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窑”望千年 浙江义乌缸窑古村重燃千年窑火筑匠心

2017-09-25 16:24:20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新网义乌9月24日电(记者 奚金燕)缸、坛、罐、瓶、壶,这些无不在制陶匠人的手中,完成了从泥块到百态的塑造。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坚守,用火与土的淬炼传奇。24日,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缸窑村举行龙窑复烧点火仪式,重现当年烈焰熊熊的火热景象,也再现了义乌千年制陶传统烧制技艺。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时期,义乌就有了陶器生产,而缸窑这块土地上就曾出土过汉代陶器文物,无论是作为陶器生产地还是使用地,都说明这里与陶器有着不解之缘。

这上千年的历史,让缸窑的陶器文化更显厚重。在靠天地自然赋予的资源生产发展时代,缸窑以其地形东高西低,利于建窑;南山松林枝繁叶茂,提供了丰富燃料;丘陵红壤适合制陶,就地取材,制陶业就在这里蓬勃发展起来了。

义乌缸窑古村重燃千年窑火 奚金燕 摄

据了解,缸窑村最早的龙窑叫“鹤窑”,与其相邻的北边有两座分别叫“老窑”和“新老窑”的龙窑,后来在“鹤窑”的南面又建了一座“中窑”和一座新窑。五座龙窑的窑火在义乌大地上炎炎燃烧,传承千年,长盛不衰。如今,长60米,宽23米的北宋“老窑”依然静卧村中,迎日送月。

本次复烧的龙窑长达70米,是1969年所建,整个窑里以大缸套小缸方式可存数千件坯品,经多日煅烧冷却后即可出窑。本次龙窑所烧制陶器多为生活用具,可分大缸、二响、套里和小货四大类,有海放、花缸、油鼓、大水冲、放壶、酒坛、茶壶、揉面盆、盐罐、花盆等,一件件均为制陶匠人们的匠心之作。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缸窑的制陶业到了鼎盛时期。做陶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几百号制陶师傅各有千秋,素有“八位大缸师傅”、“专做小货师傅”、“看火师傅”之说,形成了互比技艺、择优拜师、争优评先的大生产格局。

本次复烧的龙窑长达70米,是1969年所建,整个窑里以大缸套小缸方式可存数千件坯品, 奚金燕 摄

在当时,缸窑村成年男子几乎人人都会这门手艺,如今村里在世艺人尚有百名以上,这些制陶师傅都是是古陶技艺最有力的持有者,亦是缸窑制陶这项非遗的宝贵传承人。

72岁的陈有范老人,善做套里,不仅是陶器制作非遗传承人,同时还是远近有名的书画家,从他手上诞生的陶品,不乏刻有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和飞禽走兽。如今他还经常给中小学生做现场示范,传授古陶手艺。

今年79岁的陈泽芳,是缸窑村有名的八位大缸师傅之一,做出的大缸精准匀称,圆润结实,深受喜爱。“我做了几十年的缸,村里制陶已经停了十几年,这次终于可以重操这门老手艺,让更多人看到、用到缸窑的手工陶器,很高兴。”陈泽芳说。(完)

关键词:龙窑制陶陶器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