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非遗之光:一寸缂丝一寸金(2)

非遗之光:一寸缂丝一寸金(2)
2021-12-08 10:30:47 解放日报

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样入选国家非遗为众人熟知的云锦和宋锦,部分可用机器代替人工,相比之下,缂丝的全手工打造尤显珍贵。

这项技艺在中国发扬光大

缂丝这项技艺虽在中国发扬光大,但最初并非起源于东方。

据专家考证,西方的缂织物最早出现在距今3000年前。中国技艺是以蚕丝缂织,而西方最早的缂织物是采用当地盛产的亚麻纤维作为原料。比如,现存公元前1世纪出土的埃及缂织都用麻线。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埃及的缂麻织物向西亚各地和爱琴海一带出口。

缂织技术传入中国,源于汉晋时期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缂毛工艺,已延续2000多年。1973年,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而更早的楼兰汉代遗址中曾出土的毛织物,也是采用“缂”法织成的,可见这种工艺历史之悠久。

缂丝起源于何时,确切时间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时期就出现了。在蒙古出土的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代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

所以说,缂丝最早起源于欧洲,这个工艺从遥远的埃及和两河流域来到中国,与丝绸相遇后,诞生了一门新的艺术,中国人将这项技艺发挥到极致。当时欧洲人只是用羊毛织毯,即现在的挂毯,每厘米放置2—3根经线,而中国人把这种织法发展得更为精细,每厘米可根据需要放置30—80根经线。

在宋代和书画结合达到巅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