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当今第一女艺术赞助人如何扶持顶尖博物馆?

2017-05-25 15:37:15  雅昌艺术网    参与评论()人

艺术赞助人Agnes Gund。图片: Annie Leibovitz

对于纽约的艺术圈来说Agnes Gund究竟有多重要?如果你还不认识这位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荣誉主席,不妨一边坐在MoMA以她名字命名的花园大厅里,一边继续思考这个问题。再不行,也可以从以其冠名的MoMA主修复师Jim Coddington那里得到答案。同时,她也是MoMA PS1分馆的现任主席。10年前,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授予了她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以表彰她在资助艺术事业上的卓著表现。如今,纽约的独立策展人国际联盟将用于肯定“对艺术界做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策展人“的大奖命名为Agnes Gund Award。

她不仅是纽约艺术界备受拥戴的泰山北斗,也获得了流行文化领域的肯定:2016年,她与Patti Smith、 Serena Williams以及Tavi Gevinson一起登上了著名的倍耐力年历。

MoMA以Agnes Gund名字命名的花园大厅。图片:MoMA

明年即将80岁的Agnes Gund多年来一直积极投身于艺术赞助事业,并且坚持以自身行动让纽约这座城市变得更好,而各种荣誉多年来也不断加诸在她的身上。作为一个俄亥俄州银行大亨的女儿,她坦言自己必须要做慈善,因为自出生起她就比他人获得了更多。正是这种强烈负疚感带来的利他主义思想驱使她担任了20多个慈善及文化组织的主席团成员。

除了支持MoMA和大都会美术馆、助其敞开大门之外,她还通过赞助艺术教育的方式令那些未能获得精英教育的平凡学生也能够越过私立教育的高墙,走进这些博物馆之中。

其中一件值得骄傲的举措是她于1977年发起的Studio in a School(意为:学校中的工作室)项目,这一非盈利项目旨在让在职艺术家为纽约的公立学校提供艺术课程。在此后的40年里,Studioin a School仅在纽约就服务了近100万儿童,90%的活动都是为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便利。

在该项目成立40周年之际,artnet新闻主编Andrew Goldstein造访了AgnesGund位于上东区的奢华公寓,公寓内墙上装饰着贾斯培·琼斯、考尔德、以及罗斯科的作品,而那幅罗伊·利希滕斯坦的名作《Masterpiece》(1962)则不见踪影,据悉是为了资助该项目她已将该作品以1.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在那里,他们两人探讨了Studioin a School项目背后的创办理念,也分享了她对当代艺术赞助的看法。

在我们正式开始谈话之前,Gund花了一会时间介绍她的2只狗,一只名叫Bronzino(据她所说这指的不是那种鱼,而是艺术家布伦齐诺),另一只年长一点的则叫做Giotto(艺术家乔托)。

艺术赞助人Agnes Gund

谈收藏:绘画最能代表一个艺术家

你的收藏里要是有一幅乔托的作品该多好。

(笑)他是我仅有的一件“乔托“。关于乔托我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其实说是关于杜乔(Duccio)更为准确。当我担任盖蒂博物馆主席团的时候,我的朋友Bill Griswold接替了Debbie Gribbon担任馆长,他告诉我们将要精简收藏。所以我就想,哪些艺术家的作品最难得到,又有哪些作品特别到但凡有机会就绝对不该错过的。我当时就说“杜乔怎么样?”当时正好就有一件杜乔的作品提供给了盖蒂,不过最终归属于大都会。至今我也不知道后来的故事,只知道盖蒂在争取这件作品的名单中,但并没有得到。

我对文艺复兴知之甚少,不过当时大都会宣布获得这件作品时,杜乔这个名字对我而言还是很陌生的。我的知识框架是从乔托开始的。

好吧,杜乔其实早于乔托。杜乔其实才是改变了整个艺术史的人。拜占庭风格的艺术家习惯将所有东西平面化,连人物的光圈也是如此,那些光辉都不是以透视角度呈现的,而是集中在头的后面。而杜乔是在拜占庭派之后第一个以空间视角处理人物形象的艺术家,他的画具有触感,更立体,而不是扁平的人像。在乌菲兹美术馆的第一间里,杜乔的作品也排在乔托的前面。对于乌菲兹美术馆里的所有艺术品我如数家珍,因为这些可以说是我的最爱了。

你的收藏中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吗?

我很喜欢收藏古典大师的作品,因为我学的就是这个,而且我一直觉得绘画最能代表一个艺术家。但我不能住在暗室里,可如果你要收藏古典大师的画就必须保持房子完全暗下来。就连白天都不能开走廊上的灯,你还要不停替换墙上的作品。但我患有季节性情感障碍(SAD),所以我不能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这也是我开始收藏当代艺术的原因,但我还是留了一件阿尼巴尔·卡拉齐的作品。我买下了这件作品,并且一直都很喜欢——是一个可爱的天使头像。不过我也就这一件古典大师的作品。尽管我一直很想拥有伦勃朗的画,但就是无法实现。

但是你很幸运,因为全世界收藏古典大师杰作最多的藏家Leon Black就是你一街之隔的邻居。

是啊,他的收藏确实很不可思议。他还收藏了我前夫收藏过的商朝青铜器。我的丈夫也有很棒的收藏,但也比不上Leon的收藏。全世界也没谁能和他相比吧。他什么都有了,连我喜欢的东西他也收藏,尤其是Richard Serra的画。我曾将很想要一幅这样的画,但一直没得到,现在恐怕买不起了。

谈教育项目:想做的并不是蜻蜓点水

你是知名的杰出藏家和艺术赞助人,但我对你的其他成就也很感兴趣,比如Studio in a School这个项目。距离你1977年创立这个项目已经有40年时间了,在这几十年间你持续帮助了纽约市近100万的孩子得到了上艺术课程的机会,还是让在职艺术家来教授的。这件事为何会成为你工作的重心呢?

在1970年代,我读到了《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经济衰退时期纽约市的公立学校是如何削减艺术项目开支的,特别是小学。我当时对此并不了解,但在1960年代学校里的艺术资金极为充足,老师们会给孩子们建窑,甚至开设摄影工作室。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市里才决定削减资助的,毕竟设备费用高昂而且只是起到装饰性作品,并不是学术性质,也不对孩子们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被削减的还有体育项目的开支。

当时,我的朋友兼现任Studio in a School 主席成员Pat Hewitt经营了一个名为Joint Foundation Support的小额补助项目。但我想做的并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真正能对学校艺术项目产生影响。当我们决定了要怎么做之后,也就没什么阻碍了。我们先选定了3所需要帮扶的学校,一所在布朗克斯,两所在曼哈顿,第二年我们把数量扩大到5所。当时我们没有艺术老师,也不想和其他艺术联盟或组织竞争,所以我们就挑选愿意来帮忙的艺术家,毕竟如果要受聘于学校还有很多其他要求,但我们则不去设限。

在那时,Pat已经怀孕,而我则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对我们来说,我们自己确实很难离开学校,因此我们聘用了Tom Cahill来做总监。实际上,我们选择Tom是因为他优秀的领导能力。如今,Tom还在负责将我们的项目带到这个国家的其它学校去,以及我在受到盖蒂博物馆启发,在夏天的时候把孩子们都组织到博物馆里面进行学习,为我们自己创立的博物馆实习项目。通过Studio Institute,Tom已经把这个实习项目带到了费城、克里夫兰、波士顿和普罗维登斯。而且,这个项目被证实是十分成功的。因为孩子们不仅可以得到真切的工作经历,并且最后还可能最终与更多元化的人们在艺术界,或是博物馆里面一起工作。

你什么时候开启的这个项目?

我在1980年代后期启动的这个项目,但是我并不想让公众们知道。因此我找到了我的一个朋友来为这个项目给予资金支持,Tom也并没有向任何人提及这件事。但是,之后由于我的资金越来越匮乏,我们几年前对项目进行了转型(这也是我经常做的)。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卖那么多的艺术品,因为我会许诺我还没钱去支付的事情。如今,这个项目已经被一个学校的工作室接管了,而且项目现在主要面向高中生和大学生们,纽约前市长彭博还会给我们提供不错的资金支持。

是什么启发了你去提升艺术博物馆的丰富性?

这个嘛…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有六个有非裔血统的孙子。但是除此之外,我还经常感觉到提升博物馆的丰富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当我第一次担任MoMA主席的时候,我们曾经会经常举办一些精彩绝伦的圣诞聚会。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艺术作品,而且所有的员工共都会来到这里,比如:展览筹备人员、安保人员、管家们等等,所有人都会来,而且他们都非常有趣。有一次,我和一名展览筹备人员独处的时候,他走过来告诉我说:“作为我们的主席,你能不能做些什么,让像我这样的人在博物馆领域里面能有更好的机会呢?“

他的意思是想让少数族裔能在策展、市场、财务方面都能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在博物馆的各个部门我们都拥有极为丰富和多元的人事构成,而且实习项目也确实帮助了这个组织结构的实现,因为它给到所有的参与者们想要得到这些岗位的所必须的经历。

我们还在纽约的一些学校里设置了另一些旨在帮助不同背景的年轻艺术家的项目,比如我们的为孩子们设立的Saturday项目,是为了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集。我们还有P.S.Art项目,这是一个由大都会博物馆经营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作为评委,共同来选出那些可以在博物馆教育中心上墙展示的作品。获胜者将得到可以帮助他们继续进行艺术学习的奖学金。

我觉得你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支持,你看起来似乎还拥有那种十分少有的能力,你能够说服政府的为在公立学校学习艺术课程的孩子们提供更多福利的能力。我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是他们被说服了么?我们不能只让人们看到这些课程不仅仅是教会一个孩子们一个新的学科那样简单,它还有助于让孩子们去开口讲话、与人互动和创造性思维。其中我用过的一件事是领着人们去到城市里面的各个学校,去看这些项目带给学校和孩子们的影响,因为只有那一刻才是你被说服的时候。

那些老师们会说:“我们连着上了一天的课,因为孩子们从不在上“Studio in a School“这个项目的时候旷课。”因为其它的一些日子里,他们的家长们可能会把他们整天留在家里,因为他们不说英语需要他们的孩子们翻译。但是孩子们热爱“Studioin a School“这个项目,而且他们知道他们将有机会去创造,甚至他们不是在学术表现上最好的学生。在艺术里面是没有完全的对与错的,所以他们不会仅仅因为画的不像丢勒的兔子而被告知他们的兔子不对,它甚至可以是一只有着黄色脖子的绿兔子。

艺术家Jeff Koons在Studioin a School给孩子们授课。图片:Studioin a School

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孩子们彼此之间并不互相批评,并且他们最后还能够用他们学到的艺术来一起讨论很多他们曾经不曾讨论的高深学科。这也是为什么在小学阶段,我们也在有艺术家讲授的课程里设有专门的老师在旁边来负责记录孩子们都说了什么。

这听起来真令人动容,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总统和执政党派希望消除国家艺术基金(NEA)的时代,而这个基金会正是支持学校的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

这样来说吧,我们正被一个拥有有限词汇量的人所领导。虽然现在还有一线希望,但是,并没有很多共和党人可以认识到NEA的重要性,而且当NEA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的时候还会鼓励其他的组织和机构来给予更多的资金帮助。这种情况在MoMA也屡见不鲜,因为如果博物馆要得到了专门为其中的某一场展览提供的资金的话,那么这个必须是能达到一定数额的,而且另一些人也才会想加入进来。因此,我也希望NEA不会就此陨落,人们一定会看到它存在的意义的。

无论何种阶级和种族,我们都正生活在一个一切都处在失衡状态的时间节点上。你的项目则通过“Studio in a School“用艺术的方式致力于去减少这一不平等状态。你担心这会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幻想么?

在我成年的时候,我们都活在种族隔离的阴影里面。我毕业于女子学校,在那里没有人是犹太人或是黑人。我真的十分欣慰后来的人们将不用再生活在一个集权的社会中。并且在纽约,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大熔炉里面一样。在我们其中的一个位于皇后区的学校当中,那里的孩子们能说130种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可能这在世界的任何一个除了纽约之外的地区都不可能发生?

今天的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他们接受同性恋群体,他们也接受像我这样一个由一半白人和一半黑人的组成的家庭。这在我这个年龄层里面并不是这样的,而且你仍然会看到这种隔阂和分裂存在于我所生长的环境中。就比如我就住在一个没有黑人居住的公寓楼里面。有一天我会见一个我正在合作的30人小组,其中的25个是黑人,于是有人告诉我说他们这辈子都没有在这个公寓楼里面看到过这么多的黑人。我觉得, 当他们看到我的孙子和他们的朋友来到我家找我时, 他们可能还会被吓到。

Agnes的公寓。图片:网络

谈博物馆与艺术赞助:博物馆是否持续扩张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

同时,艺术界是一个有趣的地方。在这里很难去找到一个艺术家或是策展人没有坚持着有十分具有进步性的价值观的。至少对公众来说,艺术上对于多元化的的建树还与其他行业有着很大的差距。媒体、时尚、科技、体育业,等等,基本任何一个其他的文化领域,其中的有色人种职位占有比都比艺术圈要要多很多。除了哈林的工作室博物馆(Studio Museum in Harlem),它是一个很不错的机构,但也是很小众的一个,很少有美术馆或是博物馆的总负责人是黑人。

这里也没有很多的女性。人们已经为大都会是有一位女性总监而饱受争议,我是支持的,虽然也有人说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那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主席是一名女性,所以为什么不要一位女性馆长呢?

是的,Emily Rafferty,而且她也是一个非常棒的主席——他们永远都不该让她离开。但是,我也跟董事会中某些投了汤姆·坎贝尔(Tom Campbell)的人聊到过,在谈论与下一任馆长有关的话题时,她用的词汇都是“他“。所以人们觉得应该是一个有过相关背景的男性担任担任这一职务,这个事实一直都存在。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像Bryan Stevenson(平等正义平台创始人)以及Michelle Alexander(《 新的吉姆克劳法》这本书作者)一直在强调如果我们真的要改变非裔的现有地位和现状,我们必须面对奴隶制的残存恶果,以及其意义。我们必须学习像德国那样处理此类问题,也就是保留和纪念跟这些历史事件有关的记忆——比如,他们会在犹太人曾经在街上被带到集中营的地方标注星星符号。

因为这是不可置信的。我认识一位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研究生的非裔艺术家,他的兄弟曾经问他:“为什么你要选择成为一名艺术家?用你的聪明才智和良好面貌,为什么你不去可以挣更多钱的金融机构?“这位艺术家回答:“让我带你到一些画廊,看看艺术家们都在干什么吧。”然后他们去了切尔西画廊区,在路上,一名警察拦住他们说:“我已经观察你们一路很久了,我知道你们在干什么——你们在偷画!“他让他们把双手举起扒在墙上。这是让人不敢想象的事情。这位艺术家甚至常年在进行创作。

这个太令人愤怒了。这也不禁让我想起:让涉及到艺术领域的多样性时,作为MoMA的荣誉主席和MoMA PS1分馆的董事会主席,你一直对此做出了重要的领导作用。2019年,MoMA现任主席Glenn Lowry将会年满退休年龄65岁。你对下一位馆长的背景有什么样的期望?

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我觉得这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选择一个最合适优秀的人当然很重要,我觉得现在也有很多女性会很称职,而且会做得很好。费城艺术博物馆就出现过一位非常优秀的馆长Anne d‘Harnoncourt(她从1982年担任馆长,一直到2008年去世)。当然不止一个Anne d’Harnoncourt——还会有其他人也可以做得很完美。

Kathy Halbreich(策展人、MoMA副馆长)怎么样呢?

Kathy就是一个绝好的范例,但是她并不想要另外一个类似于在沃克艺术中心(Walker Art Center,加入MoMA前,她在这里担任馆长长达16年)或者MoMA这样主要的职位,她给予了MoMA馆长Glenn、董事会成员以及员工们很多帮助。但是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沃克有一个好的女性领导者,赫希洪博物馆(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也有一个好的女馆长,美国西岸洛杉矶的哈默博物馆(Hammer Museum)也有一个优秀的女性馆长AnniePhilbin。我不是指Annie应该担任大都会的馆长,但是她一定可以胜任MoMA的馆长。她会做得很棒,看看她在哈默所创造的。以前的哈默是一个不太显眼、让人昏昏欲睡的小博物馆,现在成为了西岸最不可或缺的重要博物馆之一。

MoMA现在也面临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你曾经是2004年力邀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改造MoMA的支持者。现在法国设计师Jean Nouvel设计相邻的塔楼也是主要博物馆的一个延伸,博物馆也将会增加三层展览区域。在这个项目中你参与了多少呢?

我完全没有参与其中。在最初有参与过,但是我没有预算支持这个项目,所以就自然未能参与。不过我倒是在积极地为PS1分馆筹钱——我们很需要为展览找到支持,因为花费很多,而且在此前我们也有不少浪费。我们的目标时1500万美元,不过截至还未达到。比起博物馆本身的花销,这算是一笔难以置信的小数目了。

Jerry Speyer 是Marie-Josée Kravis负责这个改造项目的人,他们在筹款方面做得非常棒。可是考虑到这个大楼改造要增加的部分,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灯光和安保的花费,他们还会花更多的钱。大都会在成本投入上获得过不少帮助,因为这个是CIG(纽约市文化机构小组)的一部分,但是MoMA并非其中一员。

最后,在过去的几十年你都参与到了许多艺术慈善的工作。如果我们展望未来,你觉得会看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艺术慈善领域吗?或者,其实以后会是另一个方向。

聊到慈善是否升温,我觉得博物馆是否持续扩张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件花钱的大事,花钱不是太大的好事。总之,在数码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在网络和其他渠道与艺术打交道,其实这个可以帮助艺术传播到更广的人群,也可以拓展博物馆的辐射面。

另外,看看美国水晶桥艺术博物馆(Crystal Bridges Museum of American Art)的做法。Alice Walton(董事会主席)全力支持博物馆把艺术品借到全国各个博物馆。我觉得这是以后一个风向标。人们不能只是一味投入钱到修建上。我认为还有其他投入的方式。我真的觉得这是特朗普现象,也影响了我们许多人,它加速了艺术慈善的应用,因为人们意识到艺术是展示不同理念的工具——看看女性大游行里的标语就知道了。人们开始觉得展示自我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艺术。

所以我觉得慈善还将升温,更多人将会看到艺术家是解决问题和强调问题的重要部分。在这次访谈之前,你问过我关于我曾经卖掉一幅利希滕斯坦的画的问题。因为我真的对用这种方法筹钱,然后通过艺术解决问题。我觉得在面对政治和社会问题时,艺术家愿意走到前面。我认为艺术能够做出一些改变。我认为艺术可以提供帮助。

译:Wenjia sheng、Liu Ye、Cathy Fan

来源:artnet

关键词:博物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