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大理大本曲传承人:我是真心搞不下去了

2017-07-25 10:03:47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一种叫大本曲的民间传统曲艺艺术。正如多数传统艺术一样,大本曲也面临后继乏人、受众缩小、生存环境萎缩等困境,大本曲面临的困境也折射出今天非物质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尴尬。7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系的师生以暑期实践为契机,来到大理做大本曲传承的社会调查。本文为调研组根据采访写成的报道。  

大本曲,大理地区传统的民间小调,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曾在白族民众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大本曲是以唱词为主,辅之以道白的说唱艺术。唱词遵循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格律,由一人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奏,一张桌子、两条凳子即构成表演场面。唱词全用白族语,中间的夹白和韵诗多用汉语。曲本的结构以表演者一人演唱多种角色的自述方式演绎一个个完整的长篇故事,故事内容多是取材于汉、白两民族的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而现在,故事的主角成了大本曲表演艺人,在时代的洪流中,渐渐把自己唱成了一支跌宕起伏的曲子。

余晖下的大本曲

“太难了!走到这一步,我是真心搞不下去了。”杨森接过堂兄满上的酒杯一饮而尽,便放下了碗筷去摸索口袋里的玉溪烟和打火机,短短的一小个时内这已经是第四支了。

作为大本曲南腔的第三代传人,也是著名民间艺术家杨汉之孙,杨森憋了一肚子的苦水。过去十几年内,唱大本曲的杨府早已风光不再,那个被白族人民喜爱、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民间歌手杨汉驾鹤西去,同时带走了亦是大本曲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农历六月二十五,火把节到来在即。杨森为此忙活了好几个晚上,双眼已熬得通红。他和助理在一间杂乱的办公室里正赶着曲本,“毕竟是我出山后的第一次演出,乡亲们邀请得紧,想想这儿可是我爷爷以前演出的老窝”。

杨森在传习所内演奏,他手中拿着的三弦正是完全仿照爷爷杨汉一生中不离手的三弦定制的。摄/刘慧琴  

以往,每逢上绕三灵、火把节这样的重大节日,戏台子上的大本曲能唱上个几天几夜,连绵不绝。“好几个壮汉把我爷爷抬上舞台,他踩过的毯子人家都仍要拿回去洗洗接着用,那个时候,乡亲们是真的喜欢大本曲。”现在,任台前再怎么抖尽浑身气力唱遍那三腔九板十八调,大院里的长街宴都无法容下老艺人的席位。十几个人蹲坐在地下室里扒拉着盒饭中的一荤一素,添不了的夹生饭怎么看都是不够的。

或许大本曲的老艺人也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竟流落到了乞丐般的地步并无人赏识。“以前,我爷爷总说,伟大领袖毛主席都能跟我们这些老倌一起吃饭,那跟叫花子吃饭有啥,我们也能。”杨森想起爷爷这一生,广纳四方来客,凡是真心热爱大本曲前来讨教的,无论身份高低贵贱都是百分之百欢迎,到了他这一代,亦是应当如此。

这场独秀集团举办的活动,杨森的南腔传习所并没有得到邀请。没有参加,细节也就无从知晓。“如有我参与的活动,我组织的艺人跟我待遇必定相同,即使我不吃也得保障他们,这是起码的根本”很多时候,杨森给人的感觉更像几大腔派的头儿,行侠仗义的言辞间透露出一个乡镇企业家的江湖义气、商业敏感与家国情怀下驱动的宏大野心。

他并非生来为大本曲而活,事实上一纸好稿信手拈来,外加活泛灵光的脑子,前半生就足够捧着铁饭碗不愁吃不愁穿了。“唱这个能挣多少钱,养家糊口都无从谈起。像我师弟(周文武,杨兴廷的弟子)拉得一手好三弦,但那又怎么样嘛,到头来不还是得凭给人倒短的本事才能吃饱饭”。

大本曲反倒成了副业,白天务农的放羊种田,跑车的两地穿梭,等晚上只一个招呼打来,应乡亲邀请,就提着把三弦把曲本唱遍。

以前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时候,靠着研发出来的香水百合品种,上面奖励的奖金杨森倒也拿了不少, 他从未想过,钱竟会成为大本曲传承保护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现在能把三腔九板十八调完整唱出来的人所剩无几,早在1979年,我就请求州里支持一台录音机专门在家录制我爷爷的唱腔和演唱资料。大本曲是活在口头上的艺术,总得靠人撑着,我想能留下来一本是一本,后人若是喜欢总归是有迹可循的,这样我爷爷的心血也不至于付之一炬。反映嘛,1980年每月都去,得到一句没有期限的允诺 ‘我们研究研究……’灰头土脸地回来。现在我父亲也80岁了,总担心精力毕竟有限,他若走了,能传给后人的东西也不知还能剩下多少。”

搞传承反倒往里贴钱,这样赔本的买卖怎么算都是划不来的,却总得有人去做。杨森和儿子不止一次琢磨过这事,“他老是激我,说自己年轻,搞花卉种植、搞企业,再来十年、二十年也是一样成功,可爷爷(杨兴廷)要是走了,再给你一百年、两百年,你能把大本曲恢复到它原有的风光吗?我仔细想了想,就把工作给推了。”

执着守护传承的还有杨振华。作为大本曲省级传承人、海东腔代表,较之杨森身上的家国责任感与使命感,杨振华的坚守,更多的是个人对大本曲如痴如醉淋漓尽致的热爱。今年61岁的杨振华,是大理海东镇向阳江上村人,自16岁起自学大本曲,在这条路上已走过40多个寒暑,表演风格自成一派。对于大本曲,他有自己的理解,视人物身份不同,创造性地在表演中加入了各种道具的运用,捻佛珠、摇葫芦、财神鞭、烟锅袋、惊堂木。配合上生动传神的表情动作,在方寸舞台上,演唱着顾盼神飞的各阶层角色人物。

杨振华的演出道具:雨伞、宝剑、财神鞭、宝葫芦、惊堂木、烟锅袋、扇子、三弦等。摄/吴钦萍  

村里人都说他是戏疯子。杨振华在家里开办了大本曲传习所,在一楼客厅摆上十余条长凳,前面放置一张方桌当讲台。每天晚上8点半至10点半两个钟头,义务教唱大本曲。“他们(学员)白天在周围(村子里)打工,晚上下班了就过来学。”如果有住得远的村民想学大本曲,“我就到他们的村子去教”。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他对大本曲投入从不吝惜成本,“前几年猪肉贵,我养了十几头小猪猪(当地方言,小猪),后来卖了,总共6000块,我全部拿来买了道具。”说话间,杨振华脸上满是幸福和自豪,并向我们展示一顶价值3000元的道具帽子,“去丽江那边定制的,这边(大理)没有,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更有民族特色。”

杨振华穿着民族服装表演大本曲,眉飞色舞生动活泼。摄/刘慧琴  

关键词:大本曲白族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