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端节、菖蒲节、天中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传统节日中名称最多、包含内容最广的民俗活动。在旧时的北京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并在诸多的史册中留下印记。
辽金以来,北京地区的端午节既传承了我国端午节的整体特征,又有独特之处。《金史》载:“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礼。”拜天礼毕,“行射柳、击球之戏,亦辽俗也。金因尚之”。射柳时,“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击球则“各乘所常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分其众为两队,共争击一球。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能夺得鞠击入网囊者为胜,或曰‘两端对立二门,互相排击,各以出门为胜。’球状小如拳,以轻韧木枵其中而朱之。皆所以习跷捷也。既毕,赐宴,岁以为常”。
元代和明代,射柳逐渐成为一项固定的端午武戏,在皇城及军队中流行。《万历野获编》载:“今京师端午节尚有射柳之戏,俱在天坛,俱勋戚,中贵居多。各边文武大帅,例亦举射,行宴犒礼。”如果说金元时期端午节以朝廷拜天仪式为中心,辅之以具有演武性质的射柳、击球竞技,是一种国家主导的节俗形态的话,那么明清以后,北京的端午节已演化为天坛避毒、金鱼池走马观鱼等占据主导地位的节日民俗活动。明末清初之《北京岁华记》亦载京师旧俗,“端午用角黍、杏子相遗,挈酒游高梁或天坛,坛中有决射者,盖射柳遗意”。《北京风俗杂咏》中描绘端午习俗时,也有“球场射柳马如飞,艾叶催装七事衣”的诗句。
东汉末年,王室解纽。魏居“天下之中”洛阳,又以“禅让制”取代汉室,从而占据地理、法理上的双重正统;蜀则承袭“汉”之国号,自为正统;东吴“名义不正”,只好借谶纬之语徐徐图之,以示“天命在吾”。自此,汉家三分。
根据2020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我国汽车保有量大约2.6亿辆,并在该年度年末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连续11年汽车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你可能听过无数遍“牡丹亭”,杜丽娘为爱复活的故事。但是在《古书复活记》中你亲眼见证的是古书“由死复生”的奇迹!
走进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很容易被造型特别的展品吸引眼球,虽说是宋瓷,竟然能看到鼎、鬲、琮、樽、觚等先秦时期的古礼器,实在与大众印象里的宋代风物有挺大差别。只不过这些物件并非青铜器,而是精美的瓷制品。在中国瓷器史上,南宋之前,很难见到这些先秦礼器以瓷器的面貌出现。那么后来它们为何会如此集中地涌现于南宋实质上的“都城”临安呢?这与一场倾国离乱——靖康之变相关。而一切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北宋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身上。
71年前的敦煌莫高窟,开发和保护程度远不如现在,一切珍宝都处在尘封中,显得沧桑而神秘。一位名叫艾琳·文森特的美国女人离开家,独自上路,在敦煌莫高窟逗留10天,一共拍摄了168幅黑白照片,把我们不曾看到的敦煌凝固在胶片中。
在等待新专辑的时间里,我们想跟大家聊聊周杰伦曾经的经典《七里香》,以及《七里香》背后的故事~前段时间,周杰伦演唱会的线上重映后,“在你心中周杰伦最经典的歌曲”话题讨论中,《七里香》也凭借着极高的人气,成功唤醒了很多人的DNA。
从俗语的“黄道吉日”再到天子身上所穿的龙袍,黄色在中国文化里始终是一种饱受推崇的颜色。这一次让我们走进博物馆,感受一下从先秦时就有的尚黄思潮。
在四十余年的时间里,这座雕栏画栋的海上食府,是香港餐饮业的蔚然景观、香港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也是几代香港人的共同记忆。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将人们的目光牵引至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艺术都极其繁荣的宋代,展开雅俗共赏的大宋风华。
近日,《梦华录》口碑几轮反转,从“鱼替”“双洁”到“以色事人才叫贱”,相关女性话题频繁占据热搜。鉴于内娱苦古偶久矣的现实,《梦华录》的服道化和演员CP真是难得地好看,但仅好看,还不够。毕竟审美除了视觉,还需有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好看也要有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