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正文

辛亥之前美国画报上的中国人与华夏景观

2017-10-02 15:58:01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收录了辛亥革命之前美国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出版物中近千幅跟中国相关的版画插图和封面。该书编者张文献教授为美国罗林斯大学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及美国档案学会会员。该书通过展示1840—1911年这71年间的近千幅版画,直观而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这一时期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清末华夏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早期赴美华侨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逐步融入美国社会的。“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摘选书中部分插画与编者的评述。

中国迷宫(In the Chinese Labyrinth),《顽童杂志》1901年2月6日,中心插页。

庚子之变,美国以西方领袖自居,其心态与欧洲列强也不完全相同。《顽童杂志》形容中国的形势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战端再起,后果无法预期。图中美国山姆大叔举着谨慎的汽灯小心前进,随后而行的英德俄日奥神态各异,但谁也不敢去碰地上“开战理由”的圈套。

难以孵化的巨卵(A Troublesome Egg to Hatch),《顽童杂志》1901年4月6日,中心插页。

八国联军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但面对错综复杂的中国问题,仍是不得要领。在《顽童杂志》1901年的漫画里,列强试图改变中国的企望与其力不从心的挫折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贸易之门( As to China),《顽童杂志》1902 年3 月12日,封面。

随着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中国最后的贸易堡垒也被列强击破。美英日自封为中国贸易的看门犬,而《顽童杂志》漫画的注解说明,保持门户开放的最好办法是不让它关闭,一副十足的霸权主义嘴脸。

中国暂时安全(China Safe — for the Present),《顽童杂志》1902年4月9日,封面。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德国霸占山东,俄国控制东北,吃得脑满肠肥。《顽童杂志》讽刺漫画里,俄国与德国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自语道:我们当然需要和平,吃饱了活动有害健康!

剪掉你的辫子(Why You No Cuttee off Your Queue?),《顽童杂志》1912年1月31日,封面。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清政府被推翻,民国成立,中华民族迈入新的历史纪元。《顽童杂志》1912年1月31日的封面漫画上,中国士兵已经用文明进步的剪刀剪掉了象征奴役落后的辫子,并反问山姆大叔:你什么时候也剪掉你的辫子?辛辣地讽刺了美国政治深陷两党恶斗的漩涡。

乡村少女(A Country Girl in Summer),《哈泼斯月报》1895年8月,359页。

拉尔夫在水乡河畔遇见一位十四五岁的美貌少女,不仅容貌美丽,而且举止大方,对一行人启齿微笑,招手致意,不像其他的中国女子一见洋人马上躲避。但双方言语不通,一个岸边,一个船上,只能手势比画。拉尔夫对这位“终生难忘”的姑娘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只见她牙齿雪白,眼含笑意,举手投足优雅美妙;上着黑白背心,下穿蓝花裤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鬓边还插着叫不出名字的黄花。如此种种,仿佛浣纱西施再世,即使今天看来也是出水芙蓉般纯美无瑕。

水乡昆山( One House in Quin-San),《哈泼斯月报》1895年6月,15页。

美国记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绘中国江南水乡的风韵,只是不知船上这位男士正在向依窗而立的女子说什么。

广州船民(Group and Residence of Fishermen near Canton),《中国总论》第2卷,15页。

卫三畏在其著作中对广州沿海的渔民亦有记载。据其描述,这些船民十分勤劳,却并不安分,有时也做打劫的勾当。当船只老旧不能出海以后,船体就成了他们陆上的家园。

饮酒划拳(Guessing-Finger Is the Favorite Game),《哈泼斯月报》1895年11月,952页。

划拳又叫猜枚、猜拳、拇战,起源于汉代,是中国饭局交际中一种即兴娱乐的游戏。划拳不仅斗智斗勇,增添酒兴,烘托喜庆,且因玩时须喊叫比划,极易让人兴奋。《哈泼斯月报》插图描绘了酒席上中外人士酒酣耳热,吆五喝六,气氛十分热烈,一旁还有数名女子斟酒奏琴相陪。

妈妈,铃铛会响吗?(Say, Mamma, Will It Ring if I Pull This?),《马蜂杂志》1889年10月5日,5页。

这幅漫画描绘了一家华人古玩店内的场景,意在嘲笑在美华人的发辫与西方社会规范格格不入。女童埃德娜扯着店主的辫梢,天真地问道:妈妈,铃铛会响吗?

华工买帽( A World Grabber),《顽童杂志》1902年4月16日,6页。

《顽童杂志》1902 年4月6日漫画对在美的犹太人和华人有着明显的种族歧视倾向。图中一名来自德国的犹太帽商正在咄咄逼人地向来自香港的华工推销他的圆帽:买一顶吧,我的朋友,只要25 美分,赔本我也要做成这笔对华贸易!

难题迎刃而解( Difficult Problems Solving Themselves),《哈泼斯周报》1879年3月29日,256页。

19 世纪末美国东西两岸针对黑人和华人的种族歧视和迫害,导致了许多人选择逃离伤心之地,一路迁徙去寻找新的幸福之乡,纳斯特以此为题在1879年3月29日的《哈泼斯周报》上发表漫画。图中一名华人在阅读旧金山暴徒发布的告示,而与其他白人移民一起的年轻黑人则手持自由人的包裹向着西部挥帽憧憬。

束手束脚(His Hands Tied),《马蜂杂志》1882年4月14日。

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后,美国第二十一任总统切斯特·阿瑟(Chester A. Arthur,1829–1886)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是与中国修订的条约,另一方面是来自国内的强大政治压力。有鉴于1879年的国会《排华法案》曾经被当时的海斯总统否决的前例,《马蜂杂志》认定总统阿瑟已经被特殊利益集团收买。在其4月14日的封面漫画中,阿瑟被丑化成一条腿已经穿上了华人裤子的政客,身后还有华人在帮他梳理发辫,阿瑟脚上分别束缚着“无知”和《圣经》的镣铐,双手则被“华人资金”和“轮船与铁路运输利益”紧紧捆绑,面对美国参议院通过的《排华法案》无能为力。图下并附有注解:管理自由民者当首先解放自己。

千钧一发( At Last the Democratic Tiger Has Something to Hang On),《哈泼斯周报》1882年4月22日,256页。

《哈泼斯周报》1882年4月22日刊登纳斯特作品,辛辣地讽刺了民主党在通过《排华法案》过程中所起的恶劣作用。民主党在南方蓄奴问题和美国内战中站到了错误的一边,实力大挫,白宫长期由共和党人把持,后来发现通过掀起种族恐惧与歧视对其迅速恢复政治影响力大有帮助,因此在排华问题上不遗余力。图中华人紧紧抱着总统“否决”的小树才不至于堕入深渊,而华人的发辫却成了民主党人赖以生存的救命稻草,在作者眼里这是何等的讽刺,纳斯特毅然把自己的名字签到了华人的一侧。

自取之辱([Dis]“Honors Are Easy.”Now Both Parties Have Something to Hang On),《哈泼斯周报》1882年5月20日,317页。

由于国会将禁止华人移民的期限从二十年缩短为十年,总统阿瑟随即于5月6日签署通过,《排华法案》最终成为了美国法律。纳斯特于是在5月20日的《哈泼斯周报》上以漫画方式严厉谴责了这一行径。在纳斯特看来,总统与共和党在排华问题上最后与民主党妥协,似乎保全了脸面,却是对林肯价值观的背叛和对共和党平等宽容核心理念的抛弃。共和党在排华问题上与民主党沆瀣一气,是自取之辱的表现,为极不道德和不公正之举。图中悬崖上美国“自由”的小树已经被连根带起,手抓树枝的华人仍在拼命挣扎,辫子下面还吊着民主与共和两党,心灰意冷的作者最后将自己的名字签到了海水里。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张文献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延伸阅读】

沈弘:《美国画报上的的中国:1840—1911》序

数月前,美国罗林斯大学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张文献教授跟我联系,说想约我为他即将在国内出版的新书《美国画报上的的中国:1840—1911》写一篇序言。我本与张教授素不相识,但在看了他书稿之后,颇为其内容所吸引,故欣然命笔。

这本书稿中收录了辛亥革命之前美国报纸杂志和书籍等出版物中近千幅跟中国相关的版画插图和封面。这在国内同类出版物中可能要算是收录得最全的,这一点也是该书稿最令我感到称奇的地方。我本人因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在过去15年中一直在欧美各国的图书馆和档案馆中收集和研究西方出版物中反映中国的图像资料,所以深知要收集这么多的版画插图和封面实属不易。上述版画的来源,如《格立森画报》(Gleason’s Pictorial Drawing-Room Companion)、《宝楼氏画报》(Ballou’s Pictorial)、《弗兰克·莱斯利新闻画报》(Frank Leslie’s Illustrated Newspaper)、《哈泼斯月报》(Harper’s Monthly Magazine)、《哈泼斯周报》(Harper’s Weekly: A Journal of Civilization)、《顽童杂志》(Puck Magazine)和《马蜂杂志》(WASP Magazine)等报纸杂志因其年代久远和罕见珍贵程度,一般都收藏在图书馆的善本特藏部或档案特藏部,普通读者很少能够见到真本,如想借阅,图书馆员们往往会建议你去看缩微胶卷。即便是学者想要调阅真本,那也得提前预约,而且每次调阅的画报数量会极其有限。以周报为例,假如它从1850年一直办到1910年的话,那理论上全套总数就会有近3300期。倘若图书馆只允许你每次调阅5期的话,那你就得预约和跑图书馆至少660次以上,才能将它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假如是在国内,很多图书馆可能还有价格不菲的收费,这样的话,不仅时间耽搁不起,就连所需花费的钱也会难以计数。

上述推测仅仅是建立在图书馆收藏资料齐全的基础之上。但实际情况是,即便是像哈佛大学图书馆这样的国际顶级研究图书馆,上述报纸杂志的收藏也是不全的。且不说像《格立森画报》和《宝楼氏画报》这样相对比较罕见的报刊,就连像《弗兰克·莱斯利新闻画报》《哈泼斯月报》《哈泼斯周报》《顽童杂志》和《马蜂杂志》一类相对较为常见的报刊,因长期使用所带来的损耗和失窃等原因,一般来说也不会齐全。我本人在哈佛大学图书馆做过几年的研究,也访问过不少欧洲大学的图书馆和几乎所有的美国常青藤大学图书馆,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

即便是学者调阅了真本,也不一定就能够复制作为杂志封面和插图的版画。每个图书馆都会有自己特殊的规定,对于善本特藏的使用有各种限制。一般来说,会要求调阅报刊的研究者与图书馆签订一份协议,保证遵守图书馆的相关规定和限制。由于一百多年以前的报刊纸张发脆,容易损坏,为了防止报刊的损耗或损毁,一般不允许拿去复印,只允许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或在个别情况下,允许用扫描仪进行扫描。而且,按照上述协议的规定,研究者复制的图像一般只能用于个人的学术研究,不能任意扩散,也不能随便用于商业目的。

撇开上述所有的限制和协议不论,用拍照或扫描获得的图像资料,还得逐一用计算机的图像软件进行特殊处理(如去网格、锐化对比度和修补残缺等)之后,才能够符合印刷出版的要求。图像处理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需要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艺,对一张图像的处理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修缮和修复,才能够达到差强人意的出版要求。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要收集和获取近千幅版画的图像,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和图像处理,那该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我之所以要不厌其烦地说上面这番话,是为了强调本书所收录的那些版画图像确实来之不易。虽然国内也有同类的书籍,但是在所收集资料的齐备性和丰富性上,均难以与本书相比。以其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和美国档案学会会员的身份,以及奥林图书馆档案特藏部主任的职位,张文献教授“近水楼台先得月”,也许是收集上述珍贵版画图像资料和编纂这样一本图文书的最理想人选。

除了在美国早期报纸杂志中收集跟中国相关的版画素材实属不易之外,本书所收录的那些版画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张教授将全书分为“大清军政”“泱泱中华”“市井人文”“大洋彼岸”和“亚美利坚”这五章,除了其中第三章有六小节之外,其余各章下面均有四小节。换言之,作者在对所有这些版画进行整理之后,将它们分门别类,归在了“中国与世界”“风云人物”等22个不同的小标题之下。浏览全书之后,我对以下这几个部分内容的印象比较深刻,愿意在此提出来,与大家共享。

美国早期报纸杂志中有关中国的图像,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美国人心目中主要的中国人形象是凭借妖魔化想象而塑造出来的所谓“满大人”,即一个丑陋、猥琐、保守和愚钝的漫画式东方人形象。几乎所有上述美国报纸杂志都不能例外。但在所有这些漫画作品中,艺术性最高、原创性最强的,因而也最吸引读者眼球的要数《顽童杂志》的彩色漫画。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介绍的那样,《顽童杂志》创刊于1871年,是美国最早成功采用彩色石印版画的一个周刊。直至1918年停刊为止,它所坚持下来的一个传统就是重视彩色的漫画,每一期的封面(有时还包括封底)以及中间的一个双页,都会刊登彩色的政治漫画。它也是在美国报刊中最早采用彩色广告的。由于该杂志雇用了伯纳德·吉勒姆(Bernhard Gillam,1856–1896)、利文斯通·霍普金斯(Livingstone Hopkins,1846—1927)等当时美国一流的漫画家,所以该杂志的彩色漫画作品相对来说构思比较巧妙,色彩鲜明,线条简练,人物形象较为饱满,但最重要的是数量庞大。它与大洋彼岸英国著名的漫画杂志《笨拙》(Punch)遥相呼应,几乎可以相提并论。

与上述漫画传统相对应的是一种主要依靠到现场进行写生和素描的写实传统。在这一方面最突出的要数《哈泼斯月报》所派遣的画家在京杭大运河苏州至杭州段进行的为期一年的采风过程中所画的风景速写和人物素描。1894年,美国作家朱利安·拉尔夫(Julian Ralph,1853—1903)受《哈泼斯月报》编辑部的派遣,到中国南方江苏和浙江的大运河沿岸来体验生活,采访调查和进行文学创作。同行的还有一位叫韦尔登(C. D. Weldon)的画家,奉命为前者在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创作的一系列短篇故事画插图,他以简练的笔触和透明的色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杭州作为江南水乡的鲜明特征。由于创作灵感来自真实的生活,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和景观无不显得栩栩如生。

韦尔登是当时美国一位知名的画家。他的眼光和对色彩的感受力都极为敏锐,跟作家拉尔夫一起在杭嘉湖平原的农村进行考察时,那儿浓郁的乡土民俗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根据拉尔夫在其后来将这些故事结集出版的《独自闯荡中国》(纽约,1897)一书前言中的介绍,画家韦尔登对于当地老百姓的服饰式样和色彩十分痴迷。尤其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运河边一家磨坊老板的14岁女儿,不仅模样俊俏,而且服装也十分独特,上身穿的是一件黑色小褂,下面则是一条浅蓝色的裤子。画家感叹自己的颜料无法表现出那种独一无二的靛蓝色。令韦尔登印象深刻的并不仅限于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服饰,他的画笔还记录了有着明显的江南风格的苏州和杭州老房子的窗、门、屋檐和墙等各种细节,为后人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画家笔下其他具有鲜明杭州地方特色的景观还包括大运河上式样古朴而又装饰精美的客船。大运河上过去还有一种独特的捕鱼方式,那就是渔民驾船带着鱼鹰去抓鱼,时过境迁,人们现在很难再看见这种独特的捕鱼方式,如想忆旧,就只能从韦尔登的画中去领略一番了。杭州现在虽然还有少数老房子保留了下来,但是更多的古建筑结构和装饰细节却都已经失传。幸运的是,从韦尔登的另一张名为“清朝官邸”的插图中,我们还可以见识到一些有关中式门窗上的装饰图案、方形灯罩,以及藤编凳子等珍贵古建筑和室内装饰的细节。清末的杭州城内外水道纵横,运河交错,运河上的住家船和运河边的建筑等构成了杭州作为江南水乡的基本要素。从韦尔登题为《河畔茶坊》的插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住家船的样式,以及运河边上低矮简陋但仍不失优雅的民居建筑。而在一张题为《河畔憩息》的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杭州凉亭和小桥的模样。其中那座具有众多台阶的青石板石桥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假如我们把这张画跟曾任之江大学校长的费佩德于民国初年在杭州拍摄的一张老照片中的石桥做一下比较,就不难发现韦尔登的画作相当真实和准确地再现了当时江南随处可见的青石板桥式样。

虽然在《格立森画报》和它的后继者《宝楼氏画报》,以及《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报刊中也能看到属于这种写实传统的现场速写,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三个报刊1850–1890年间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跟风、模仿和抄袭的作品。在1891年美国政府正式颁布《国际版权法案》,并开始对主要来自英国的外国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之前,美国曾一度是盗版者的天堂。所谓跟风和模仿,就是把别人作品的构思或构图拿过来,改头换面地画一下,或者干脆在别人的现成作品上再添加几个人物。所谓抄袭,就是把别人刚发表的作品直接拿过来,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假如我们把《伦敦新闻画报》与上述这三个美国报刊仔细地加以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本书中第一章的《英国兵船》《清军击鼓手》《抢救伤员》《准备冲锋》《战前祈祷》《准备行动》和《阅读英军安民告示》,第二章的《弧形大街》和《广州老城》,第三章的《工作便餐》《香港茶会》《旧式客厅》《游途小憩》《涉水过河》《抽茧缫丝》《拜天地》《丧葬》《工余自乐》《香港赛马》《抽大烟》《广州烟馆》《饮酒划拳》《中医大夫》《母女梳头》《舢板姑娘》《江湖相士》《水上勇士》和《中国巨人》,等等,都是直接从《伦敦新闻画报》窃取来的。这些版画作品通常是刚在《伦敦新闻画报》上发表一个月左右,便被照搬到了上述这三个美国报纸杂志之中,其中时间最短的是仅在两周之后。这种顺手牵羊拿来的作品毫无原创性,因而也毫无思想性、艺术性可言。复制品一般在质量上总是低劣于原作,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以讹传讹。以第168页的《涉水过河》为例,原作的文字说明是中国台湾岛上的土著背着英国画家过河,而在《宝楼氏画报》中则变成中国内地的向导背西人过河。

事实上,本书中原创性最强、史料价值也最高的应该是最后两章的内容,即反映华人移民美国之后的遭遇和在美国生活的情况的作品。这方面的历史背景和华人在美国的情况,编者在前言中已有详细的论述,在此我就不再赘言了。

由于本书内容庞杂,时间跨度大,而且涉及百年前中国社会生活和中美跨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所以编辑此书具有很大的难度,要求编者具备百科全书般的知识结构。

这近千幅画作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若要为每一幅画作内容写作背景的介绍,需要阅读海量的相关文献,并且会涉及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背景。编者百密一疏,在解说这些版画作品所包含的潜在信息时,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错误,或者在措辞上会有不太到位的地方。然而瑕不掩瑜,我认为本书将会是一本具有很高史料和艺术价值的好书。它通过展示1840—1911年这71年间的近千幅版画,直观而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这一时期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清末华夏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早期赴美华侨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逐步融入美国社会的。它不仅可能成为受普通读者欢迎的畅销作品,而且还将为研究中美历史和跨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有用而珍贵的研究素材。

关键词:辛亥美国画报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