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他的歌曾陪伴多少孤单的人过圣诞

2016-12-27 11:59:48      参与评论()人

■前“威猛乐队”成员、英国1980年代流行巨星乔治·迈克尔去世 享年53岁

“威猛乐队”于1983年推出的专辑《Fantastic》助力他们参与争夺英国“新流行”浪潮的首把交椅。

英国当地时间12月25日,前“威猛乐队”(Wham!)成员、英国1980年代流行巨星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于牛津郡家中去世,终年53岁。

他的家属表示,“在这个艰难的阶段,希望外界尊重我们的隐私。对他的死因,我们暂时不便透露。”他的经纪人称其死因为心脏衰竭。

年少成名,乔治·迈克尔在聚光灯下度过大半生。1980-1990年代,他以英俊、甜美、性感的青少年偶像形象出道,《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因轻佻浪漫和活力四射成为众人心中的时代曲。

“威猛乐队”散伙后,1987年的专辑《Faith》是乔治·迈克尔迈向成熟、拥抱复杂成人世界的标志。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厌烦了活在聚光灯下的生活。1990年代,迈克尔开始极力避免在音乐录影带和现场中出现,歌中则出现更严肃的内容,尽管爱与欲望始终是他热爱的主题。

譬如《Father Figure》等混合了轻盈与沉重的歌曲为他再一次带来事业高峰,动感舞曲《Freedom ’90》《I Want Your Sex》则成为电台和舞厅俱乐部的热播曲目。

乔治·迈克尔身上具有上世纪80年代“年代巨星”的典型特质:华丽、性感、有自毁倾向;同时能力超强,是表演者也是创作者,还担任自己音乐的制作人与乐队首领。无论是作为首批在歌里加入饶舌的英国音乐人之一,还是R&B高手,迪斯科舞曲“王子”,乔治·迈克尔不变的特长始终是写出优美的旋律。

从偶像出道却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迈克尔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所歌唱的情欲优美诗意且富于想象,切中的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如果他未死,世界多想看到他再次站在血红的舞台上发光。

终其一生,乔治·迈克尔以“威猛乐队”成员及单飞歌手的身份共售出1亿张专辑。即便后期他的专辑数目及销量显著减少,自1990年代后期开始又因性取向和毒品问题屡遭法律困扰,雄厚的粉丝基础仍保证了他现场的火爆。

首支访华的西方乐队

1963年6月25日,乔治·迈克尔(原名Georgios Kyriacos Panayiotou)出生于伦敦北部,父亲为希腊裔餐饮业主,母亲是一位英国舞者。中学时代他与好友安德鲁·维治利(Andrew Ridgeley)及另三位朋友组成受牙买加音乐斯加(ska)影响的乐队The Executive。经历友丧及离散后,迈克尔与维治利于1981年组成双人乐队“威猛”,并签约独立厂牌Innervision。

1982年,他们的首张专辑《Wham Rap!》出版,成为首支出现饶舌元素的英国乐队之一。尽管这张专辑并未一炮而红,但是随后的单曲《Young Guns (Go for It)》却在1982年10月登上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第三的位置。“威猛”的曲风与当时夜店文化的蓬勃发展不谋而合,因此重新出版的《Wham Rap!》迅速打入排行榜前十,1983年的《Bad Boys》和 《Club Tropicana》为他们走红又添了一把猛火,更不用说红透全球的《Last Christmas》。

孤单过圣诞的时候,有多少人至今仍会想起这首温暖又失意的情歌。

1983年,随着《Fantastic》的发行,“威猛乐队”成为与另一支大热乐队“文化俱乐部”(Culture Club)争夺英国“新流行”浪潮首把交椅的劲敌。

改签索尼之后,他们的名声迅速传遍世界,一切只发生在短短数年间。1985年,“威猛”乐队成为首支访华的西方乐队,赢得举世瞩目。

然而此时,迈克尔已在考虑单飞。美国之外,《Careless Whisper》被当作迈克尔的独唱作品发行,1986年6月在英国温布利体育馆的盛大演出成为“威猛”的告别之作。

同年,迈克尔的首张个人单飞作品《A different Corner》发行。《Music From the Edge of Heaven》(1986)成为“威猛”绝唱。

单飞的乔治·迈克尔凭《Faith》(1987)确立了自己流行巨星的身份,孰料1988年的世界巡演却成为他个人与事业的转折点。

巡演很成功,但是迈克尔筋疲力尽了,并开始怀疑这一切的意义。

他稍稍放缓了脚步,下一张专辑《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 1》发行于1990年。此时他已成功转型为严肃的成人艺术家,并获得外界首肯,专辑及单曲的打榜成绩不亚于“威猛时代”。

但怀疑悄然成为他的“敌人”(或者救赎也不一定)。总之,迈克尔开始拒绝出席宣传专辑的活动,拒绝出现在音乐录影带中。

但是公众没有因为他的回避态度而失去对他的爱,尤其是在英国。1991年,他与埃尔顿·约翰录制于温布利现场的《Let the Sun Go Down on Me》为二人带来极大的成功,同时登顶美国及英国的各大排行榜。

糟糕的是,他与索尼唱片的关系每况愈下,公开声称“索尼只是把音乐人当作软件使用”,指责其未尽职宣传《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 1》(销量也有800万张),并诉诸法律。

当年,这场官司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被认为一旦迈克尔胜诉将对整个音乐工业产生巨大影响。然而迈克尔未得胜诉,法官认为他与索尼的合约是“合理而公平的”。

这场诉讼并非全无结果。1993年,迈克尔发行的一张取名为《五首现场》的专辑(包括其1992年与“皇后”的Freddie Mercury同台演出的曲目)的所得通过Mercury Phoenix基金帮助了抗击艾滋的项目。

1993年,迈克尔的爱人Anselmo Feleppa死于艾滋引发的脑出血。他写下《Jesus to a Child》作纪念。1996年发布后,这首单曲成为他单飞时代的首支登顶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的歌曲。这一年,迈克尔被全英音乐奖授予最佳英国男艺术家,这只是他收获的众多世界级荣誉之一。

麻烦缠身中重燃

对舞台和表演的热情

逐渐减产的乔治·迈克尔并没有过气。

2004年,英国广播学会宣布迈克尔为“1984-2004年作品在英国电台播放次数最多的艺人”。

1998年,他的新歌加精选集《Ladies & Gentlemen: The Best of George Michael》销量达150万张。

进入2000年后,早年的恩怨对迈克尔来说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2003年,他出人意料地重新签约索尼,并发布《Patience》(2004)。这张专辑很快登上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的首位。

和音乐人们愈发注重网络版权的趋势相反,迈克尔把单曲们挂在网上供歌迷免费下载,并鼓励人们在听歌之后向慈善机构捐款。步入中年,他的歌曲不再囿于情爱与欲望。2002年的单曲《Freeek!》表达了对布莱尔和布什欲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警觉。

此时的迈克尔已远离喧嚣和名利,但是依然具有撑起体育馆现场的能力。

他在美国的影响力已经一落千丈,却依然深得欧洲人的喜爱。

欧洲人愿意宽容这位仍然有魅力和创作能力的巨星,尽管这段时期他曾数次因涉毒被捕,2010年更因受毒品影响,驾驶路虎撞毁一家照相店而被罚五年禁驾。

也是在这段麻烦缠身的时候,乔治·迈克尔竟又重燃对舞台和表演的热情。2011年,他为威廉王子的大婚献上翻唱自史蒂夫·旺达(Stevie Wonder)的《You and I》。

2011年8月,他的《Symphonica》巡演起跑,却因10月的一次严重肺炎而被喊停。

康复,站在医院门口感谢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出院,麻烦却并未结束。

2013年5月,迈克尔因跌出行驶中的汽车而再次入院,这次他是被直升机直接送进去的。

2014年,他与管弦乐团合作的现场专辑《Symphonica》成为绝唱。老歌重生,他的声音听起来依然丝滑无忧。热爱他的英国人民再次让这张专辑登顶英国流行音乐排行榜。

就在本月,迈克尔刚刚宣布自己的新专辑正在制作中。一部暂定名为《Freedom: George Michael》的自传式影片亦将问世。影片由迈克尔担任旁白,史蒂夫·旺达、埃尔顿·约翰等巨星都将出现在影片中。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