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征程中,有过几次著名的人口红利期,成就了历史上五次著名的治世或盛世时代。
2021年5月11日,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
2020年,全国人口达到14.1178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认为,我国人口红利继续存在,人才红利逐步显现。
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随后,二胎三胎政策相继放开。
古代打春图
其实,在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征程中,有过几次著名的人口红利期,成就了历史上五次著名的治世或盛世时代。
1.汉初恢复生产和鼓励人口增殖的措施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大发展的时期,也是见于历史文献最早并较有准确户口统计数字的朝代,《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西汉末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全国户口统计数据。
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到了西汉初年,人口骤减,经济萧条。据《汉书》记载:此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有专家推算,加上战乱中大量逃亡脱籍人数估算在内,则汉初人口估计仅在1800万。
面对如此严峻的人口形势,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奖励生育的政策。首先,解兵归农,免其徭役,对有功之臣予以奖励,七等爵公(大夫)以上的封给食邑;以下的按照军爵等级分给一定数量的土地和田宅;军吏士卒无爵或爵在大夫以下的,一律进爵为大夫,给与土地使其成为自耕农,从事农业生产。其次,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以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增加了国家征收赋役的对象。再就是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汉书.食货志》载,“天下既定......上(汉高祖)于是约法者禁,轻田租,什伍而税一。”大大减轻了自耕农与地主的负担。
在人口和户籍管理上,首先推行早婚,奖励生育。汉高祖七年下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免除生子户主2年的徭役;惠帝六年(前189年)又下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岁不嫁,五算。”就是对晚婚者加税5倍。政府还对户口是否增加作为对地方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南阳太守邵信臣就因“户口倍增”而得到提拔重用。汉初恢复生产和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大见成效,“蓄积岁增,户口浸息”。从公元前206年至前134年的72年间,总人口约增加了1倍多,从汉初的1800万增至3700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
7月3日,据港媒报道,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离世,享年87岁。据悉,倪匡于当日下午离世。一名倪匡身边的朋友透露,倪匡已患病一段时间,生前一直由家人照顾。倪匡,原名倪聪,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他与金庸、黄霑和蔡澜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曾用笔名包括卫斯理、沙翁、洪新、岳川等,代表作有小说《蓝血人》《六指琴魔》等。
2021年7月2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会上正式通过了韩国地位变更案,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这是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创立以来,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
“周末去哪里玩?”“开车去黄岩走一走呀,自然风光好,凉快,罗幔东魁杨梅、西瓜、水蜜桃好吃。”橘乡黄岩俨然化身“夏日网红打卡地”,吸引游客前往打卡。
从中国早期的大一统王朝秦汉,到中世纪巅峰时代的隋唐,都以关中地区起家,因此有着“得关中者得天下”之说。那么,关中地区起家的政权,在各个历史时代,分别凭借哪些优势战胜了在关东割据的对手?
宋人许月卿有一首《天贶》诗:“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今朝书上考,同日是生辰。部使星留次,临川月半轮。明年当此日,五马列朝绅。”“天贶”即上天恩赐的意思,在宋朝是一个节日。
1941年12月8日,即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二天,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文》中宣告,凡涉及中日间之关系的条约,一律废止。这其中,当然包括《马关条约》。
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是日本海军为了争功陆军(陆军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侵占东北给日本立了大功)并转移国际视线而发动的战争。此次战役国民党十九路军浴血奋战,国民党中央也派兵支援,寸土不让,没有出现东北不战而百万领土沦丧的耻辱。淞沪抗战后,上海旋即爆发瘟疫,霍乱天花肆虐,以致日本等列强将上海称为霍乱天花流行港。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云周西村一户中农家庭,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爸爸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电视剧《梦华录》进入尾声,重重伏笔也逐渐被揭开,前期铺垫的《夜宴图》与皇后终于走上前台。剧中皇后虽叫“刘婉”,但结合她的出身背景,观众已经默认其原型就是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她们同样都因为出身乐伎、有过婚姻前史而饱受朝臣争议。剧中刘婉虽与皇帝伉俪情深,但也不乏狠辣的政治手腕,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刘娥能力如何?