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天价中国当代艺术品有何价值?(1)

2016-04-06 09:27:35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蔡国强“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展在卡塔尔开幕

蔡国强想怎么样?你怎么看自己?

蔡国强挺好玩的,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经常想放一条大鞭炮让别人吓一跳,其实没有吓到别人把自己吓了。 这次,这个“小男孩”把一个尖锐直白的问题当作鞭炮,直接扔给了15位艺术家、17位国内外著名专家、3位著名学者,最后在一个展览、一本画册、一部纪录片中试验这挂鞭炮和这些人发生的化学反应。

蔡国强新书《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

“你的(艺术)独到之处是什么?” 这是蔡国强过去两年以来几乎见人就问的问题。换一种问法就是你的艺术怎么样。“艺术怎么样”是蔡国强过去两年来筹办的一个展览的名字,2016年3月14日该展览在卡塔尔多哈阿尔里瓦克 (Al Riwaq) 展览馆开幕,展示15位/组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围绕着这个展览,蔡国强主编了同名画册《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做了一部同名的纪录片。4月2日,蔡国强带着他的新书与纪录片在北京前沿艺术展演中心与学者汪晖、艺术家刘韡进行了交流。

艺术怎么样?

看他们在方法论上的追求

过去几年,身在海外的蔡国强会和很多美术馆的策展人、馆长接触,虽然常住海外做个展,但作为一个中国的艺术家,人们难免跟他谈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情况,谈着谈着总是突然会有人问出,“谈谈艺术怎么样吧?”

“一开始我会一愣,很快我也理解,他们指的是能不能在专业上直接谈谈艺术本身?”蔡国强介绍。

巧的是刚好多哈那边想让蔡国强做个展览。“因为我2011年在多哈做了一个个展叫《海市蜃楼》,还在戈壁滩上做了一个‘大爆炸’。他们和我分手的时候说能不能请我回来做展览。我想刚做了一个展览怎么做,对方说请你策划一个中国展,这个事情真的成了。”蔡国强说,从2013年开始,他从工作室组建一个团队,开始构思展览。

蔡国强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世界当代艺术展都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但却很少归宿到艺术家个人的劳动、个人的创造和思考上。

“所以我就想这个展览既是提给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也提给西方注意到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命题,也是给阿拉伯、乃至全世界的问题。”蔡国强从200多位中国艺术家中选出15位进行深入访谈交流,他对每个艺术家的问题也直接、坦率,抛开艺术的种种标签——政治标签、中国标签、天价市场标签,直接问:“究竟你的艺术怎么样?”

事实上,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更多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议题、国家历史和大文化叙述下,以及在艺术市场上的天价新闻,但一些基本核心的问题却甚少被讨论。“中国当代艺术水平究竟如何?艺术家贡献多大?抛开中国的特殊背景,那些天价中国当代艺术品有何价值?有没有创造性?”这正是蔡国强和他选出的15位/组中国大陆出生的在世艺术家通过展现他们对艺术态度、创作观念、方法论、表现手法的创造力之探索所回答的问题。

“我主要看他们各自在方法论上的追求,还有他们长期很在意的个人语言。有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懂,但我能感受到艺术家的能量。我更看重艺术家探索的方向,他们对语言的坚持值得敬畏。”这是蔡国强从200多名艺术家挑出15名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