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考古 >

《中国考古大会》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根与魂(3)

《中国考古大会》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根与魂(3)
2021-12-22 10:19:24 天津日报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看来:“12个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的遗址,无一例外都是在中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重大发现。如果把迄今为止通过一件或几件国宝级文物介绍考古知识的节目看作单品佳肴,那么《中国考古大会》就是可以体验中国考古百年成就的‘满汉全席’!”

首创“空间探秘”

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考古魅力

《中国考古大会》刷新“大会体”模式,每期节目脉络紧扣考古工作“发现发掘、整理阐释、保护传承”等程序向前推进,围绕“考古空间探秘”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地探索和揭秘。

探秘过程中,“考古推广团”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挑战,沉浸走入考古现场,体验让文物重见天日的成就感。同时,节目辅以专家学者的伴随解读,将考古遗址发掘、整理、阐释工作中的悬念故事生动展现。在首期节目中,“考古推广人”张含韵在进入反山墓地模拟发掘现场后,根据线索卡的指引复原“悬空操作法”找到关键器物,为观众再现了考古人用聪明才智在艰苦年代想出来的“土办法”。接下来,从解锁良渚文化墓葬中的典型玉器,到探究良渚宫殿的复原图形,再到用三维模型直观演示良渚水利系统的工作原理……多样化的沉浸教学手法,将成果展示、发掘历程、科技实验巧妙融合,让整个考古课堂既大开眼界,又趣味横生。

考古本身是一件自带神秘感的工作,《中国考古大会》在借鉴考古工作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适合电视节目呈现的转化,这和受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推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任务设计总体遵循了四大方向:对应考古发掘中实际遇到的困难;对应某种发明创造或工具使用等;在众多考古成果中,辨别属于该遗址的考古成果;以出土器物上的铭文或符号为线索,将探源到的文明成果呈现出来。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殷墟博物馆新馆 穿越三千年 探寻商文明

    24-04-09 11:18:28殷墟博物馆新,商文明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