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正文

头发还有这些用途:区分文明与野蛮、表达政治倾向..

2018-02-09 10:10:07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当涉及军事领域时,古代的做法和现代非常相似。战斗部队始终留着传统的短发。据称这一规定始于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Great),他指挥着军队征服了周边所有已知国家。由于当时的战斗多为近身战和肉搏战,亚历山大发现长头发或胡子是一个重大的隐患,因为敌人可能会揪住它们,使得一个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露出破绽并失去抵抗能力。于是,他下令让所有士兵剪短发。如今已经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但这一惯例还是继续沿用,军人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短发被视为一种秩序、纪律和规范。

18世纪时期,用发型彰显政治声望的做法达到了顶峰。欧洲上流社会的成员认为,如果茂盛的头发代表着政治上的兴旺和权力,那么头发肯定是越多越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男女都戴着长得可笑的假发,只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关于假发我们以后还会提到。

在东方,头发的样式(而非数量)反映了一个人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地位。儒家法律显示,只有当人们安守本分、各司其职时,社会才能正常运转。在古代的中国和朝鲜,通过头发的编织方式可以区分所有社会阶层和年龄层次的人。几个世纪以来,中国清朝迫使百姓留规定的发型,例如,农民就得留长辫子,垂在脑袋后面。

20世纪早期,当孙中山致力于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摆脱封建主义时,他鼓励人们剪掉旧政权的象征——长辫子。剪辫子的运动在城市地区被广泛接受,但在农村,辫子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中扎根已久,人们强烈抵制任何改变,为了抵制剪辫子甚至抗法和自杀。在这一时期,许多农民似乎对头发的重视程度,更确切地说,是对头发所代表的社会和政治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的生命。

在20世纪,发型在政治舞台上仍然有象征意义。最明显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发型甚至成为美国年轻人争取政治自由的一种重要表达。为了反抗老一代的人和观念,从青春期的少年到刚成年的青年——无论男女——全部留着长发。美国的黑人青年反应尤其强烈,他们因吉姆·克劳法等歧视有色人种的法律而群情激奋。

内战前来到美国的黑人奴隶都想模仿欧洲人的发型,他们纷纷把头发拉直,这样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食物、衣服、教育和人身自由。另一方面,当时社会推崇回归自然的精神,因此人们纷纷留起长发。但更重要的是,留长发是社会政治解放的体现。许多非裔美国人也选择让头发自然生长,而非人工拉直,以此向世界展示非洲人种头发的自然美。直到今天,美国黑人的发型仍是一个可以大书特书的热门话题。

剃度:与神明之间的特殊契约

头发还能传递宗教信息。耶路撒冷有许多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朝圣,人们可以看到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漫步,他们的发型和衣着也各具特色:传统的犹太教派留着大胡子,两鬓有长长的卷发,头上戴着无沿便帽或毛皮衬里的黑帽子;东正教的牧师留着长头发和胡须;天主教的朝圣者戴着各式头巾;而亚美尼亚的朝圣者则留着大胡子,披着斗篷或戴着兜帽。你也有可能会看到穿着长袍的穆斯林妇女、包裹头巾的锡克教徒以及剃度的佛教僧侣。在这各式传统发型背后,毛发具有重要的宗教象征意义,反映了信徒与其信奉的神明之间的特殊契约。

耶路撒冷的哭墙

在许多文化里,剪发被认为是一种神圣行为。其中,第一次剪发尤其重要。对生活在阿尔巴尼亚山区的人来说,第一次剪头发的仪式非常庄重。这些现存的马其顿人,其生活受到《卡龙法规》的制约,这部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守则和违法后果。根据法规,人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个人声誉,任何对宗教法规的错误解读——即便是谈论剪发——哪怕极其微小,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侮辱。法规规定剪发的工作必须由特定的男性完成,这名男性被称为“教父”。当孩子经历人生中第一次剪发时,家长必须为教父提供最好的食物以示感激,并在仪式进行过程中提供一把椅子供教父坐,再准备一杯水,让教父往其中投入一枚银币,还要准备一块接头发用的布、一把剪头发用的剪刀或剃刀。剪头发也有严格的程序:“先剪额头上的头发,再剪两侧的头发,最后才剪脖子上的细毛。”剪完头发后,教父要用剪刀敲三下孩子的额头,然后说:“健康、长寿。”法规规定,剪完头发的当晚,教父必须在孩子家中过夜。第二天,他还要把孩子及其母亲带到自己家里过上三五天。等这次拜访结束,仪式才算完成。在这种理发传统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剪发是一种极其庄重的行为,第一次尤其如此。

另一类剪发仪式是剃度,这种宗教仪式存在于几种不同的宗教派别里,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一些佛教僧侣,新教徒会在这个仪式上剃掉一部分头发,代表着新加入教派并承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神明。基督教会认可三种削发形式:罗马式(只剃光头顶,保留四周头发,象征荆棘冠)、希腊式(把头发剃光)和凯尔特式(以两耳之间、越过头顶的一条线为界,剃光前面头发)。在罗马式削发仪式中,见习修道士穿着黑色长袍,左臂披着白色礼袍,右手托着点燃的蜡烛。诵经过后,主教首先以十字形在修道士头顶剃掉五处头发,然后剃掉“荆棘冠”上方圆形区域的头发。巴屈埃牧师(Reverend L.Bacuez)这样描述自己的削发过程:“通过让主教的剪刀剪掉头发,准修道士明确表示,他愿意放弃一切与世俗有关的联系和利益……一种意志上的俯首,把他的能力、精力和生命奉献于热爱和服务教会……一个人必须抛开与自我相关的一切才能开始神职人员的生活。”虽然这种削发仪式在中世纪十分流行,但到了今天已经很罕见了。亚洲则至今仍流行一种经过改良的削发仪式:在佛教文化里,剃度对僧侣的生活很重要;对印度教徒来说,剃度则是一种人生阶段的过渡仪式——从出生到进入学校学习再到寿终正寝。

毛发在人类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在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而信息会指引人们的行动。但要得到正确的信息,我们经常需要专家的帮助,他们知道如何准确地表达和分析我们的想法。

这时候,顾客就该求助于理发师了。

本文摘选自《头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18年1月1日),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关键词:头发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