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熊氏珐琅”不熊

保存图片 2017-09-12 14:21:36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人
“熊氏珐琅”不熊
上一张下一张
图集详情:

在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的工艺美术展区,一批技艺精湛、宏伟大气的工艺美术产品十分抢眼。这其中就有“熊氏珐琅”的精彩作品。

珐琅是在金属胎体的表面覆盖一层硅酸盐类的颜料,经过高温烧制形成带有光泽的瓷面,这项技艺传入中国后,我们的老祖宗将其中的一个技艺分支——铜胎掐丝珐琅发扬光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景泰蓝。珐琅工艺需要非常多的工序才能完成,而且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珐琅大师们还需要掌握雕刻(内填珐琅)、掐丝(掐丝珐琅)、彩绘(微绘珐琅)等高深的技巧。

“熊氏珐琅”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熊松涛(熊氏珐琅如今“掌门人”)的祖父一辈,当时清后期皇宫内的珐琅造办处在北京通州地区设置了手工作坊,专门给宫廷制作珐琅器,其祖父就在当时造办处下属的作坊内学到了这门手艺,为了让这个老北京绝活继续传承下去,其祖父把这门手艺教给了熊松涛的父亲……如今,“熊氏珐琅”已经有三代人都在从事珐琅工艺这项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制作。

传承独特的珐琅工艺并且将其融入品牌的创作之中。熊松涛在2006年研制出可以与西方高端珐琅盘相媲美的掐丝珐琅表盘,其质量和打磨工艺已达到了世界同类作品的水平。目前,“熊氏珐琅”的作品已经被中国、瑞士、德国等表厂所采用。“熊氏珐琅”与北京手表厂合作完成的银坯掐金丝珐琅夹板的陀飞轮手表——“蝶恋花”,在2007年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会上一经展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这也开启了“熊氏珐琅”的“黄金时代”。

文并摄/杨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