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中华艺术 >

顾亮造物有灵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顾亮造物有灵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2019-12-25 18:00:55 北青网

“每一段故事诞生的地方,都有一种美存在”,日本当代工艺大师赤木明登在《造物有灵且美》一书中发出了对“美”的叩问与思考。无独有偶,当人们看到顾亮36幅纸本水彩系列作品时,也会不禁发出“造物有灵”的感叹。12月8日至15日期间,由新意动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斓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顾亮作品展,以《造物有灵》为主题,在奥林匹克森立公园北园树木园徽派老宅展出,吸引了大量艺术届人士驻足品鉴,游人如织。

顾亮造物有灵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顾亮(左三)与参展人员合影

顾亮,长于古都西安,毕业于西安美院,2000年随世交和业师蔡小华先生前往上海,2008年后定居北京。从早期的《地标》、《现场》,到近年来的《日常》、《线索》,顾亮作品中愈发频繁地出现“减”与“简”的影子,也越来越接近某种经验的本质。这也让他更多地思考人与造物主,人与人之造物间的纠结,他无时无刻不与它们对话,他看见、他听到,所以无论铅笔、曲别针还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件,在他的画笔下,都渐渐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张力和呼吸感。

顾亮造物有灵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不想提笔》/顾亮/2018

接受采访时,顾亮坦言从小不爱写作业,于是铅笔重新生长,长成带刺的荆条,让人来不及握住就已然察觉痛楚。顾亮的目的当然不止于让人感同身受一种痛苦,当人们再度凝望铅笔,是否发现尖锐的刺已被削去,锐利的刃划过笔身,或圆或圆润的五面呈现出记忆中经典样子,游走于纸张的沙沙声是不是无法停止的呐喊,黑色的痕迹是不是干涸的血?顾亮没有回答只是笑笑,他的画笔造物“有灵”,如何与“灵”对话,是看客们要向自己求索的答案。

借助日常物件的朴实和水彩画的天然结合,顾亮对细节的把控也给予了创作更多的自由,在静物的选择上也有着自己的标准。没人知道顾亮会在什么时候动笔,将眼前的一切捕捉下来,抽丝剥茧,只留下一个造物,甚至是常人眼中正在高速运动的物件,只要那一刻它够纯粹,他就能看见。

顾亮造物有灵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别倒》/顾亮/2019

顾亮与朋友学摩托,整个场地一上午都是绕杆倒下“哐啷啷”的节拍,于是《别倒》就在三连音的错位感中诞生了。可怜的杆儿,即便观者不了解这个故事,那些斑驳的痕迹与色彩也在控诉岁月的冗长,斜拉出来的影子日复一日地出现,杆子以将倒未倒的姿态出现,但画面的重心早已分布在底座之外,基于生活常识它注定要倒下去。顾亮画龙点睛的表现在于将运动的状态静止表达,以违反直觉和经验的表象刺痛观者的感官,于是密密麻麻的细节在杆身上出现了,它似乎记录了每一次磕碰,每一次摔倒,除了一丝命运的味道,一种不满的情绪也显而易见。

如果说,画静物的初学者是在刻画事物本身,顾亮的画笔所触已跳脱常理的桎梏,他的笔尖钟情于万物灵魂的表达,亦是一场思想解放。某年夏天,顾亮酷暑中吃瓜,他当时无法理解,那一口如何藏下那么多瓜子。浓郁的生命火种在舌尖跳跃,冰冰的瓤四处躲藏,一场“冰与火之歌”在口腔中爆发,“疯了,想传宗接代想疯了吧!”

顾亮造物有灵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解暑-2》/顾亮/2014

于是西瓜和叉子一起进了画框,这是一块不怎么漂亮的西瓜,一块常人眼中如同“鸡肋”的瓜,但它也可以是一块奋斗的瓜,努力的瓜,叉子不仅被它拽得老长,甚至快要难以阻止它逃出画框。这是两种顽强生命力的较劲,亦是一种宿命的对决。

生活从来不缺少人造物,但又有谁会注意现代人已无法离开人造物,人们还在“万物有灵”中歌颂自然,却罕见顾亮这样表达灵与物之间由内而外的感受,认同人造物,向“物”致敬的有趣灵魂。以生活为起点,对寻常物件惊人的细节描绘,为画中物赋予了朦胧也难以置信的美,《造物有灵》的圆满展出,意味着顾亮的绘画继续向更高意识层阶攀升,并且有理由让人相信,这种攀登对于他而言是无止境的。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