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村戏》雕琢细节坚守质感 导演郑大圣揭背后秘密

2017-07-19 15:53:02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一些旧像,由于美术组画得太好看,郑大圣觉得不符合事实,便请了村里一位曾经画过板报以及写过标语的大爷重新返工。“一定要用当时的代表性图案。”这是郑大圣反复强调的,就连影片中奎疯子的民兵军姿、持枪姿势等,都被要求“做旧”到和当时一样。“因为和40年前比,现在有很多姿态都已经不一样了。”郑大圣说。

图为:电影《村戏》剧照。资料图 摄

除此之外,郑大圣更是把这份执着用在了主题场景“九亩半”花生地上。他没有选择用特效做出绿色的花生叶,而是请了当地七位大爷种了九亩花生。在种植之前,光是寻找合适的九亩地就花了郑大圣整整两周半的时间。

“地势要好,视野开阔,又得离公路近便于运输器材装备,周边还不能有穿帮的东西。”郑大圣和美术指导就按照这个标准去找,只是每天都沮丧地打道回府。他心里明白,要同时满足如此多的条件,并非易事,但他早就打定主意,“找不到,就一直找下去。”

直到他们在山谷拐弯处偶遇两只低空掠过的喜鹊,事情才迎来了转机。“跟着喜鹊,再穿过一条羊肠小道后,美术指导发现了一片四周被山包围的庄稼地,而且是有层次的梯田,当中立一棵野生野长的大柿子树,怎么拍都合适。”郑大圣为此一直感激两只喜鹊的“引路”。

找地不容易,而种植九亩花生地更是个体力加技术活。从2015年冬季到2016年夏季,近半年时间,郑大圣都在琢磨怎么让花生叶快点儿长出来。

“太行山的冬季太冷,为了控制摄制周期我们必须提前一个季度下种,担心长不出来。”在第二次筹备期间,郑大圣和制片人每天都会下地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还请教了一位当地农科站的专家指导施肥、浇灌和除草的节奏,并运用地膜技术,将花生的生长周期提前了整整一个季度。

关键词:郑大圣村戏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