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870年前后,一些欧洲居民发现,他们所在街道的一些中国商铺挂起了龙旗,来作为民用旗用。这些中国商铺挂龙旗的目的,可能是出于对生意的保护作用。再往后,在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许多地方,中国人都开始将龙旗用作种种涉外仪式。
2025-03-27 10:25:28
`
`
由这个场景延伸开去,我们看一看鹤这个字,再想一想,还有哪一种生物比鹤更有仙气?还有哪一种动物比鹤更适合与神仙放在一起?我们是不是天然会觉得,鹤就是从神仙地方来的?
2025-03-10 10:33:34
`
`
马对人的帮助、与人类的气息相通,和人的亲密之情。我们也多有耳闻。我们今天说马,不说这些,我们说点儿江湖俚语,从马屁股,另一面来说一说马的故事。
2025-02-24 10:01:59
`
这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著名的几个梦。我们先听故事,然后聊一聊,这些梦讲的是什么。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名的几个梦,都是鹿为主角?庄子和列子,他们造的梦,究竟想说什么?
2025-02-19 10:15:58
`
仅从武字的造字就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事实的清楚认识。“止”为人的足迹,是前进的意思,不是中止的意思。从汉字的本源看,“武”的原始本意是“出征、进攻、征战”。
2025-01-21 11:04:40
`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温和、善良、友好的民族,然因其富饶的物质条件,一直遭受外族侵扰,子民们饱受离沛之苦。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战争观。
2025-01-16 10:59:10
`
`
`
`
`
“辜”的本义是一种分裂尸体的酷刑,即辜磔(zhé)。这个字同时具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古声辛形是其形声规律,而古代表的事故与辛代表的刑刀加在一起,能充分说明这个字代表的意义。
2025-01-06 16:30:54
`
谈及我们今天常常用到的“别”字,它也是战争的残酷表现之一。今天我们看到别字的运用场景,离别、分别等,都有几分感伤落寞之意。但在上古时期,别字所表达的场景绝无凄美之意,它只有残酷残忍。
2025-01-06 14:54:39
`
战争的残酷,是和平年代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战争场景,那毕竟是演戏,真正战争的伤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汉语体系中很多字词都能直观体现打仗的残忍,还有一些成语,如流血漂橹、马革裹尸等,都是作战的血腥场面的描述。
2025-01-02 15:51:54
`
`
民、奴、妻、敏,还有奚、童等字,这些都是战争的产物,是庶民受累于战事的结果。饿殍千里,尸骨遍野,是战争常有的场景。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是战争给予黎民百姓的“馈赠”。当男子被俘、女子为奴之后,他们的孩子,命运更为凄惨。
2024-12-25 09:54:11
`
`
我们前面说,民是战争的产物,这个字来源确实和战争有诸多关联。战败部落,男人被刺瞎眼睛充作奴隶; 女人沦为被抢夺的对象,甲骨文中,“奴”“妻”“敏”三个字最初的含义都与上古时代族群之间的战争行为有关系。
2024-12-23 09:59:12
`
`
`
古统治者自封“上天之子”,是其对神性的运用,运用神性来为自己加持,达到驱动百姓的目的。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皇帝发号施令,开头都说“奉天承运”,意思是承奉上天的旨意,这是封建社会统治者巩固权力的一种常用手段。
2024-12-13 09:58:34
`
王的甲骨文造型取自一柄斧头,上面为斧背,中间是柄,下面是斧刃。上中下三横,分别具备各自的功能。这与现在我们使用的王字,在结构上有同理之处。
2024-12-12 10:27:59
`
有疆域有领土,就对应有对领土控制的权利。自古以来,这些权利,以及代表这些权利的名号,名号后面所带来的利益,才是各领头者们争得头破血流的原因。
2024-12-11 10:50:40
`
我们现在知道的“鄙”字,代表“粗俗、行为低下”等意思,但这个字最初代表的是疆域领土中的较小单位。甲骨文“鄙”字,最初是啚字,上面部首是指人群聚集的城池,下面的部首为粮仓的象形,本义是粮、“粮堆”。所以“鄙”的本义是城邑四周边远农田的仓库。
2024-12-10 11:16:31
`
"州"是中国古战事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地域名词,多数大战发生地都与之相关。它是兵家施纵横的舞台,也是儿郎献热血的场所。古来征战几人回,州见证了多少悲壮惨烈之事。
2024-12-09 13:49:17
`
战争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在汉字字中有答案。历史上的战争,无论哪一场,都由争夺而起。争领土,争资源,包括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斗争其实也隐藏有利益争夺。
2025-02-06 11:28:53
`
在战争中,树林是一块很神奇的的地方,许多有名的战役,都在树林中发生过精彩的故事。树林可以藏兵,可以惑敌,也可以伺伏而动。观察树木的动向,是兵家判断敌情的一个依据。
2024-12-04 13:51:20
`
`
中国古代历来推崇谋略家,善于使用计谋的人在战事中享有比武力拼杀者更受欢迎的地位。各朝各代,策略家、计谋家层出不穷,他们影响战争走向,甚至对社会进程的发展推动都到了重要作用。
2024-12-02 15:00:25
`
战场上,战车如雷,战马嘶啸,兵器乒乓相撞,兵士叫喊,指挥者纵观战局,发挥指令,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指令怎么传达到位?怎么让兵士第一时间听到他的声音、理解他的行为?靠嗓子吼肯定是不行的。能够传出更大声响的金鼓便成了发号施令的工具。
2024-11-29 10:02:14
`
各国家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军队编制分级不同,每级人数也不一样。每军最高指挥官名为军师,军师有时也由国君担任。以“军”为核心的军队编制,直到现在仍为各国军队所用。
2024-11-29 09:51:26
`
战争的发起者是政治家和军事家,战争的执行者是有组织的武装人员。这中间,由一个相对独立、又极其错综复杂的系统构成。系统内部组织严密工整,分工明确又秩序井然。这套系统的统一名称叫军队。
2024-11-27 10:57:26
`
中国最初称盾为干,其间还有过牌或排等叫法。一般为长方形或圆形两种,材质多为轻便而坚实的木材制成,也有些特殊材质,如滕盾,就是用老粗藤编成,轻且结实,有助于手持前行。在两千年前,还有过铜盾和铁盾,后来都因为太沉,手持不方便而退出战场。
2024-11-26 14:16:35
`
`
墨子是武器的大发明家,了不起的人物,而他备受尊敬的却是他“非攻”的主张。“非攻”的意思明显,那就反对攻战。“大不攻小,强不侮弱,众不贼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是以天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2024-11-19 17:21:30
`
在历史的深处作横向对比,会发现我们先辈使用的武器装备在实体上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从多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兵器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2024-11-18 10:53:52
`
在历史的深处作横向对比,会发现我们先辈使用的武器装备在实体上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从多个方面着手来提升兵器的质量和使用效率。
2024-11-18 10:53:52
`
弩作为战争中以“残忍”闻名的武器,其实来源于生活。远古时期,北方多山林,时有毒蛇猛兽出没,山民造弩以自卫。对付猛兽,一旦火烧失效,便用弩杀。可见发明创造皆来自民间智慧。
2024-11-15 10:38:44
`
`
`
`
`
`
一场战役出场的战车不光数量大,花样还十分多,商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双轮战车,车上还配备有旗鼓铎铙,用来保证军队的通信联络。
2024-11-01 15:05:39
`
个人是绝无能力与战车一战的。成语“螳臂挡车”可能是对这一场景最恰当的描述。古时战车是各国军队的主要作战力量,也是当时军队之中的主要作战单位。
2024-10-31 11:09:34
`
`
“兵”字甲骨文是双手举“斤”之形。“斤”是短柄斧或曲柄斧,《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句,意思是持“斧”和“斤”供斫木用。短柄斧是近身搏斗的常用武器,其构造十分适合随身配带。
2024-10-29 16:00:02
`
`
“战”与“争”是方法与结果的关系,也是破坏与平衡的关系,它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是人类丑恶与美好极致表达的场景。
2024-10-24 14:35:13
`
`
`
我们现在了解几千年前的植物,多依靠一些文献书籍,如前面提到的《禹贡》,还有《周礼》和《山海经》等。这些书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从书里,我们能看到古人对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的观察研究,也能看到几千年前的植物生长之貌,还能看到粮食作物的种植进程。
2024-10-21 14:13:56
`
植物字与现实生活完美对接,它融入生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直接取用,相互帮助,到借以开发,用做器皿,这个过程与人类文明基本同步。体现在造字上,有一批以植物名词为偏旁的字,它们反映的是植物字中与人或自然无直接关系体现、但通过一系列操作后仍发现与植物有关联的字。
2024-10-18 10:08:31
`
上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有限,大部分劳作依靠双手操作进行。这对劳动力提出要求,力量性更足的男士在劳动中获得的地位要更突出一些,一些与力量相关的汉字,比如“勇”、“协”等,都取自于男士耕作时的场景。那么女士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
2024-10-17 11:01:34
`
上古时代,生产力水平有限,大部分劳作依靠双手操作进行。这对劳动力提出要求,力量性更足的男士在劳动中获得的地位要更突出一些,一些与力量相关的汉字,比如“勇”、“协”等,都取自于男士耕作时的场景。那么女士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
2024-10-17 1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