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王少舫谈黄梅戏》首发 填补黄梅戏研究空白

2017-05-13 18:45:11      参与评论()人

中新社合肥5月13日电(张强)《王少舫谈黄梅戏》一书13日在安徽合肥首发。数十位黄梅戏专家学者、王少舫亲传弟子等齐聚一堂,同忆王少舫,畅谈黄梅戏传承与发展。

王少舫1920年出生于京剧世家,13岁登台唱红,30岁从京剧改唱黄梅戏,1986年离世。1955年,他与严凤英合拍中国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使“董永”和“七仙女”的形象家喻户晓,还走向了世界。据介绍,王少舫把京剧艺术与黄梅戏糅合起来,开创了黄梅戏“生行”唱腔的新路径。

安徽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文史处处长邾根斌介绍,《王少舫谈黄梅戏》是安徽省文史馆历时5年,根据王少舫生前讲课、采访、讲话录音资料,抢救性整理出版的谈艺录。书中记载了王少舫对黄梅戏的发展史亲力亲为的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编剧侯露说,王少舫作为黄梅戏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毕生倾力于黄梅戏。“台前,他留下了一个个隽永的艺术形象;幕后,尚有48盘采访、授艺、传艺的录音资料。”

侯露认为,《王少舫谈黄梅戏》是对黄梅戏艺术一次全面回顾和重新梳理,填补了黄梅戏戏曲研究的空白,可称作是黄梅戏首部“百科全书式”工具书。“王少舫只是一个发端,许多戏曲人正在整理搜集安徽省内一批戏曲老艺术家的口述史,为安徽戏曲的传承、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老艺术家梅伟慈说:“黄梅戏是安徽对外的一张文化名片。黄梅戏能够名扬海内外,离不开王少舫和严凤英。”

记者从安徽省文化厅了解到,《安徽地方戏曲剧种分类保护计划(试行)》2017年1月开始实行,鼓励多创作多演出,形成安徽戏曲品牌。今年4月,中国首个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落户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安庆市。

安徽是戏曲大省,黄梅戏、徽剧、庐剧、泗州戏、梆子戏等20个本土剧种在该省最具代表性。安徽省现有33个国有戏曲院团,273个民营戏曲院团。(完)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