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把经典传承下去——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复排探班

国家京剧院2022年“百日集训”已拉开帷幕。日前,记者来到国家京剧院畅和园剧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京剧院“百日集训”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田磊主演的《野猪林》正在紧锣密鼓的排练中,梨园伉俪、“梅花奖”夫妇、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光、沈健瑾在现场指导。

老戏新唱是国家京剧院的传统

“老戏新唱,是京剧院老三团的传统。”李光告诉记者,他的代表作《汉宫惊魂》就是在传统剧目《打金砖》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而《野猪林》是李少春先生在《逼上梁山》的基础上创作的。

把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复排探班

《野猪林》排练现场资料照片

京剧《野猪林》是一出熔“唱念做打”于一炉的经典剧目,带有浓重的文武老生戏的特点,历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其故事取材于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年代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故事,他被太尉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路上获结义兄弟鲁智深搭救,后来在山神庙,林冲手刃了仇人陆谦,冒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最早把这一故事搬上京剧舞台的是武生宗师杨小楼,1948年经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先生整理改编,该剧日臻完善,成为经典剧目。1949年,该剧曾在上海连演66场。1963年,该剧被搬上银幕,风靡海内外。

“这出戏李少春先生当年拍完电影后就没在舞台上演了。后来中国京剧院复排这出戏,由李光与袁国林、李维康三人主演,严格尊重李少春的版本,但也有创新,主要体现在音乐设计和灯光布景上。”沈健瑾解释说,林冲与林娘子的出场,在电影里只有打击乐,“长亭分别”二人唱完后就结束了。后来复排时加上了出场音乐,非常好听,是由当时的主演李光、琴师林宗缇和弹月琴的许俊德三人设计的。“长亭离别”加了音乐后成为“离别曲”,将林冲和林娘子两人的生死离别烘托得更加凄惨、更为动人,戏也就更好看了。舞剑,电影上是舞刀,舞台版本上有舞剑,舞剑时过去只有打击乐,李光演出时加上了音乐,音乐、舞剑与京剧的锣鼓点三结合,效果特别好。当年京剧名家李万春先生看了,说你们这样创新非常好,比过去更加精彩。以后全国各地的京剧院团演《野猪林》,都用的这个版本。

培养领军人才,传承国粹经典

“李少春先生是《野猪林》的第一代主演,我是第二代,他们是第三代了。”李光指着台上的田磊,对他的表演十分满意,“之前给他排过这出戏,这次的表演成熟多了。”

“《野猪林》是李少春先生一生的艺术精华浓缩,我先模仿,像了就很不容易。再在李光老师的指导下,体会李光老师对人物的理解,努力做到,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田磊说。

李少春先生的表演艺术,博而又精,杂而又纯。他文武全才,继往开来,极富创造。老生戏、武生戏、红生戏、猴戏、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都很拿手。这部《野猪林》是他的心血之作,也是国京的保留剧目,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李光说,以前老三团排戏都是因人设戏,他文武兼备,就排《汉官惊魂》《大闹天宫》《野猪林》等,李维康唱功好,就排《蝶恋花》《秦香莲》《谢瑶环》等戏。“现在的年轻人自身条件很好,比如田磊,文武兼擅,现在传承老一辈的戏,以后也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些剧目。”

“与前辈相比,我们基础太薄弱了”,田磊坦言他们与前辈的差距太大,李少春先生是一代宗师,而李光也功夫深厚扎实,感觉自己望尘莫及。

其实田磊在同龄人中也是佼佼者,他是第四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研究生,2020年中宣部授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梅花奖获得者,2021年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除传统戏外,在新编历史剧《北风紧》《诗杰王勃》《洛水伊人》《安国夫人》,改编历史剧《渭南之战》,新编现代京剧《镜海魂》《东极英雄》《党的女儿》《渡江侦察记》《战士》等剧中都有突出表现。更为难得的是,他师承众多名家与流派,能演多个流派的戏。

几场戏排下来,沈健瑾十分欣慰,她说:“剧目是经典剧目,选好演员,事半功倍。田磊的林冲、付佳的林娘子、杨威的鲁智深都非常出色,传承了国家京剧院创新的风格。”

“一棵菜”精神也需传承

“停,你们两个重新走一遍,动作要快”,李光站起来,让扮演董超、薛霸的年轻演员石岩、于慧康重新做了一遍搀扶林冲坐下的动作,并让他们做动作的同时,嘴里的念白也要说快些。

“京剧讲究‘一棵菜’精神,主角、配角都要精彩。在传承经典剧目的同时,‘一棵菜’精神也需传承。”李光强调说。

记者看到,扮演锦儿的李晨在指导下将关门、拿刀动作完成得干脆利落,高衙内扮演者金星则动作、表情更加夸张,丑态毕露。而刚刚下场的林冲岳父扮演者黄佳,又与主演田磊在一边练起了前几场的刀对枪比试。整个排练场内,无论主演还是配角,都在认真排戏,心无旁骛。

优秀青年演员付佳在剧中扮演林娘子,拜师杜近芳的她对能演出这出戏、扮演老师曾经扮演过的角色十分兴奋。她说小时候看过电影,老师那时年轻,不管是扮相还是唱腔,整个状态都是最好的时期。“老师生前我虽没机会演林娘子,但是老师曾经把这出戏从头到尾地传授给过我,从唱腔到表演、身段,一字一句为我说戏指导。此次戏剧由李光、沈老师加工指导,完全尊重杜老师生前的指导,主要是对走得不合适的地方,包括位置、动作等作细微调整。沈老师说只要感情到位,符合人物,都没问题。以前与田磊合作过《四郎探母》《长坂坡》,这是第三次合作。他是很成熟的演员,能带动我入戏。”

“过去老先生创下的经典剧目我们有责任、有担当传承下去,让现在的观众看看当年国京的风采。2019年国京复排《大闹天宫》,开票上座率就极佳。”沈健瑾感慨地说,很多东西,没传承下来人都走了,很遗憾。“李光今年81岁了,我也77岁了,迫切希望能将所学传给年轻人。作为京剧人,一定要给观众排出好戏,推出好人才。”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藏品总量14万余件,特色藏品有农业古籍、传统农具、彩陶、票证、农业宣传画、高密年画、土壤标本、农业蜡果等,其中一级文物213件。馆内设有基本陈列“中华农业文明”、专题陈列“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土壤标本”“彩韵陶魂——田士利捐赠彩陶展”,还有农业科普馆、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园等,生动展示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农业文明。

    2024-03-26 09:42 中国农业博物馆 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吴兴”为湖州古称,自三国始立一直都是江表大郡,两宋时期,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商业繁荣,文化兴盛,“四方士大夫乐山水之胜者,鼎来卜居”,留下了众多名园佳构,形成了以山水泽地园居为主的别业集群。

    2024-03-19 10:47 吴兴河 湖州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创新力量驱动文化“出海” 上海制作闪耀世界舞台

    上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本,正日益深入践行其文化使命,搭建心灵沟通之桥,修筑文明互鉴之路,让中国看到世界,更让世界看到中国。

    2024-03-15 10:37 文化传播 上海制作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曾有短剧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竖屏短剧世界里,主打的就是一个‘白日做梦’,我们给用户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如今,这份情绪价值的投喂对象直指年轻人。

    2024-03-14 10:41 ​《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 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平遥坚持保护为先,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鲜明的古城特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旅拍热兴起后,平遥县职能部门加大对从业人员的指导、培训,同时加强对旅拍行业的监管,确保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拍行业健康发展。

    2024-03-11 10:14 文旅融合 平遥古城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金庸百年诞辰纪念 ——金庸笔下的疯女人

    不久前,有朋友和我聊到金庸,谈及金庸小说的现代性,说到金庸小说的女主人公不同于传统小说,里面的女性均有血有肉,不是纸片人。朋友还举了“梅超风”和“叶二娘”两位为例子,说她们均有悲惨的过去,导致她们成为小说里的“恶人”,人物性格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所以这属于金庸小说的现代笔法。

    2024-03-08 10:04 金庸百年诞辰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漫步殷墟博物馆新馆 聆听商文明回响

    3000多年前的陶三通、铸有纹饰精美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殷墟,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2024-03-05 10:13 殷墟 考古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要道,甘肃犹如一柄如意镶嵌在中国大西北,既有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24-02-28 09:52 “一带一路” 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月12日正月初三18时30分,中国文字博物馆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一字千年·博物馆奇妙夜”龙年夜场系列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2024-02-26 10:00 中国文字博物馆 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在北宋,东京人往往以喝粥开始美好的一天,每日五更时候,“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024-02-23 10:02 《东京梦华录》 食疗养生 宋代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chenjing@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