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太空飞行课》:真实的太空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2018-01-17 16:40:02    凤凰文化  参与评论()人

太空中的宇航员从哪里获取氧气?

一位宇航员每天需要消耗0.8千克氧气。如果任务时间较短,比如说只有几周,那么维生系统可以直接混合罐内储存的氧气和氮气,为宇航员提供可呼吸的空气。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氮气来维持呼吸,加入氮气只是为了减少纯氧环境下的火灾风险。

在国际空间站(ISS)上,这些气体都储存在高压罐里,按需供给。除此以外,为防万一,空间站上还存放着俄罗斯提供的罐装固体高氯酸锂,这种化学物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释放出热和气态氧。

为了节省从地球运来的氧气,ISS的维生系统会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宇航员“贡献”的尿液来制造氧气。沙巴提耶反应器能把回收的水和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氧。

ISS的氧气和氮气储存在“寻求号”外的白色高压罐里,气罐左侧有水平的栏杆。(NASA)

你们在太空中是怎么发电的呢?

在太空中,要维持船员的生存和实验设备的运转,电力至关重要。我们从地球上带去的电池可以供电,但它们实在太沉,而且不充电的话只能用几天。不过太空中的太阳能十分充沛,所以空间站配备了巨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

ISS上的太阳能板表面积有大约4000平方米,它们能提供75~90千瓦的电能,可以维持空间站运转、给电池充电——要知道,空间站每绕轨一圈都有大约45分钟时间晒不到太阳,这时候只能依靠电池提供能量。

“双子号”飞船、“阿波罗号”飞船和航天飞机都靠燃料电池提供电能,这种电池能把储存的氧和氢转化为电和水。有的行星探测器离太阳的距离太远,难以利用太阳能,所以它们会利用放射性钚产生的热量来发电。未来的火星往返飞船可能会使用核反应堆来供电。

宇航员在太空中会觉得拥挤,或者感觉幽闭恐惧吗?

国际空间站内的实验室和居住空间加起来共有916立方米,大约相当于一架波音747飞机的机舱。宇航员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且他们可以随时透过穹顶舱的窗户眺望1600千米外的地平线。

“联盟号”飞船内部的居住空间只有4立方米,你坐在船舱里的时候,膝盖必须蜷缩起来顶在胸口。“猎户座”和近地轨道太空的士比“联盟号”宽敞一点儿,不过宇航员依然可以住得很舒服。

上天之前,我们在航天飞机模拟器里训练过无数次,我也曾在空军B-52轰炸机的驾驶舱里度过了好几百个小时,所以飞船内部的狭窄空间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我也从来没有感觉到过拥挤。

宇航员会想家吗?

在太空中我忙得没有时间真正去想家,虽然我知道自己离家万里。而且每周我都会和妻儿通过无线电或视频通话,这也能帮助缓解思乡之情。

执行长达数月的任务时,宇航员当然会想家,就像那些远赴海外工作的人一样。电子邮件和视频通信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对抗孤独感。不过在目前,ISS宇航员不当值的时候随时都能和地球通话,和家里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是我们对抗思乡病最有力的武器。

宇航员在太空中会感觉累吗?

宇航员在太空中努力工作,这是一种全身心的考验。我执行轨道任务时每天工作16个小时,其中包括准备工作、吃饭、收拾家务、锻炼和完成任务后的放松活动。我的肌肉的确会累,尤其是在太空行走以后,不过我觉得疲累主要来自精神紧张。为了尽快恢复,我尝试每天保持六到七小时的睡眠。太空中的工作要求十分严苛——以前我从未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在极大的压力下追求完美。虽然每次任务的过程都十分愉快,但我仍然期盼着陆后的假期。

宇航员吃饭的时候用盘子吗?

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吃饭和喝水都直接用一次性的塑料或铝箔容器——所以他们不用洗碗!在太空中吃饭的时候,我偶尔会用带魔术贴的金属托盘来放食品袋。不过食品袋上的魔术贴也可以直接粘在舱壁或衣服上面。厨房的桌子上还有磁性的剪刀和勺子。

一般来说,我吃饭的时候每次最多打开两个食品袋,而且还得多加小心,以免食物飞得到处都是。一次打开两个以上的袋子完全就是自找麻烦——厨房一定会变得一团糟。你可以吃完两袋以后,再打开另外两袋。在地球上,你可以把所有喜欢的食物都放在一个盘子里慢慢享受,这真是简单又难得的快乐。

空间站上的感恩节大餐,从左到右分别是:蔓越莓果酱、夹馅玉米面包、烟熏火鸡、茶和冻干草莓。只需要一把剪刀和一把勺子,你就可以尽情享受这顿大餐了。(NASA)

在ISS美国“团结号”模块的厨房里,大家把一餐的食物摆在桌子上。(NASA)

关键词:太空宇航员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