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灵魂深处的定格——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2017-06-20 15:04:30    有艺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灵魂深处的定格——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艺•人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又译: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1908.8.22~2004.8.2)

法国著名摄影家

他是摄影史上的一道门,

不管你知不知道他,不管你喜不喜欢他,

只要想走好这条路,就会从他的门下经过。

他具备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他是被人学习、被人尊崇得最多的摄影师。

布列松享有“等于摄影”的地位,

他甚至就是摄影的代名词。



布列松1908年生于法国塞纳-马恩省。

他儿童时代即酷爱美术,

曾从师画家戈登卡蒂埃·布列松奈和安德烈·洛特。

2004年8月3日,

布列松在法国西南部的家中去世,享年94岁。

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

他创建的Magnum,

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

他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

被誉为 " 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

“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的抓拍摄影大师”。



布列松从小家境殷实。

他的父亲是一家纺织厂的老板,

母亲的家族产业也相当的庞大,

不仅世代经营棉花,

而且在诺曼底地区拥有一个很大的农场。

布列松是家里的长子,

所以接管家族事业的重任很自然的落在了他的身上,

但布列松本人对做生意没有丝毫的兴趣。

他将所有的兴趣都投身于摄影。

布列松家族因此少了一个商界精英,

却诞生了一个影响了整个20世纪摄影的历史人物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布列松也是35毫米照相机的最早使用者之一。

一生踏足世界各个角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

成为20世纪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100年后的今天,

人们通过他用镜头记录下的影像来了解历史,

那一张张深刻而神秘的图片,

使他拥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追随者,

这不仅是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个人的成就,

更为布列松整个家族带来莫大荣誉。







他一生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

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拍摄了大量精彩照片,

被誉为 “ 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 ”,

“人类喜剧的报道者 ”。


布列松特别擅于拍摄人物肖像,

捕捉各种不同的人物表情,

他的镜头下名人无数,

其中包括画家、演员、作家、诗人、雕塑家等等。

印象派画家马蒂斯、

享誉国际的英国画家弗兰西斯·培根、

美国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

雕塑大师贾科梅蒂等等作品被奉为经典。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摄于1946年



法国服装设计师香奈尔女士,摄于1961年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摄于1968年


1961 Marilyn Monroe

布列松的所有肖像作品都是即兴拍摄,从不刻意摆拍。

对于摄影这门艺术,他这样说道:

“拍一张肖像就如同听一个15到20分钟的电话,

你不能等得太久,而要和蚊子一样随时准备咬下一口。”







布列松将眼睛、精神、心灵聚在同一瞄准线上,

面对飞逝的现实,在刹那间辨认一个事实,

同时以视觉所见形象的精准组合纪实抓拍这个事实,

产生了大量的不可重复的杰作,

使摄影彻底摆脱了绘画的阴影,

捍卫了摄影的本质属性和摄影的纯粹性。



布列松不是20世纪所谓的著名摄影家之一,

他远远超乎其上,

现今世界上的每个摄影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他的滋养,

大家都有他的部分DNA。

" 决定性瞬间 "

1952年布列松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

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美学观念。

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

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

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

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

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很多摄影名家所推崇,

并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


布列松提出了摄影史上最著名的“ 决定性瞬间 ” 观点,

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

他决定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

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

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

并使其成为永恒。

他的《决定性瞬间》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的教科书,

"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也为广大同行接受和效仿。


1964 Henri Cartier-Bresson by Ara Güler

为了更近距离的接近人群,

布列松经常将照相机隐蔽起来,

他的拍摄理念富创造性,

非常善于用镜头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画面。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摄影的迷恋:

“ 我整日在街头寻找,

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 。"

他用黑胶带遮住照相机的闪光部分,

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



1968 Paris Riots

他说:“ 摄影家的眼睛,

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

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

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

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

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

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 ——

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

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

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

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


" 在拍摄的时候,

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

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

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

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 "



2004年8月2日,布列松于家中去世,

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将迎来自己96岁高龄。

“神秘”这一主题贯穿了布列松的整个生命。

不仅表现在了他的艺术上,

生活中的布列松也相当的低调,

他的葬礼仅仅邀请了50个亲友参加。

他最终的长眠之处是充满浪漫色彩的,

温暖且阳光的普罗旺斯。

布列松更多作品欣赏


1935 by George Platt-Lynes


1928 Tour de France found on The Guardian.



1929 Max Ernst seated, Ermenonville


1932 FRANCE. Normandy. Seine-Maritime. Dieppe.



1932 Hyères, France


1932 Brussels.


1932 Paris. Place de l'Europe. Gare Saint Lazare.


1933 Italy


1951 Bettina Graziani


1960s Paris

关键词:摄影布列松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