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传唱千年的运河船工号子

2017-08-30 15:42:36    新浪博客  参与评论()人

根据运河船工号子改编歌曲运河小调首次演出     

崔珠坤杜佳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便利了南北货物的运输及相互的沟通交流,由此诞生出的运河文化也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当时,山东德州是重要的漕粮中转站,有几个重要的码头,其中武城县就是运河流经处,有其船工的劳作点。正因为此,武城县诞生出灿烂运河文化的载体——运河船工号子。   

2006年,运河船工号子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始于元代   

武城有近百个村庄濒运河而居,自元代此运河成为全国漕运大动脉后,做船工成了武城人谋生的一条重要出路。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始于元代,鼎盛于明清,直至1978年漳卫南运河断流,随着水运的废止而衰落。据老船工们讲,明清两代,运河上来往船只络绎不绝,船工号子此起彼伏,打篷、拉纤、摇橹、撑篙等各种号子声响彻云霄,形成了“南来北往船如梭,处处欣闻号子歌”的热闹景象。   

运河虽水流舒缓,但船只运行仍需船工撑篙、纤夫引绳。为了调动大家的情绪,协调节奏,取得最大拉力效果,船工号子便成为最好的口令。运河船工号子一般是一个人领唱,其他人应和。领唱者要根据船行的状态、位置、环境,唱出不同的号子,并把握号子的轻重缓急。遇到上行艰难或是急转弯时,领号人音调悲壮地一声高叫,和声调也紧跟着上行二度,然后节奏更加强烈,领与和衔接紧凑,气息急切,配合默契,不知不觉大船闯过了关键水段,驶进安全水域。 

  种类繁多   

武城运河船工号子大体分为十一种:   

1.打蓬号。船只逆水航行时首先要将蓬升起,开蓬时就唱打蓬号。   

2.打锚号。船只两头都有锚,起船时要先打起锚,这时号工领唱,船工应唱,这就是打锚号。   

3.拉冲号。船在直行航道中,为使船靠惯性前行,纤夫们要卯足劲前冲一段,这时要唱拉冲号。   

4.拉纤号。逆水航行时,纤夫要拉纤,一般小船有六七把纤,百吨位要用十三四把纤,这时号工要唱拉纤号——起号和行号。   

5.撑篙号。为使船顺利又迅速转入正航,这时号工唱起撑篙号,船工撑起长篙随着号子将船开动,向前撑行。   

6.撺篙号。因下航时速度较快,为行船安全,必须左右撺篙来应付河道中随时出现的险情,此时唱的号子叫撺篙号。   

7.摇橹号。在河道宽阔、水面平稳时,此时一边摇橹,一边唱着摇橹号推动船体前行。   

8.绞关号。枯水季节,河水浅,此时就用绞关的办法把船拖过浅滩。绞关号就是绞关过程中唱的号子。   

9.警戒号。主要用于夜晚或大雾天,为防止船与船之间发生危险而唱的号子。   

10.联络号。与警戒号基本相同,但用途不同,联络号是用于船上船下和船与船之间进行联络用的号子。 

11.出舱号。船到目的地,船工舱中卸货所唱的号子就叫出舱号,也叫劳动号子。 

  亟待保护   

武城运河号子是中国劳动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武城船工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直接体现出船工们的劳动情绪,并伴随着船只从起航到收航的各种劳动场面,凝聚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1965年前后,随着运河水源的不足和轮拖的替代,船工行业渐行消失,船工号子也随之湮迹。在运河船工号子已不复闻的今天,追根寻源及时抢救,是挖掘民间艺术,弘扬历史文化的需要,也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已载8月30日《德州晚报》)

关键词:运河船工号子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