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这个保护壳
《蜗牛》杂志、实体活动空间、民艺展览,形式在变,民艺始终是刘浩鹏他们的关注焦点。从2011年至今,他们接触到了中国民艺领域的一批又一批的手工艺从业者,“我们的展览大部分都会强调‘青年’这个元素,我们下去调研也会格外关注青年手工业者和设计师,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觉得青年在民艺传承与保护上占据着核心位置,他们代表着民艺的力量与未来。”
与民艺一路同行,刘浩鹏对于民艺生存与发展也就渐渐多了一些看法,“我们发现凡是在民艺领域做得比较好的人身上都有着一些共同点,一方面,他们设计能力很强,能够把传统技艺很好地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将民艺的精髓带入到自己的设计中来;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很努力地研究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挖掘它的精髓,在产品质量和设计上从不懈怠,也不降低标准。”
手工艺从业者自主设计出来的服装 摄影/杨红军
在民艺宣传与推广的方面走了不少弯路,刘浩鹏坦言:“我们都很羡慕那些能够养活自己,又能从事自己所喜欢的民艺的人。他们能够在产品品质和生存之间实现一个很好的平衡。我们自然也愿意借助一一切机会向外界宣传推广他们,让他们做得更好,做得更宽广。”
供应链是民艺从业者的一个痛点,目前似乎也无法逾越。“手工艺品的特质注定了它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只能是通过手工与机械的结合来逐步提高生产效率。一旦有大的订单到来,对手工艺从业者的考验也就来了,要么推掉订单,要么放松品控。”讲到这里,刘浩鹏举了一个他们自己遇到的问题。他们曾跟婺源那边的一个老茶农建立过产品的合作,一开始向老茶农订制了两三百份的产品。这个量级的产品基本上在熟人圈子里就被消耗掉了,但是如果将订量扩大到上千份呢?“一方面,我们没有把握能够拓展处足够宽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那个老茶农也不可能完成这个大订单,这时候就得考虑动员他身边的茶农加入进来。一旦动员更多人进来,品控和沟通又成为一个难题了。”
刘浩鹏在展览开幕仪式上致辞
不久前,刘浩鹏和他的伙伴们又成立了“暂生活民艺工作室”。聊到目前工作室成员的状态,刘浩鹏说:“现在这个机构其实是很松散的,平日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每年会花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在筹备展览上,也会策划出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主题,有时间和兴趣的人结伴下去做田野调查,希望最后能够整理出一两本书出来。遇上什么难题,老成员也都会不断地伸出援助之手。”
文/杨红军
部分图片由暂生活民艺工作室提供
手艺人在思考什么?生存,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生产,整个行业发展的动力;生活,让作品物尽其用的载体;生意,保证从业者交流往来的形式。凡此种种,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关乎技艺,关乎经济,关乎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