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观察 > 正文

张公者对话饶宗颐:做学问的人,就要敢于否定自己

2018-02-07 09:07:39    走寻  参与评论()人

[地点:香港、北京、东莞]

对话人 | 张公者 饶宗颐

饶宗颐(左)与张公者(摄于2002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您曾经写过一本书:《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在这本书里不仅谈了汉字,还涉及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字,运用了很多最新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的资料对汉字做了总的考察,探索了汉字的演进过程。

饶宗颐(以下简称饶):我是用世界化的文化视野来看待汉字的,汉字演进到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自此走上了形声化的道路,又与文字的思想相结合发展成书法艺术。而欧洲自文艺复兴之后,不同的国家、民族各自发展出自己的文字,造成一种双语混杂的局面,终于使拉丁文被架空而被致死亡。文字语言化的后果其害如此,汉字没有走语言化的道路,实在是一个奇迹。

张:人类创造了很多文字,但是最后只有汉字发展成了书法艺术,汉字之外的文字除了本身的实用性外没能具备如汉字这样的艺术表现功能。日本虽然有假名书法,但是日本的假名文字是从属于汉字体系的。

饶:可以肯定的说,世界上除了中国,别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字都没有发展成为书法。伊斯兰国家用阿拉伯文写的《可兰经》,文字书写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过它是作为“教训”使用的,目的是用《可兰经》来传教,而不是完全为了艺术,当然从艺术角度也可以把它当做一种书法来看,是“准书法”,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以前香港大学有位诗人,他会写一些英国古文字,但那也算不得是书法艺术,而且像他那样能写一点英文古文字的人也很少了。所以说中国以外别的国家的文字,都没有形成书法艺术,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张:汉字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又具有空间感。

饶:我觉得目前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汉字的艺术性认识还是不够,他们只是觉得我们的书法艺术有一种特别的韵味,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汉字在中国的用途非常之广。他们尤其不能理解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尚文”的国家,其根深蒂固的缘由就在于我们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是文字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奥妙,如果把中国汉字变为拼音文字,这些文化内涵就没有了、就被改掉了。

张:“字”用以记“文”,且汉字之“文”逐渐发展成文化性。

饶:中国所尚的“文”,最初由文字的“文”演进为形文、声文构成文章之文,文字与文章的多元综合形成了文学的“文”、文化的“文”,如果把“文”作为花样看就有天文、地文、人文之别,而推为原始作为图案花样来看其源头就是陶器上的纹饰与符号,中国的文字与书法、文学、文化之间有着紧密而微妙的联系,汉字先天地具有文学性、艺术性、文化性。

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饶:中国文明的持久性一直都被学术界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而持久性恰恰是中国文化、文明的最基本要素,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所创造的文字大多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就拼音化了,唯有汉字延续下来。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汉字,没有汉字就没有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和艺术成就,汉字的象形性没有被历史淘汰,汉字造就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一定有它的原因,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张:世界上也有其他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但最终没有形成艺术。

饶:除了汉字世界上也有一些国家的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比如埃及,但是古埃及的文化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古埃及文字最早也是象形的,后来慢慢变成了拼音文字。中国汉字没有走拼音化的道路,一直到今天,我们的文字还是保持着自己的规律,一边形、一边声,保持着一种对称,从我们今天考古所发现的资料中也可以知道汉字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形象。汉字属单音质,大致上是一字一音,文字构造以形声字为主,形符主视觉、声符取其读音,与语言维系着密切的联系,前者保存了汉字的图像性美感,形符声符两者相辅相依形成文学上的形文与声文结合的文章体制,奠定了不必追逐语言的基础,脱离了语言的羁绊。别的国家文字都拼音化了,但是我们一直还在维持着,所以说汉人是用文字来控制语言,不像苏美尔等国家,文字语言化,结果文字被语言吞没。

另外一点,汉字不同于其他文字的地方还在于它另外一个独到的品性,就是谈论它的时候不能离开文学。在我写过的书里谈到过很多相关的问题,比如一笔书,一笔书是从头到尾一笔写下来的,就是草书。在古代典籍里,对书法的记录、叙述采用了很多文学的术语,比如说书法创作离不开“势”,文学创作也离不开“势”,所以讲书法的“势”的时候就会借用文学中有关“势”的术语,书论里的很多术语都是从文学中借用来的。再如,讲到书法与音乐的关系,也会联系文章来讲,我们谈论书法往往会提到谈论文学时常用的“气”字。这些都是文学批评的话,书法也用,所以搞书法的人一定要懂文学。

张:我们曾经要对汉字进行改革:拉丁化。

饶:当年是真的想拉丁化,可是我们语言太多了、太复杂了,汉字的拉丁化没有成功,后来只是实行了简化字,其实早在汉代就有简体字了,皇象的章草名品《急就章》里有很多字就是就是简体字。

张:对我们来说,简化字学习、使用起来都很方便,大多数简化字是有根据的,不过也有些字的简化是没有道理的,很容易造成误会,尤其是在古代形意完全不同的字,现在简化成一个字,是不对的。比如“决”与“碉”都简化成“发”,“戒”与“范”都简化成“范”。

饶:港台地区好像就很固执,一直认为简体字不好,没有用简化字。现在有些人认为目前的简体字还不够用,还要进一步把全部古书里的文字全部简化。我们有那么多的用古文字记载的典籍是不容易全部简化的,当然也没有必要。

张: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也很深奥。汉字和其他世界文字在早期的时候有很多地方相像、相通。

饶:我从“擅”讲起,这个非常重要。这个“擅”是世界性的,是世界流行最广泛、最繁复的一个符号,在文字未创造之前的史前新石器时代就已普遍存在,西亚、小亚细亚、伊拉克、印度等地出土的几千件东西上都有,有的向左、有的向右,形形色色的器物上把它当作纹样用,数量很多。这个字在中国分布也很广如青海、西藏等地,其用法在远古新石器文化遗物、无论印度还是中国陶器及印章上所表现的情形看来,没有严格的区别,这可以看出它是全世界公用的符号,说明人类很早就有接触,也可以说明世界各国的文字在古代就有过彼此交流、互相吸收。

甲骨文里“擅”有三种意思,一为云彩、一为万舞、一为人名。那么这个字符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它代表着吉祥,是人类文化史上代表吉祥美好的标识,有人说是太阳的象征、也有人说是火的象征,同时被世界不同的宗教所吸收,因为什么人都要吉祥。希特勒的纳粹组织也用过这个“擅”字。我们中国人研究这个“擅”字提出了很多看法,但是都不够深入,西方人的研究论文讲了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可惜大家都不太知道、没有用到。我知道一点,有时候也会提到、用到,用他们的论文可以校正我们的一些观点。

张:中国文字从甲骨文成熟开始,逐渐形成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这五种书体,您认为汉字还会出现其他书体吗?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