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用“阿卡贝拉”凝聚快乐、传承文化(1)

2016-08-24 15:00:02      参与评论()人

■第六届国际阿卡贝拉音乐节于台湾台东举办 上海乐团“阿卡主义”献演

“阿卡主义”乐团在VAF上演出。

上海的阿卡贝拉乐团“阿卡主义”在上月“2016上海市民阿卡贝拉大赛”上获得了第三名。8月17日,他们参加了在台湾台东县举办的第六届国际阿卡贝拉音乐节(简称VAF),第一个出场演出。

这是“阿卡主义”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阿卡贝拉大赛。团员们都是来自不同行业的白领,却因为热爱都凑出假期来参加为期4天的阿卡贝拉大赛和音乐营。

这份浓烈的热爱在4天的音乐节中随处可见,密集的课程和音乐会上学员们很少坐定在椅子上,站着唱歌和欢呼都是常态。8月20日闭幕音乐会结束后已经是晚上11点多,营员们依旧不过瘾地聚集在艺文中心前的广场上,打着节拍高唱阿卡贝拉。

阿卡贝拉是什么?

阿卡贝拉(A Cappella)指“无乐器伴奏的人声音乐”,但绝不是清唱合唱那么简单,一个阿卡贝拉团队里也会有自己的贝司手和打击乐手,但所有伴奏和声部均通过口技、B-BOX和麦克风的应用来实现。

因为有炫技的成分和极强的互动表现,阿卡贝拉很受年轻人喜欢。但另一方面,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为此音乐节在推广上新招迭出,上一届国际阿卡贝拉音乐节在上海,主办方做了很多城市快闪活动,此次在台湾台东举办,主办方干脆邀请了古巴人声天团Vocal Sampling担任大师团队,献上热情似火的南美风格音乐演出。

“这场音乐会想要表达的是人声有很多意义。此前没有文字、书籍、照片,文化传承就是通过人声。前人用歌曲编织衣食住行,旋律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人声组成的旋律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活动协办方、Vocal Asia执行长陈午明表示。

“年轻人喜欢这样的音乐”

在首日进行的“亚洲杯阿卡贝拉大赛”上,参赛的每支队伍要唱三首歌曲,几乎所有团体都选了至少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音乐。

“阿卡主义”团长詹子贤表示,“阿卡主义”的三首歌中,《Mae-e》(日文的“前进”)是希望鼓舞台东遇到风灾的灾民勇敢“前进”;《你,飞到城市的另一边》则是融合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William Tell Overture》(威廉退尔序曲)则有别于大部分的阿卡贝拉团队选择的流行、爵士风格歌曲,挑战一首古典交响乐改编的曲子。

“能唱不同风格的歌才能反映团队的水平,如果一个团队只能唱一两首歌,说明没有纵深,能力有限。” 徐汇区文化部局培训部副主任龚蓓蓓告诉早报记者。

“阿卡贝拉其实并不容易。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声部,非常考验音准。” 龚蓓蓓在上海徐汇区文化局负责阿卡贝拉的推广活动,他们起初试着向老年合唱团推荐阿卡贝拉,发现老年人驾驭不了,但年轻人会很喜欢这样的表现形式。

基于这个原因,想要吸引年轻群体的徐汇文化局和寻求在上海落地推广阿卡贝拉的Vocal Asia一拍即合。徐汇区文化局副局长傅晓告诉记者,文化局选择推广阿卡贝拉也是希望达成自身的“转型”,“我们希望通过推广阿拉贝拉团结一批白领和年轻人。”

龚蓓蓓笑言,阿卡贝拉在中国了解面窄,刚开始推广非常的困难,有时候甚至是“赶鸭子上架”般地把大家组织起来唱阿卡贝拉试试看,这样培养起了第一批爱好者。

即使这样,最初成立的几十支队伍中,坚持下来的也并不多,“阿卡主义”是其中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