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谍战剧《麻雀》热播背后: 颜值消费已是常态

2016-10-09 09:36:28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麻雀》的高颜值并不是孤案,先是胡歌和王凯主演的谍战剧《伪装者》掀起颜值风浪,接着有《解密》。颜值主导的青春谍战剧,已然是谍战剧谱系中继《暗战》《潜伏》和《黎明之前》等传统谍战经典之后的又一大支脉。

60集电视剧《麻雀》在湖南卫视播出,不少人的眼睛死死地盯在李易峰脸上,先不说李易峰是否入戏,这些人显然是先入为主地出戏了。盯着李易峰脸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粉丝,明摆着是来消费偶像颜值的,这种人不管李易峰演成什么样,都是一副痴心不改的舔屏状;还有一种是颜值消费的怀疑分子,刻板成见地认为李易峰这类高颜值偶像演点青春偶像剧还行,但在烧脑走心的谍战剧中难当大任,所以看他怎么演都别别扭扭。

说李易峰在《麻雀》中表现如何之好,那是对他的捧杀;说他演得一无是处,同样不负责任。李易峰塑造的陈深难掩帅气,表演态度是真诚的,能看出他在努力尝试放下自己,为角色服务,但提升的空间依旧很大。看得出导演的调度和摄影的运用上也多有犹豫之处,一方面也想李易峰有更多的内心释放,一方面又不忍丢弃其吸睛效应的颜值。说到底,李易峰演绎的陈深厚重与否,是李易峰对陈深的认知程度,以及幕后创作团队和市场风向的综合结果。

颜值消费无可厚非,哪怕它只是满足一小部分人的分众消费,一如重口味恐怖片,亦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何况颜值消费还是现在的大势所趋,是主流消费,臆断的否定无法抹杀和逆转现实的需求。《麻雀》的高颜值并不是孤案,先是胡歌和王凯主演的谍战剧《伪装者》掀起颜值风浪,接着有《解密》。颜值主导的青春谍战剧,已然是谍战剧谱系中继《暗战》《潜伏》和《黎明之前》等传统谍战经典之后的又一大支脉。再说《麻雀》的陈深,2012年第一次在作者海飞脑中闪现小说原型时,就是个高颜值帅哥,这一念想比《伪装者》来得还早,就算《麻雀》不用李易峰,同样要锁定另一枚大众喜闻乐见的帅哥。

因为颜值被诟病,并非影视圈的特产,凡是注意力经济的要冲,都是好恶纠结的闹市区,麻辣小龙虾流行,就有麻辣小龙虾不能吃的传闻;某快餐鸡走俏,就有六翅鸡的流言蜂拥而上,已成逻辑游戏。再说,因为颜值太高的负累者自古有之,晋朝的大帅哥卫玠,就是因为颜值太高,不堪滋扰而被“看”死,现在有一张帅脸而被质疑演技并不足为怪。

颜值本身不是罪过,一看创作团队怎么运用,二看演员自身如何担当。《泰坦尼克号》启用小李子时,莱昂纳多除了是个帅哥别无其他;《伪装者》之前的王凯,是个籍籍无名的帅哥;《新白娘子传奇》甚至不用帅哥用叶童反串,同样产生奇效。《麻雀》虽然没让李易峰一步登天实现演技派的华丽转身,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颜值偶像的戏路。

对颜值偶像来说,自身的修为之路任重道远。就像古代四大美男,都是才貌双全的典范。潘安以开创性的《悼亡诗》著称,兰陵王不仅音容兼美还骁勇善战,宋玉留下了诸多堪比屈原的辞赋,卫玠则是魏晋时期继何晏、王弼之后最著名的清谈名士和玄理学家。聪明的偶像显然深谙此道。以胡歌为例,《伪装者》之前一直在努力实现演技的转型,接受八小时话剧《如梦之梦》的磨砺,在《四十九日·祭》中打下手演个守城军官,直到去年《伪装者》和《琅琊榜》实现演技的上位与转身。青春饭不能一直吃下去,迟早要为眼角的皱纹付出代价,颜值偶像要想走得高远,唯有向演技挺进。这或许也是当下颜值偶像大举向更加厚重的谍战剧倾斜的一大缘由。

按照目前的趋势,偶像剧明星不仅要挺进谍战剧,将来还会大举挺进抗战剧,甚至还要挺进历史正剧。就算颜值偶像的演技尚且存疑,集体挺进爱国剧至少有一点是好的,那就是他们为老年化的爱国剧受众群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一大批日渐疏离历史的年轻人回到历史激流,亦如《麻雀》,潜移默化地为年轻人传递历史与使命、信仰与情怀,这也是以李易峰为代表的颜值偶像该有的传承、使命和担当。

话说回来,有质疑和批评总归是好事,怕就怕不屑一顾,徒剩粉丝的捧杀。颜值偶像转战谍战剧领域也要两看,对于态度端正的,还是值得鼓励尝试,屡试不成再责;而对于那种三观不正的抢钱派颜值偶像,以及成天交行活的演技派,则要棒打不息。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