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村民表演民族歌舞。吴贤燕摄(人民图片)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风景秀美,游人如织。王冈摄(人民图片)
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缩减地区“数字鸿沟”,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全国多地依靠5G等科技手段,发展智慧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游客戴上混合现实眼镜,在苗寨内“解谜”“寻宝”,探索“5G+智慧苗寨”带来的全新体验。“特色街区实景与动感数字画面相结合的体验,让人对苗文化感受更加深刻!”游客王女士说。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营销部主管罗龙宝介绍,景区智慧旅游信息化建设项目依托5G网络实现信息服务集成,人们能方便地观看景区实时地图和路线导览,查询智慧停车信息、相关景点介绍和游玩线路推荐。
今年春节期间,西江千户苗寨共接待游客14.2万人次,同比增长482.0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532.53%。同时,在苗寨举办的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通过5G网络“上云”,推介当地的乡村村落、民俗风情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超过千万人次观看。
随着5G等通信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5G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和应用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转型的“翅膀”,智慧旅游便是典型应用场景之一。
康熙六年(1667),刚刚亲政不久、14岁的康熙帝曾召见还处于软禁中的南怀仁,向他讨教天文历法知识。康熙提出了一个问题:“法合天与否,有何明显的依据?”即判断历法准确与否,其依据是什么?南怀仁认为,历法“合天与不合天,从古以来皆以测验为依据”。南怀仁提议,用推算日影长度的方法来验证历法准确度。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礼记·杂记下》说,有人问曾子,“夫既遣而包其余”,曾子告诉他:“既飨,卷三牲之俎归于宾馆”。可见,古人认为吃不了的美食应“打包”带回。
作为文明传承和信息记录的载体,书籍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学而时习之”的刻苦,还是“不求甚解”的消遣,书籍总能带给我们以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
提起美国的经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华尔街(Wall street)。17世纪时,华尔街是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修筑的一堵土墙。百余年后,华尔街两旁布满了金融机构。
在将近5000字的《晋书·王羲之列传》里,王羲之与东晋年间“琅琊王氏”中大多数成员一样,是以一位士族政界人物的姿态出现的。
是有意还是巧合,英国国家美术馆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与新近东一美术馆举办的来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的“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都以波提切利打头,隐含着人们对这位文艺复兴早期画家越来越多的喜爱。
语言是活着的历史。汉语,兼具审美韵味与哲理意蕴,蕴藏着深邃广阔的历史信息。“奉为圭臬”“洛阳纸贵”“扶桑若木”“闲得五脊六兽”……那些我们代代相传、日用而不自觉的言辞背后,藏着怎样的古代世界?与之对应的文物,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具象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虽已远去、依然鲜活的历史,可感可触,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