注释…

在王继众王岳父子此处,他们向我展示了一套王老爷子为别人定制的刨子。说是光这几块老酸枝的料钱就得大几万,刨刃也是四处打探按最行事的标准寻了来的,且不说工钱、谈都没谈。老爷子说:“这为的是自个的心呐。”

刨子、一个木匠的饭碗,好木匠的刨子都得是自个做的,旧时老木匠家底里存的几块老料也大都会使在自个的家伙什上。俗话说,行家看门道,里巴看热闹。对于木工来说,啥是门道?又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有的没的又是什么?有说,活儿呗!嘿,我还真告你,,看的是你吃饭的家伙…

旧时木器行招工验学,考的就是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闲来无事,是兄弟几个抽烟唠嗑,攀比下活儿,真不用看你具体做了啥东西,看看你使的东西,就知你的出处、品行、深浅、功底了。王老爷子说过一段旧时掌故,当年他知青返城、从东北回京,投考“龙顺成”时,招工要求上明文带着刨子去。一是看你自个做的刨子啥样;二是组装好的还不行,得当即拆卸了重装,看的则是你工序流程的熟悉度;第三就是看你刨出的刨花、那是技艺的精细度。王老爷子解释道:通常一般的木匠刨出的刨花都是打卷的,这是因为他们抠刨子技术不行,刨膛内没有清干净,净是挡手的地儿,刨花出的就不顺畅。但我的刨花笔直、薄如蝉翼,且连绵不断,来一阵风,都能飘荡起来。当时师傅走过我身前,立马就说“可以了,你通过了。”所以说,刨子虽物小、不起眼,却是一个木匠的饭碗、更是其颜面,是一生技艺的集中体现。

“匠心雕龙”:记传统硬木家具修复大师——王继众、王岳父子

但说到底,旁观者看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刨子终究只是件工具,制作它如同对待一件作品一般尽心、耗材、费劲,到底价值几何?老爷子笑笑:“嘿嘿,自家使的饭碗,更是要端好的!”一言惊醒梦中人,听者当下即刻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一个传统匠人的自知与自省吗!真正儿是,于不见人处,方见真功夫啊…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工匠地位以及其身份认知长期模糊不清、且不受重视;工匠技艺长期依附于、且被审美理念所引导。小到文房四宝、竹编器皿,大到木器家私、屋宇楼台,一门技艺是否有发展的潜力、拔高艺术价值的空间,往往是以文人和士族阶层的审美和需求为导向的。不是说此种导向不好、而是不够,在这个所谓文人、士族阶层业已没落,倡导“日用即道”的时代里,一项传统技艺的发展需要更广阔的路径,日常实用本身的需求、手作者自己的审美倾向应该得到充分的认识与肯定,而且此乃也才是一门技艺是否能够生息、发展的唯一可能性。民艺服务于日常所需,然能有其高于日用之美。此乃正是传统技艺能够源流、发展的自在内驱力。在旧时木匠身上、在王继众、王岳父子此处、见于一方小小的刨子,我们看到了真正比肩于“文心”的存在;而至于此,“匠心”便是真正开始苏醒了。

文|公梓蒙

图|杨红军

11月24日夜,17s.于京家

“匠心雕龙”:记传统硬木家具修复大师——王继众、王岳父子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