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青楼成长的画界奇才潘玉良,她的自画像不好看却红遍巴黎

2017-09-27 09:50:48    外滩靠谱  参与评论()人

潘玉良 《自画像》 布面油画 33.5cm×25.5cm 1946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5 年前后,潘玉良以优异的成绩当选为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会长。此后,她的艺术生涯进入了全盛时期,不仅巡回个展好评如潮,还相继获得了法国国家金制奖章、法国自由艺术协会国际沙龙银质奖、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比利时金质奖章、巴黎大学多尔烈奖等……在那段时期,能得到世界这么多殊荣的中国艺术家,大约只有潘玉良一人。

艺术事业上的成就,让潘玉良一直苦苦追寻的自我价值,忽然得到了社会评判标准的肯定,她原本自卑自怜、自怨自艾的情绪得到了拯救,自我的身份价值逐渐明朗。尽管在异国生活依然艰辛,她却坚持不谈恋爱、不入法国籍、不和任何画廊机构签约——她对自己的性别和话语有了更深一层的自觉,开始试图建立起完全独立的私语空间。

1945年的《红衣自画像》(图四)中,潘玉良立于窗前,身体呈S型,右肘倚窗;光线斜逆,打在她松弛的皮肤上;她目光斜视,满脸不屑——你能明显看到,此时此刻画者已不再着意美化自我,而是将真实的自我直接显现。尽管忧愁似乎仍存脸上,但那情绪已从男性和他人“对她的审视”,变为了女性“自我的诉说”。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个“女性不得招摇于窗前”的保守年代,“窗”这一意象构成的开放性空间,打破了常被描绘在封闭空间中的女性肖像表现的惯例。她对传统女性压抑的身体、精神的反抗意识,由此自由流出。



图四 潘玉良 《红衣自画像》 73cm×59cm 布面油画 1945年

潘玉良后期的自画像更具表现的意味,她不仅直面了真实的自己,甚至夸张地画出了自己的衰老与丑陋。

作于1949年的两幅《自画像》(图五-1,图五-2)中,潘玉良用近景特写的方式,对自己的表情和神态作了重点的描摹。背景平面化,去除了所有景物,强调了对自我的表达。她眉目上挑,脸上的皱纹被清晰刻画。她的目光直视观者,甚至带有冷冽的、审视的意味。



图五-1 潘玉良 《版画自画像》 版画 1949年



关键词:潘玉良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