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津门非遗传人“葫芦庐”赵伟:拥有专利19项

2017-08-04 10:02:04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走进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牛庄子村的葫芦博物馆,就进入了一个葫芦的大千世界。天花板以网格吊顶,上面悬挂着各式葫芦,高矮胖瘦,方形、菱形、扁圆形、多棱形,甚至还有核桃、玉米造型的。展柜里摆放的物件儿更是千姿百态,60后的生活用具、70后的手捻玩具、80后的动画偶像,一件件展品唤起了人们对过往记忆,物品全部由葫芦制作,也着实令人惊叹。

博物馆展示的都是津门非遗“葫芦庐”的作品。“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介绍,在中国,葫芦与汉语“福禄”谐音,象征着和谐美满、富贵吉祥,深受喜爱。

说着赵伟拿出了自己最心仪的一件宝贝,一座高30厘米的佛头像,它的材质不是陶器、石材、玉器,而是浑然天成的葫芦。这门技艺叫“范制葫芦”,所谓“范制”就是在葫芦成熟前在其外面套上模具,让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长”成人们想要的造型,又称“造型葫芦”。目前,像这样大小的葫芦佛头像在中国独一无二,赵伟制作它花了三年时间,还带着它到艺术家云集的法国小丘广场摆摊展示。

赵伟介绍,“范制葫芦”的过程很复杂,从前期种植到后期加工、制作需要经过36道工序,其中制作模子的技艺尤为重要。范制葫芦首先要把阳模雕刻好,然后反成阴模。模子被“葫芦庐”的艺人称为“桩子”,为了达到花纹或者艺术效果,“木头桩子”上需放置雕塑泥完成造型,然后将“木头桩子”做成“蜡模”,再将“蜡模”做成“硅胶模”,最后做成“石膏模”套在生长的葫芦上。赵伟说:“因为木头容易受潮变形,没办法直接做成石膏模。整个制作模具的过程,正反来回倒腾,技术要求极高。”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