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吴昌硕唯一篆而未刻之印背后的故事

吴昌硕唯一篆而未刻之印背后的故事
2020-12-24 10:43:04 收藏快报

原标题:吴昌硕唯一篆而未刻之印  

2004年,在西泠印社创建100周年之际,吴昌硕的曾孙吴超将其曾祖生前一方篆而未刻的“吴氏雍穆堂印”印石(图1),作为贺礼,捐献给了西泠印社以永久收藏。

吴昌硕唯一篆而未刻之印背后的故事

吴昌硕唯一篆而未刻之印背后的故事

图1 吴昌硕篆而未刻之印

据吴超当时所言:担心这方半成品印日后传到子孙手中,子孙不懂印事,若将印上字迹洗掉,则就毁了这件宝物。吴家后人这种妥善的做法,一时传为佳话。

此印算是半成品,是吴昌硕大师存世唯一篆而未刻之印。印面边长4.3、高8.3厘米,青田石料,墨书反字印文,6字分三竖行排列,一行两字,每字间有界格。印文所谓“雍穆堂”,为1904年吴昌硕61岁后寓居苏州的一间堂名,雍、穆二字乃雍容、静穆之意。该堂舍原址在苏州桂和坊19号,吴昌硕在此生活近10年,并创作不少书画、篆刻名作。1913年吴昌硕迁移上海后,这里为其次子吴涵及后人所居,直至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全家逃难而出。不知何因,这方印章,篆而未刻;缶翁不经意留下的这件篆刻半成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其堂奥的独特视角。

篆刻,顾名思义,包括篆与刻两个部分。篆的部分即是印式设计,一般可分为排置印文、经营虚实、完善整体三个方面,章法合理与否,不但左右着印章形式品位,还影响着作品的艺术质量。历来印人都重视印稿设计,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印稿设计大凡有三种方式:其一,先写印文于薄纸上,然后沾水将纸稿墨迹反印到印石上。其二,直接在印石上以反文书写印稿。其三,用刀角轻轻在印石上划出印文,或涂黑印面直接下刀刻制。从吴昌硕这方印的笔迹观察,他是以第二种方式书写印文,即用墨笔直接反写印文于印石上,但或许有个纸稿作为参照,这大概也是他惯用方法。反写印文,字形需要精准无误,在印文之间的排布关系上,谋划到位尤其不易,有时需借助镜中映像,观察效果是否妥当。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年轻人还在丧 中老年人已经找到了生活的乐子

    23-12-19 11:20:47《咕噜咕噜下春山》,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