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南京绒花手艺人:独自等待盼花开

2017-06-12 16:16:15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赵树宪也许是国内少数不用看天吃饭的“园丁”。在他那不到20平米,隐藏在江苏省南京市一栋百年老宅深处的“花园”中,无论是寒冬酷暑,梅花与荷花,百合与牡丹四季绽放,争奇斗艳。

当然,这并非因为赵擅长任何魔术,而是这些五颜六色的花都是由丝绒做成,可以长盛不衰,甚至是永不凋谢。

戴上眼镜,1954年出生的赵树宪熟练地一手拿蚕丝、一手拿铜丝,手指上下翻飞,一条绒条就出现在他手中。从最初的普通摆件到大件艺术品,再到创新制成京剧中的经典绒花点翠头面,赵树宪每年都要求自己突破一点、创新一点,一双巧手促成着老南京绒花技艺的“花开不败”。

南京绒花,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格,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也是绒花的海洋。以蚕丝为主要原料注定了绒花“富贵”的属性,加之“荣华”的谐音,让其在历朝历代都人气颇高。


绒花的制作工艺不简单,需要经煮绒、染色、勾条、打尖、传花、组合造型等多道工序,即便像赵树宪一样的“老手”,制作一朵直径约十厘米的绒花,至少得花两三天,还不包括选购蚕丝等前期准备工作。

年轻时的赵树宪被分配到南京绒花厂,由于当时的工厂大多是流水作业,很少有人能掌握绒花的整个制作流程。而赵树宪凭着对绒花的喜爱和耐心,硬是学会了整个过程。

后来绒花厂不复存在,市面上也少见了绒花的身影,就连赵树宪自己,也曾有10年之久未曾接触绒花。随着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绒花这门一度风行的技艺才在赵树宪的一双巧手下,重回大众视野。

古时,绒花主要在节庆及逢婚嫁喜事时佩戴,但在赵树宪的作品中,南京绒花的衍生品种类、形式更加丰富。从最初作为表现传统艺术的家庭挂饰,到汉服风格的扩展元素,再到如今国际一线品牌的橱窗展示饰品,南京绒花在赵树宪手上以一种包容的方式,散发出自己独有的韵味。

在赵树宪看来,绒花技艺的理想状态是,在技艺手法上保持原汁原味,但在表现形式、体裁、切入角度上力求创新和与时俱进。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绒花的美开始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欣赏,这一点,尤其另赵树宪欣慰,但同许多国内的传统手艺一样,绒花技艺的传承问题,也另赵树宪深表忧虑。

“学习这门手艺需要时间,并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出师的。有人愿意来学艺,我自然是高兴都来不及。”但学艺期间没有收入让很多感兴趣的人都纠结不已,对此,赵树宪也很是无奈。(中华网文化综合)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