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幻正在进行时 第八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

2017-11-21 15:21:02    北京晨报  参与评论()人

  中国科幻正在进行时

  “中国科幻走向世界”高峰论坛 第八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

随着上周末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的闭幕,韩松的《驱魔》、张嘉琪的《人类复活学院》、马传思的《冰冻星球》、兰世韬的《十三层空间》等一系列科幻作品获得大奖新鲜出炉,与此同时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陈楸帆、刘宇昆、张双南等科幻作家、科幻翻译家、科学家也集体亮相这次科幻嘉年华,他们帮助大家理清了科幻与科学科普、影视产业、人工智能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千丝万缕的关联,更从科幻文学、科学与科幻的融合、科幻产业道路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机遇与挑战。

科幻与影响

背景

2016年3月,韩国围棋国手李世石在与谷歌计算机围棋程序AlphaGo的对决中落败,今年4月亚洲首度举办了人工智能与顶尖扑克牌手对战赛事。现如今,人工智能不再仅仅被当成技术层面的革命,它的发展与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教育变革、思想变革、文化变革正在同步。

观点

●科幻作家 刘慈欣

帮助下一代适应人工智能

2015年,在刘慈欣获得雨果奖前夕,他写给13岁的女儿的信曝光,刘慈欣在信中这样开头——“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国际科幻高峰论坛“如何用科幻塑造未来”这个话题的讨论中,刘慈欣以“人工智能”为开头。

要理智面对人工智能威胁

“最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关于孩子的未来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刘慈欣认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威胁分为科幻和现实两方面,“科幻的威胁是被炒作出来的,称人工智能最后会征服人类,甚至有些书里把时间定到了2045年,我认为言过其实了,现在的技术离这一步还很远,还有很多障碍;第二个是人工智能可能全面取代人们的工作,现在技术已经达到了,之所以还没有全面取代人类,可能是由于成本等问题。而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会遇到这样的挑战。”那么我们如何在近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中生存下来,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掌握一些人工智能所没有的素质和能力?“从科学原理上说,人的大脑运行并没有独特的自然规律,这和自然界的非生物体所遵循的自然规律是一样的,人的大脑的思维意识和一块石头滚下山所遵循的自然规律没有本质区别,从这点上说,在遥远的未来,没有任何一项东西是人独有而机器不能有的,包括我们现在认为的很神圣的创造力、对微妙感觉的表达能力、审美,这些归根到底,也不过是大脑中的电化学活动而已,这个电化学活动肯定能够被模拟,幸运的是在很近的未来这个事情不会出现,至少下一代中不太会出现,中间还有很多技术障碍和很遥远的路。”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